Skip to main content
Ezekiel 3:16-27

作个守望者的信徒

By May 30, 2011Bilingual 双语1 min read

Sermon Discussion

1928年在美国的麻省法院有一件法律的官司,事关有人在海中溺毙的事件。这个人有一天在码头浮动的甲板上行走,因为不小心被绳子绊倒而跌入海水里。他很慌张、拼命的在水中挣扎,并高呼救命,因为他不懂得游泳。他的朋友因为在码头岸上,距离太远而无法既刻去救他。但是就在几公尺处的另一浮动甲板上,有一位年青人正在那里享受阳光浴。他听到了跌入海中这人的呼救声,这位年青人虽然是个游泳好手,却无动于衷,只是冷静的看着这个人渐渐沉入消失在海中。溺毙者的家人知道了这件事,对於这位见死不救的年青人很感气愤,便把他控上法庭。但是他们却打输了官司,因为法庭的宣判是:这位年青人纵使是位游泳好手,他是没有法律上的责任去救那位溺毙者。(Gary Inrig) 我不知道美国麻省法院的这个判决如今是否依然有效?我们或许会对这位年青人的冷酷行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看到有信徒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知晓的情况下偏离主的道路时,我们是否也是无动于衷而不去劝戒他们?刚才在我们所阅读的经文里,神立先知以西结成为以色列民的守望者,就是要他去警戒神的子民应有的行为和当做的事。所以,我把今早信息的题目定为:作个守望者的信徒!现在就让我们来看如何作个守望者。首先,守望者的职责就是要忠於神所委托的任务。

(一) 守望者的职责:忠於神所委托的任务
今早经文的一开始说到: 过了七日,耶和华的话临到以西结对他说,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我们已经看到在前面的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前半部,神让以西结见到了天上许多的异象,包括了神自己荣耀的异象和令人生畏的声音,而以西结只能以俯伏在地的姿势回应神的呼召。在这蒙召的过程中,神给了他一连串的命令,并且预先告诉他未来使命的艰巨,因为他所要事奉的对象是一群悖逆的以色列民。虽然以西结接受了神的话,但他似乎觉得负担沉重,因为3:15 告诉我们在这蒙召经历过后,他就回到被掳的以色列民中,在他们中间忧忧闷闷的坐了七天。神也体谅以西结的心情,没有要求他马上展开事奉的行动。七天过后,神的话再次临到以西结。这次神给了他蒙召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以西结成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

守望者的工作对古时候的人来说是不会陌生的。他们都是要站在城墙的最高处观察远方的动静,如发现有敌人逼进,他们就会吹响号角预先提出警告,好叫城里的兵士和居民有提早的准备。而以色列先知作为自己民族的守望者,也经常是神给予他们的呼召,要他们去警戒神自己的子民灾祸既将到来,正如在这之前的何西阿和耶利米先知一样。以西结被神蒙召立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西结在他书本的一开始,告诉我们他是在被掳之地,就是在巴比伦的国土里看见神给他的异象。原来在公元前597年,就是约雅斤作南部犹大国的君王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带领军队攻打耶路撒冷,把约雅斤王和耶路撒冷城的众首领和众子民掳到巴比伦去,只留下城里的贫穷人。这是犹大国民众的第一次被掳,而以西结也和民众一样被掳到巴比伦去。那时,尼布甲尼撒王并没有彻底摧毁耶路撒冷城;他另立约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他的傀儡王,来治理犹大国(参列王纪下24:8-17) 。在他们被掳后的第五年 (公元前593年),以西结就在异国之地被神蒙召作以色列民的守望者。虽然这时北部的以色列国早已不存在了,但是以色列民的这个称呼仍然被引用来统称神的子民(包括南国和北国),因为这是神与他们立约所使用的名称。

弟兄姐妹,你们会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守望者不是在自己的国家领土里,而是在异国敌人的地方?这就牵涉到这群被掳的以色列民,他们在异地的生活状况。圣经没有清楚给我们看到他们在巴比伦领土的生活水平,例如在经济上这些以色列民的生活过得好吗?一般上,学者都认为他们在经济生活上并没有受太多的苦,有好多人甚至以后有机会回归耶路撒冷,他们选择了继续留在巴比伦。在以西结书里,我们看到这些以色列民有自己的社群生活,甚至还有长老在他们当中。但是,大部份的这些被掳的以色列民,他们坚信现在的异地生活是暂时性的,不久的将来他们是会回返耶路撒冷的。可是,当他们在巴比伦住久了之后,这些以色列民开始效仿当地人的各种恶行和敬拜偶像,以西结在18章里就列出了他们各种可憎的罪行,他们还甚至埋怨耶和华的道是不公平的。他们的信仰生命和社会生活是如此的腐败,但是他们却坚信神是有义务来拯救他们,叫他们脱离巴比伦人的管辖。他们为何有如此大胆的想法?因为他们认定神之前与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还有以后与大卫王所立的约,神是不会反悔的。再说,神在人间的居所不就是在耶路撒冷城吗?所以,耶路撒冷是永不会被敌人摧毁的,因为神的宝座就在圣殿里。因此,他们最终是会返回耶路撒冷的。

神在这时候立以西结为守望者的先知,就是要敲醒这些被掳的以色列民的梦境,不要以为神是会被局限在耶路撒冷、他们所认为的圣城里。神在敌人的领土给以西结看到他荣耀的异象,正是说明了他是超越地方的限制,没有所谓圣洁或不圣洁之地,因为他是无所不在的。再说,以色列民引以为傲的耶路撒冷作为他们信仰的代表,神要以西结向他们宣告耶路撒冷城最终会被摧毁。但更可怕的事,以色列民所要面对的来临敌人,不是巴比伦人,而是耶和华神本身。试想一想,身处在被掳之地除了要面临生活与情感上的考验,前面的道路是好是坏没有人可以肯定。现在以西结还要向一群不听教训的以色列人说话,神形容他们是面无羞耻、心里刚硬的子民 (2:4) ;以西结要去警戒他们说神就快要来惩罚他们,而耶路撒冷最终也会被摧毁,这是神对他们愤怒的审判。在以西结所见的第一次异象中,耶和华神有如将领从北方出发,并且已经发出命令,选立以西结为守望者,开始向悖逆的以色列民发出攻击。我们可以想像以西结对他这个守望者的职务一定是很感为难,因为要攻击自己同胞的是耶和华神本身;而他们大难临头还是心里刚硬,似乎没有悔改的迹象。以西结知道放在他前面的事奉只会越来越艰难,而神的审判似乎已成定局。以西结的心是充满着矛盾和战兢,因为他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难怪神立他为守望者之后,神在平原上再次让以西结看见他先前第一次所见到的同样荣耀的异象;也就是说,神要在他第二次彰显的荣耀异象中,让以西结可以克服他被呼召的犹豫和恐惧,而以西结也只能再次俯伏於地,恭敬的接受神所给於他的守望者的使命。

是的,弟兄姐妹,我们是不可能像以西结有如此蒙神呼召作守望者的经历;神给先知们的呼召都是很特殊的。再说,以西结守望的对象是以以色列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纵使他们是被掳而居住在异国。‘守望者’ 的这个名称也没有在新约圣经里出现。所以,旧约时代‘守望者’的这个职份,能否同样应用在现今的基督徒身上?就像旧约先知的功用似乎已不再现今的时代出现!因此,有些人认为不是每一个基督徒都要成为守望者;但如以守望者的意义和功用来看,顶多只能应用在教会的领袖们身上,因为他们的责任就是要 ‘守望’ 群体的教会。但是,以西结作为以色列群体的守望者,他的关注除了是神的子民如何避免即将来临的灾难之外,他更要求每个以色列人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也就是说,他们个人的生命应该是以色列整体生命的反映;他们的个人生命是善是恶,就决定了以色列群体是否要受到神的惩罚。如果是这样的话,现今的教会生命不也是要由个别信徒的生命来反映、来决定吗?因此,每个信徒除了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之外,他们也要彼此成为对方的守望者,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自己的信仰生命是不会出问题的。正如刚才有人在海中溺毙的例子,我们会见死不救吗?我们会眼睁睁看着弟兄姐妹离开主的道路吗?当信徒能忠於神所交托的使命,以神的话语来彼此守望的时候,教会的生命必能蒙神的悦纳!这也是第二点我要带出的守望者的职责,就是守望者要勇於宣讲神的话语。

(二) 守望者的职责: 勇於宣讲神的话语
神立以西结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去警戒他们既将来临的敌人是耶和华神自己。在正常状况的双方战争中,要攻击他国的敌人怎么可能会事先通知对方他们就要来进攻了,还特别叫对方要设立守望者来预先防备。敌人的这种通知对方要预先防备的作法,是绝不可能在战场上出现,因为一般上他们都会保密到进攻的时刻。但是,在以西结书里我们看到,神虽然是攻击者,衪却立以西结为守望者来预先警告以色列民,可见神在审判之前仍然给予他们悔改的恩典。故此,以西结作为以色列家的守望者,他必须要有一种紧急感,来向他的同胞传递神要给予他们的审判信息。

在神的信息里,他把以色列民(世人) 区分成两大类:作恶的人和行义的人,他们都要受到警戒,因为犯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就是会招来神的审判。所以,恶人和义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神并不需要为恶人和义人下个定义,因为以色列人作为神的选民,他们都知道那种人在神的眼光下是恶人还是义人。恶人就是那些不单不敬畏神,而且在生活上公然触犯他诫命的人。其实,在5:6里,神指出了以色列民的罪状:她行恶,违背我的典章,过於列国;干犯我的律法,过於四围的列邦。故此,义人显然是藉着他们的遵守神诫命和好行为,表明自己是守约的人。针对这些作恶的人,神对守望者以西结说:我何时指着恶人说:‘他必要死’ ,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劝戒他,使他离开恶行,拯救他的生命,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恶人,他仍不转离罪恶,也不离开恶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神给以西结信息的重点,不是要豫定恶人必定会死,因为劝也好、不劝也好,他们都必死在罪孽之中。换句话说,恶人的下场和神的宣判都不是信息的重点,神乃是要让以西结看到守望者的重大责任,是关系到别人生死的事。以西结作为守望者,他的职责就是要警告恶人,倘若他们不听劝继续行恶而最终死在罪孽中,以西结因已尽上了责任,他就不必向神负责;他就可以免去神的刑罚,就等於救了自己。相反的,以西结如果不尽守望者的责任,不去警戒他们神来临的公义审判,没有及时去拯救他们,他的失职就与杀人无异,神就会向他追讨恶人的丧命之罪。当然,究竟神是不喜悦恶人之死,他们若肯回头,必可存活。在以后的第33章里,有重提以西结作为守望者的责任,神指着自己的永生起誓说: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唯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 (33:11) 。那神所宣判的死亡又是指什么?在旧约圣经里,死亡可以是指肉体上的,也可以是灵命上的。在这里,死亡正包含了这两方面。神清楚向以西结说明,他对以色列民的刑罚:你的民三分之一必遭瘟疫饥荒而死,三分之一必倒在刀下,三分之一将要分散四方还要被刀追赶 (5:12) 。当然,死亡在灵命上的意义就是与神隔绝,神的灵不住在他们群体或个人的生命当中,神任凭他们犯罪而最终要面临神的审判。

针对行义的人,神也要以西结以同样警告恶人的信息来提醒他们,叫他们不要离义而犯罪。如果义人离义犯罪而死在罪中,他素来所行的义将不再被记念。也就是说,义人也有犯罪的可能性,只有到他生命的末了,才能定论自己是否真是义人。既使义人有好的开始,也未必能保证自己可以以义人的生命走完一生。但是,神的这句话 “义人何时离义而犯罪,我将绊脚石放在他面前,他就必死” 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义人犯罪是神造成的,因为他把绊脚石放在他们面前叫他们跌倒,然后再差派以西结去向他们宣讲神的刑罚?其实对旧约神的子民来说,任何事件的发生,不论它是好的或是坏的,是善的或是恶的,都与神直接有关。他们是不会去质疑神的主权,也不认为要为神来辩护。不过,这段经文里所讲的义人,他们显然是已经决定要离义背向神,并开始去犯罪;神就把绊脚石放在他们面前,叫他们自食其果最终面对神的审判,他们故意犯罪的结果就是死亡。如果义人的心改变而倾向罪恶,以为可以从心所欲、为所欲为,神就任凭他们犯罪,而罪就会导致他们死亡。故此,以西结作为守望者,他必须去警戒他们,叫他们悔改远离罪恶,他们因受警戒就可以存活。相反的,如果以西结忽略了他的职责没有去警戒他们,神同样会向他追讨义人丧命的罪。这里我们再次看见神所要强调的守望者的重大责任。其实,守望者的职份只需向恶人和义人发出神要给他们的警戒,至於有无显著的功效,他是不需要负责任的。换句话说,恶人或义人是否听劝,是他们自己要面对神的决定;守望者只要尽了警戒责任,恶人死亡就不是他的过错,义人的生死也不需要他来担当。故此,我们看到恶人和义人都要为自己如何回应神的决择而自我负责,不能把这责任推卸给守望者或别人。但是,守望者也要为自己向神负责,以神的话语去尽神所交托给他的的使命。

弟兄姐妹,向自己负责和为自己向神负责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自我中心的,意思是我是不需要把别人或群体的利益考虑在内,一切由我作主,我所作的一切不需要向任何人交账。但是,为自己向神负责,却是因为自己与神的关系要付上对己、对他人、对群体的重大责任。也就是说,在自己的行事为人上,在所做选择的事情上,我们是否对神忠心?还有,身为神共同的子民,我们个人的生命是否能造就教会群体的生命,也将群体的生命反映在自己的生命中?这就是为自己向神负责,认定神交托给我们的使命,行在神的话语中,叫自己变得对己对人更有责任感。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神以接受或拒绝两种方式,来描述以色列民对以西结的信息的反应。神要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使用何种方式宣讲神的信息,我们期望的回应同样是接受或拒绝。当我们传递的信息被人接受,我们要知道这是神的恩典,我们只是尽我们的本份。当被人拒绝时,我们不应气馁,我们的职责只在於忠心、并确信神完全的主权,神自有他的带领。所以,我们只需勇於宣讲神的话语,只需把事奉的效果交托在神的手中,正如以西结一样。我们或许不会像以西结一样吞下神的书卷,有神赐下的话语在他的生命里;但是今天我们同样拥有神的话语(新旧约圣经) ,我们一样可以学习、咀嚼消化神要给我们的信息,去尽作守望者的职责。

(三) 守望者的职责:服於神的带领
是的,守望者的职责是要在任何的处境下忠於神的委托;他也要勇於传讲神的话语,并要立下榜样为自己的行为向神负责。但是,守望者更要降服在神的带领下,这是今早经文让我们看到的第三点。

以西结在耶和华的灵的带领下来到了平原,他又再次看见耶和华神荣耀的异象。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见完了异象之后,神要以西结回到他自己的家里并把门关上。不但如此,神也预告他的行动会被限制,因为人必用绳索捆绑你;更糟的是,神会叫他哑口不能说话。神不是已经立以西结为守望者了吗?如今这三种限制都加在他身上:不能外出,行动受阻,再加上哑口,以西结要如何去屡行他的职责?故此,圣经学者都尝试为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作了各种解释。关於行动上的限制,就是人们把以西结 ‘软禁’ 在家中,不许他出外公开传讲神警戒的信息,免得扰乱人心。其实,耶利米的遭遇比以西结更惨,他被禁止进入圣殿,被人打了之后还被用木枷锁在殿的一个门内 (耶20:1-2) 。不过,以西结虽不能出去与人们来往,他却可以在家中尽守望者警戒的责任,因为书中经常提到有众长老和以色列子民到他家里去询问与求教。至於以西结的哑口,是与他要传讲神的审判有关。之前我有说过,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民信仰的象征,因为耶和华神的人间居所就在那里。故此,他们坚信耶路撒冷这圣城是永不会被摧毁的。纵使他们如今是被掳到巴比伦在异地生活,神迟早会带领他们回返耶路撒冷。但是对神来说,以色列民经常的背信不忠,他们的恶行比外邦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凸显了他们罪行的严重,他们已经失去了神圣洁子民的身份;因此,他们就不能再期盼神的保护和同在。神已将以色列民交在巴比伦人手中,执行他的管教。但是,他们还是执迷不悟,以至於耶和华神要称以色列民为悖逆者(3:26; 5:6) 。他们所引以为傲的耶路撒冷,如今反而成为了他们背道的代表。故此,神给以西结的信息,就是耶路撒冷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巴比伦人摧毁,神的圣所甚至会遭受亵渎(7:24) 。这是神要给予他们的审判,显明神在他们身上的愤怒。从此以后,以色列人再也不能矜垮耶路撒冷是他们信仰的保障,因为神的荣耀已经离开了圣殿。以西结的这个耶路撒冷既将沦陷的信息,显然不是以色列人所要听到的,难怪以西结会被人用绳索捆绑在家里,免得他到处宣讲神审判的信息,造成大家的震惊与不安。

但是,神为什么要使以西结哑口?有学者认为因为神看以色列为悖逆之家,纵使神有审判耶路撒冷的信息给予以西结,神叫他哑口保持静默,使到他不能有效的去警戒这些硬心的百姓,因为神已任凭他们继续行恶,而耶路撒冷伦陷的厄运已成定局。果然,耶路撒冷在7年之后 (被围困了18个月),就是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王攻破城墙,用火焚烧圣殿和王宫,而城里所剩下的百姓都被掳到巴比伦去;这是以色列民(犹大国民)的第二次被掳(参列王纪下25:1-15) 。以西结书33:21-22给我们看到,当有人从耶路撒冷逃到以西结那里,告诉他耶路撒冷被攻破的消息,这时候耶和华的灵就开以西结的口,他就不再静默。也就是说,神叫以西结哑口有7年之久。但是,好多学者认为今早经文3:27似乎指出,以西结在耶路撒冷还没伦陷期间是有断续在说话的。例如在5:15-17里,耶和华神通过以西结作出他对以色列民的控诉,如果以西结是一直哑口的话,他怎能传达这控诉?再说,3:27已有清楚的解释: 但我对你说话的时候,必使你开口,你就要对他们说: ‘主耶和华如此说’ 。听的可以听,不听的任他不听,因为他们是悖逆之家。换句话说,以西结的哑口表明他没有说话的自由,他的开口绝对由神来支配和带领。他的哑口静默,就是神的静默;他的开口发声,就是神在说话。所以,我们再次看到,神依然保留他给以色列民的恩典,在适当的时候,神会通过他选立的守望者以西结说话,给他们有机会悔改。但是,神也警告说,那些要听的可以听,不听的任他不听!神是说如果你们要继续心硬,你们就要面对当得的刑罚!

是的,弟兄姐妹,神一开始呼召以西结,就要他明白守望者使命的艰难。所以,神以两次荣耀的异象,来坚定以西结对神呼召的肯定。我们看到神的灵降临在他身上,他的生命也充满了神的话语(吞吃神的书卷) ,他应该可以马上执行他的使命,摆在他前面的事奉应该是大有作为的。但是,他竞然受到人和受到神的限制:被人用绳索捆绑在家,更被神禁止出声。充满神话语的以西结,现在反而无法自由说话!以西结的呼召和差遣真的是很奇怪、很矛盾。他的事奉看来好像有效,又好像无效。但是,以西结就是顺服神的带领,他没有问神为什么把这些限制加在他身上。他知道他的责任就是一步一步的顺服神、完全依赖神主权的引导。纵使他觉得自己的事奉是可预知的失败,因为悖逆的以色列人根本就不会愿意去听从他的话语。然而,他仍然忠心到底负起守望者的责任,因为神已清楚对他说,他绝对不喜悦恶人死亡,他只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另一方面,神也不想看见原本的义人离义而犯罪,他期盼他们能继续行走在义人的道路上而存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守望者,为自己的责任向神负责。神给以西结的限制,让我们看到作为守望者,并不表示我们从此以后就可以大展拳脚,以自己的话语或心愿,到处去指正别人。很多时候神反而要我们安静下来,因为只有在静默时,我们更能听见神要对我们说的话。另外一方面,作为教会群体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关注别人的需要和他们与神的关系,一齐成为对方的守望者,因为我们不能担保自己的信仰生命不会出差错,再说,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在神面前交账,为自己的选择向神负责!只要我们愿意顺服神的带领,和聆听他的话语,去尽我们应尽的守望者本份,神自然也会向我们负责!

Resources and references used in sermon:

About the Sp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