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弟兄姐妹们,在我们日益忙碌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你是否发现,非常考验我们的心态呢?可心态往往又是很难以捉摸,很难了解,更是很难改变的。
一、 自以为义
而保罗在给罗马教会写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了,当时教会里蔓延着一种不好的心态,就是有些人觉得自己做的很好,就在教会里夸口,看不起那些做的不好的人。这在我们今日的教会里也时有发生。
这些夸口的人多数是平时做的很好的,看起来是很有资格的人,像当时的教会里的犹太人,行过割礼,一直中规中矩地守律法来生活。自从教会里来了希腊人等一些外邦人以后,这些犹太人就看不起他们,认为这些人来信他们的上帝,又没有遵守他们一贯遵守的律法,自然看不惯他们的许多所行所为,觉得他们不如自己。
耶稣当年用了一个比喻来深刻地指出这些人的心态。路加福音18:9-14,记录了有两个人。一个是法利赛人,另一个是税吏。这个法利赛人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又在平时做很多好事,仗着自己是个义人,就藐视别人。有一天,这两个人都上殿里祷告。
这个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你看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我旁边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而他旁边那个税吏是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是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到底哪一个在上帝眼中更有义呢?耶稣最后总结说,“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倒比那人算为有义了。”并进一步指出了夸口的后果,就是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针对那些自傲的,在别人面前夸口,自以为义的人,保罗则是在信中直接问他们: “哪里能夸口呢?”并指出“没有什么可夸的。”为什么保罗说,没什么可夸的呢?保罗在这段的上文说出了原因:首先22节指出【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也就是说,神是有情有义的,要把义加给那些凡是相信祂的爱子耶稣的人,不分你是哪个种族,哪个地区来的。只要我们信耶稣,就会得到这个义的礼物。
为什么我们非要从神那里才可以得到这个礼物呢?难道我们不能凭自己得到义吗?23节保罗指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同时,保罗在10节引用旧约经文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如果我们把镜头对准整个以色列人的历史来看,以色列人固然努力想守约,守律法,但却禁不住诱惑,也常常软弱,因此屡屡犯罪,一再背约,甚至几度陷入离弃上帝,转信别神的网罗中。整部以色列人的历史告诉我们:靠着人自己的努力,是无法彻底脱离罪,让自己成为一个义人的。
二、神的义
那义是从何而来呢?
我们看到在以色列人祖祖辈辈挣扎的生活里,一位有情有“义”的上帝,从来没有因为以色列人的“不义”,就离弃他们。而是一再又一再地出手相救,为他们排忧解难,化险为夷。为了让人们彻底脱离罪的辖制,上帝最后自己藉着他的爱子耶稣向我们显明祂的义。再没有什么事件,能像耶稣一样,让我们能直接看到神的义。
藉着耶稣显明义
先看看耶稣的出生,我们以为他会出生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因为他可是上帝的儿子啊,他配得上这个荣耀的。可他没有。恰恰与人想的不同,他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反而出人意外地,连普通人都不如地,出生在一个马槽里。也许这就奠定了他谦卑的一生。
在少年成长的过程里,他也跟着拉比努力学习犹太圣经,也曾在圣殿里与拉比们讨论上帝的话语。
长大成人后,他和我们一样,也遇到了很多的试探、诱惑、被人打骂、侮辱、被人误解。也与我们一样,有软弱的时候。但祂总能靠着上帝的恩典,穿越艰难。
在他行了神迹之后,每个人都跟着他,可他却退隐在旷野里去对着上帝独自祷告。
当遇到事情成就,人们感谢他的时候,他没有沾沾自喜把荣耀归给自己,而是每次都对天父说:“父啊,我感谢你。”
当人们接受了医治,10个被治好的麻风病人中,只有一个回来感谢,其他9个就这样忘恩负义地走掉的时候,他没有去强求,仍然往前走,继续专心做天父交托的事情。
他是一个“和平使者”,总是带着和平,带着上帝的亮光去寻找那些处在风浪中的,在黑暗角落的,快被石头打死的,那些觉得自己生活已经走到尽头的人们。他走进去,告诉他们:不要哭泣,上帝爱你,已经原谅你一切的过错,今天并不是你的世界末日,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新的生命从此开始。
他去过一些地方。凡是他去的地方,沉睡的心灵被唤醒,绝望的心注入了希望,哀痛的心得了安慰,压伤的得了医治,纷争的得了和平。凡是有他去过的地方,就有不同。
最后,当他受难在十字架的时候,百夫长说,【他真是个义人。】三天后,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他就是这样,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上帝的义。罗马书3:24节说,我们【如今却蒙了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26节说,从此,上帝就【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三、 我因着义…
可见,“义”是个恩典,我们因着信耶稣,就领受了这个恩典,被上帝算为义。那么,我们有了这个“义”,生命有什么不同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例:玫瑰和乞丐的故事。
有一天,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天色已晚的时候,发现手上还有一朵玫瑰花,这时,她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于是,就把这朵玫瑰送给了乞丐,然后就开开心心回家了!
也许你会觉得故事到此结束了,但我要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个乞丐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美女给自己送来玫瑰花,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也许乞丐从来没有用心爱过自己,也没有接受过别人对自己的爱。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当天不行乞了,回家!
回到家之后,他在家里找出一个瓶子装上水,把玫瑰花插进去养起来,让后把花放在桌子上静静地欣赏着玫瑰的美丽。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然后他马上开始把花拿出来,把瓶子拿去洗干净后再把花插进瓶子里!
原来他突然觉得,这么漂亮的花怎么能随意插在这么脏的瓶子上,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这样才配得上这么美丽的玫瑰!
做完这些工作后,他又坐在边上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玫瑰,突然间他感觉这么漂亮的花和这么干净的瓶子怎么能放在这么脏乱的桌子上,于是他开始动手把桌子擦干净,把杂物收拾整齐!
处理完之后他又坐在边上静静地欣赏眼前的一切,突然间他感觉到这么漂亮的玫瑰和这么干净的桌子怎么能放在这么杂乱的房间里呢?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摆放整齐,把所有的垃圾清理出房间…
突然间整个房间因为有了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变得温馨起来!这时他仿佛忘记了自己所在何处,正在陶醉时,突然发现镜子中反射出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衣裳褴褛的年轻人,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呆在这样的房间里与玫瑰相伴呢?
于是他立刻去洗了几年来唯一洗过的,也是第一次澡,冲凉完之后找出几件虽然显得有点旧,但稍微干净的衣服,刮完胡子之后,把自己从头到脚整理们了一番,然后再照照镜子,突然间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年轻帅气的脸出现在镜子中!
这时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也很不错,为什么要去当乞丐呢?这时他当乞丐以来第一次这样问自己,他的灵魂在瞬间觉醒了,其实我也很不错,再看看房间中的一切,再看看这朵美丽的玫瑰,他当下立刻做出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他决定第二天不再当乞丐而是要去找工作,因为他不怕脏和累,所以第二天他很顺利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或许是因为他心中盛开的玫瑰花激励着他,随着他的不懈努力,几年后他有一些成就。
若干年后,他找到当初送花给他的小姑娘,把一半的财产送给她,不为别的,只为感激在他沦落为乞丐时送他一朵玫瑰!
那不是一朵玫瑰,而是一份希望,一份对人生的希望,一份是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这就是玫瑰和乞丐的故事,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典故。[1]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乞丐,但有了玫瑰就有了希望。
自从有了这朵玫瑰,我开始不怕别人怎么说我。如果你责备我,讽刺我,质疑我,我看你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还是那么自私、没有爱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我不理会你,因为你没有看过以前更加败坏的我,那个比现在更加龌龊的我。其实,没人看见,只有我知道,玫瑰正在默默地影响和改变我。
自从有了这朵玫瑰,如果你称赞我,哇,你和之前判若两人,变的这么好!我不敢再把功劳独揽在自己身上,我要对你说,“那是玫瑰的功劳!”我也悄悄提醒自己,“不要忘本,我原本是个乞丐,之所以有今天,是玫瑰的功劳。所以,要感谢,就感谢那朵珍贵的玫瑰!”
自从我有了这朵玫瑰,我发现,玫瑰的香味不是我可以独自霸占的。它的香味会散发到周围。我需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朵玫瑰的香味不仅会散发在新加坡本地人当中,也会散发在外来求学,工作的马来西亚人、中国人、印度人、印尼人、菲律宾人、缅甸人、孟加拉国等人当中。凡是有玫瑰的地方,就有上帝的身影,凡是有玫瑰的地方,上帝的情和义就会向我们显明。
那你呢?你愿意接受这朵玫瑰吗?自从接受了这朵珍贵的玫瑰后,你的生命如何?自从接受了这朵珍贵的玫瑰后,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
祷告:
父啊,我感谢你为我们的生命赐下这朵宝贵的玫瑰。恳求你帮助我们,让我们禧年堂每个弟兄姐妹的生命都因这这朵宝贵的玫瑰而改变,这是一朵带着你的馨香之气的有情有义的玫瑰,我们知道他的来之不易,帮助我们的生命敢敢接受这朵玫瑰,让这朵玫瑰的芬芳散发在我们的心里,飘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向四周扩散出去,包括我们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中国人,印度人,印尼人,缅甸人,菲律宾人,越南人,孟加拉国人…在他们中间传递一份玫瑰的希望和收获。
以耶稣基督的名祷告。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