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salm 16:1-11

安定和满足

By April 10, 2016September 18th, 2024Mandarin 中文1 min read

Sermon Discussion

神 啊 , 求 你 保 佑 我 , 因 为 我 投 靠 你 。
2 我 的 心 哪 , 你 曾 对 耶 和 华 说 : 你 是 我 的 主 ; 我 的 好 处 不 在 你 以 外 。
3 论 到 世 上 的 圣 民 , 他 们 又 美 又 善 , 是 我 最 喜 悦 的 。
4 以 别 神 代 替 耶 和 华 的 ( 或 译 : 送 礼 物 给 别 神 的 ) , 他 们 的 愁 苦 必 加 增 ; 他 们 所 浇 奠 的 血 我 不 献 上 ; 我 嘴 唇 也 不 提 别 神 的 名 号 。
5 耶 和 华 是 我 的 产 业 , 是 我 杯 中 的 分 ; 我 所 得 的 , 你 为 我 持 守 。
6 用 绳 量 给 我 的 地 界 , 坐 落 在 佳 美 之 处 ; 我 的 产 业 实 在 美 好 。
7 我 必 称 颂 那 指 教 我 的 耶 和 华 ; 我 的 心 肠 在 夜 间 也 警 戒 我 。
8 我 将 耶 和 华 常 摆 在 我 面 前 , 因 他 在 我 右 边 , 我 便 不 致 摇 动 。
9 因 此 , 我 的 心 欢 喜 , 我 的 灵 ( 原 文 是 荣 耀 ) 快 乐 ; 我 的 肉 身 也 要 安 然 居 住 。
10 因 为 你 必 不 将 我 的 灵 魂 撇 在 阴 间 , 也 不 叫 你 的 圣 者 见 朽 坏 。
11 你 必 将 生 命 的 道 路 指 示 我 。 在 你 面 前 有 满 足 的 喜 乐 ; 在 你 右 手 中 有 永 远 的 福 乐 。

主内弟兄姐妹们,平安!

不晓得我们当中有没有愿意承认自己是怕输的?怕输其实在每个文化都存在着,只是今天社交媒体把我们怕输的心态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比方说,从前,当你在家里吃一些过夜饭的时候,你在猜想你的朋友是否在外面大吃大喝,今天,你根本不用再幻想。打开你的社交媒体,例如FACEBOOK或WHATSAPP等,在你的屏幕上你能马上看到你的朋友此时此刻他们正在享用的美食的画面。本来还算可以的家常便饭突然变得吃不下去了。社交媒体激起我们内心的不满,但是问题不是在社交媒体,问题在你自己内心有所心里不平衡。所以今天我要处理的一个我们这个怕输的心态。

我们接下来几个星期看的是诗篇的金诗,我们可能不是很确定金诗的意思,但是一点我们很确定的是这是大卫在逃难、躲避敌人写的诗。所以下一个心态我要处理的是KIASI,或则是怕死的心态。当然在那时候怕输和怕死都不是当时大卫的口头禅,但是诗篇十六篇主要的是针对这两个人性的心态。

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左右,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在你们的脑海里旋转,而是安定和满足。

对我们信徒来说,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诗,当然你会说整本圣经都应该是重要的,但是有些经节对我们特别重要,比如这个诗篇,针对的是我们内心的渴望,我们渴望安定和满足。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不管你在人生什么阶段,我们都寻求安逸,得以满足。我们每天翻开报纸,看到周围许多灾难、不幸的事带给我们许多恐惧,我们希望我们不会遇到危险。至于满足,我们一定有一些想去的地方,未完成的梦想,想要达到的目标,不管我们属灵还是不属灵,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向《哪里》寻求我们的安定和满足?

当你遇见困难时,你是否马上跑到神那里去?当你的生命遇见危险,工作不顺、婚姻出现问题、孩子不听话等,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是否寻求神,还是先想想寻求其他方法?我们第一个反应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在哪里。你可能有时会,有时不会,这可能也是我们身为基督徒最大的矛盾。所以今天我们要向大卫学习,从这篇诗学习如何在患难,在困苦的时候仍旧能赞美神,感谢神。

首先,我们先思想信靠神是什么意思。

第一节,神 啊 , 求 你 保 佑 我 , 因 为 我 投 靠 你 。大卫呼求神保护他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生命面临危险。

大卫在许多他的诗篇里用了很多‘投靠’这个词,信靠神是他的依靠。

‘投靠’这样的字眼提醒我们,我们活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动荡不安、自己内心也充满破碎的时代。我们不能逃避现实,但是我们能够寻找避难所。
我们没有办逃避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找到避难的地方。

大卫深信神不会因为这样的困境使得大卫自己离弃神。

从单单头两节,大卫就以三种不同点方式称呼神。让我们再一次读头两节。
第一节说,神 啊 , 求 你 保 佑 我 , 因 为 我 投 靠 你 。
2 我 的 心 哪 , 你 曾 对 耶 和 华 说 : 你 是 我 的 主 ; 我 的 好 处 不 在 你 以 外 。

第一种方式,大卫称上帝为:神。因为大卫祈求上帝保护他。大卫说这位蛮有能力的神啊,来保护我吧!EL,在希伯来文是全能上帝的意思。

接下来,他要跟这位上帝沟通,他称呼上帝为:耶和华,因为耶和华是当时上帝与以色列人立约,立盟约关系所用的名词。

第三个称呼:他称呼上帝为主。主有主人与奴仆的意思。表明我们委身于主,把生命交托给主,但是多少时候我们口里说上帝是主,但我们的行为却不是如此?第二节,2 我 的 心 哪 , 你 曾 对 耶 和 华 说 : 你 是 我 的 主 ; 我 的 好 处 不 在 你 以 外 。

你真的相信吗?你真的相信除了上帝以外的,真的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吗?我们可真的相信如果不行在上帝的旨意中,我们没有好处吗?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天的生命是非常的重要。因为他影响我们怎么生活。在以色列的历史里,以色列人不是完全离弃神,只是他们认为除了耶和华神以外,还有其他好处。所以他们惹上邻国所祭拜的偶像,不管先知怎么劝告他们,不管上帝怎么惩罚他们。

在第三节,大卫提到在世上的圣民,是他最喜悦的。谁是世上的圣民?大卫指的是谁?我们知道大卫指的就是神的子民,因为他在下一节做了一个对比,敬拜别神的,愁苦加增。

最近与一位资深的青少年牧者,谈论一些关于我们这些传统教会青少年流逝的问题,我们就谈到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在寻找什么?

我们有了这样的结论:一个不虚伪的群体,我相信成年人也一样。谁不想找一个自己可以坦诚对待自己,找一个人家会在爱立说诚实话的群体?

是否我们在禧年堂会友之间的关系只在于表面,而非常肤浅的层面呢?我们每个星期天见面时的问安是否已落成形式化,我们是否内心许多困惑、烦恼但在教会却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倾诉呢?你有参加小组吗?你在这属灵的大家庭是否有一组陪伴你的属灵旅程,在属灵的道路上互相学习,扶持?大卫说,这样的群体他最喜悦。

第五节,耶和华是我的产业。大卫说耶和华就是他的产业。你是我的产业跟你给我产业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试想想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跟感谢上帝赐给我们他自己的区别在哪里?肯定不一样。主,你就是我的产业,即使我一无所有,像约伯那样,你所赐予的一切,你都能拿走。

我们是否像约伯那样,即使一切都被夺走,我们仍旧能赞美主,感谢主呢?

第七节,大卫说,我 必 称 颂 那 指 教 我 的 耶 和 华 ; 我 的 心 肠 在 夜 间 也 警 戒 我 。这里有一个对大卫为什么即使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仍然能信靠上帝的原理。

最近我跟一位神学院讲师在做一个全国性针对教会年轻人的调查。调查显示今天教会面临一个极大的危机。我们教会里的年轻人多数都不读圣经。

一个贴切的比喻就是好比一个装满氦气的气球。如果我们不时常沉浸在主的话,主的真理,我们将像装满氦气的气球,过几天马上横倒在地上,因着自己的罪恶与周围的种种压力。

我一开始说了讲台将用大卫一系列的金诗,也就是他躲藏并在逃难的诗。

诗篇十六篇就是那么特别,因为他也被列为是弥赛亚诗。
一百五十篇诗篇里就有十六篇是公认认为弥撒亚诗篇。上帝为我们赐下救主,而这些都记载在诗篇里当预言。预言表示事情尚未发生但会在未来里实现。

这几节连续两次出现在使徒行传。

詩篇 16:10「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使徒行傳 2:25-36、13:34-37 詳細討論這段詩篇,認為它是指著耶穌復活說的。

彼得在五旬节第一次讲道时就引用了这几节。当时,他的目的不是要证明主复活了,他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要犹太人知道耶稣就是弥赛亚,而他们一直在等待的弥赛亚国度远超他们所能想象的。

大卫在这里的预言不止是在耶稣本身应验了,他在所有我们这些委身耶稣基督的信徒应验了,因为我们的灵魂也将不被撇在阴间,我们的身体也不会朽坏。

所以如果我们说这个诗篇不是在讲复活,而重点在于我们跟神之间的亲密关系,对那位赐给我们生命、掌管一切的主完全的信靠。

安定与满足只能在我们与上帝之间的这个关系能够得到,而且是需要借着主耶稣基督。因为只有上帝是真正一切安定与满足的源头,所以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安定与满足,我们必须与他建立关系而他告诉我们唯一能与他有一个真正灵活的关系,只能透过他的儿子耶稣基督。
我们来到最后一节,第十一节,大卫说,你 必 将 生 命 的 道 路 指 示 我 。 在 你 面 前 有 满 足 的 喜 乐 ; 在 你 右 手 中 有 永 远 的 福 乐 。什么是满足的喜乐和永远的富乐?满足讲的是深度,完全,不但是讲到程度也告诉我们一个时间的概念,那就是永恒。

卢云神父对这一节有这样的看见。

什么叫做在主面前?思维和心灵结合的祷告。如果祷告只限于我们的思维,这样的祷告只是与神在辩论而已,而且也会变成形式化。如果祷告只限制在心里,我们以为好的祷告就只有好的感受。但是,思维需要结合心灵,在神的大爱有着亲密的关系。

但愿这样的祷告能指引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当我们在寻求如何与我们的上帝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注意到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在神的大爱里融合一个思维与心灵的结合。

Resources and references used in sermon:

About the Sp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