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路加福音 2:15-20 节

遇见恩典

By December 29, 2024March 11th, 2025Mandarin 中文1 min read

Sermon Discussion

路加福音2:15-20
15 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
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16 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17 既然看见,就把天使论这孩子的话传开了。
18 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
20 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们所
说的,就归荣耀与神,赞美他。
祷告
我们先一起祷告:天父上帝,我们把以下的时间都交托给祢,求圣灵
来带领,无论是讲的或听的,都能在祢的真理中得蒙造就。奉主宝贵
的名求,阿们!
引言
我们人生中,都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遇见,或许是一次平凡短暂的相
会,也可能是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在今天的这段经文中,牧羊人经
历了他们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遇见:神透过天使,将祂的信息传给牧
羊人。这场相遇,不仅改写了他们的人生,也给许多生命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一、神掌管历史
 伯利恒之夜
那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伯利恒,牧羊人正在野地守夜。突然,神亲自打
破了黑暗的沉寂,天使带着荣光向牧羊人显现,并宣布了一个关乎万
民的大喜信息:“今天,在大卫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
督!” 紧接着,天兵赞美神,齐声唱道:“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
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
2
 救恩应许的成就
这一刻,不仅是天国喜乐的涌现,更是救恩历史的新篇章,它宣告神
的救赎计划开始进入最终的实现!
神记念祂与以色列和大卫所立的约,差祂的独生爱子降世为人,并将
在祂身上一次性完成永远的救赎大工。而就在今夜,神的独一爱子已
经降生在大卫城里!这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
耶稣降生在伯利恒,正应验了大约七百年前先知弥迦的预言:“伯利
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
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迦
书5:2)
神借着罗马皇帝要天下人民报名上册的命令,使马利亚和约瑟回到伯
利恒,成就了救恩的应许。这也表明,神的大能超越人的权柄与智慧,
即使最强大的世俗统治,也在神的掌管之下,成为祂计划的一部分。
神的主权掌管一切,祂将所有事件都一一引向祂的救赎目标。
 现今神仍掌管一切
人类历史一直充满着各种变数,现今的世界更是动荡不安,但神的救
恩却不曾改变。昔日祂掌管凯撒的政令,今天祂仍掌管世界,掌管我
们每个人的生命。
二、神顾念卑微人
然而,神虽是万王之王,祂的目光却从未离开那些在世人眼中微不足
道的人。祂不仅在天上执掌王权,更俯身眷顾卑微之人。
 被眷顾的牧羊人
在当时,牧羊人地位低下,穷困孤立,被视为“不洁之人”。但神却将
救恩的启示最先赐给他们,让每一个卑微者在祂的恩典中找到尊严与
3
价值,祂这一作为也颠覆了当时人们对价值和权力的传统认知。更凸
显了祂对卑微之人特别的顾念与认同。
 神与卑微人认同
当时罗马帝国以血腥暴政换取的“和平”不过是假象,而耶稣基督带来
的平安却是真实而深远的。这位救主不仅是道成肉身,更以马槽为床,
亲身与世上最卑微的人认同,彰显神对每一个生命的眷顾与怜悯。
 福音向所有人敞开
神的这一奇妙作为也表明了福音的邀请是向所有人敞开的。也就是说,
无论社会地位如何,凡愿意接受福音的人,都能成为救恩的见证者和
参与者。
三、遇见恩典
 牧羊人的回应
当牧羊人与神的恩典相遇,他们是如何回应的呢?接下来经文这样叙
述:
天使离开后,牧羊人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从刚看见天使时的惧怕、
震惊,到渐渐消除疑惑走向确信,主的荣光不仅照亮了牧羊人四周的
黑暗,更激发了他们想要亲自验证上帝话语的热切盼望。
他们对彼此说:“我们一定要去伯利恒亲眼看看所成就的事,就是主
所指示我们的。“ 牧羊人用“主所指示的”来形容天使的信息,这表达
了他们对神的话语充满了信心。
牧羊人不再犹豫,便急忙动身。这是单纯的信心最真实的写照:行动。
就这样,他们放下羊群,忘却疲惫,连夜赶路,直奔伯利恒。
4
终于牧羊人寻见了那位卧在马槽里的婴孩。所见的一切,正与天使的
描述完全吻合。神的荣耀展现在他们眼前,这份确认更加深了他们对
神的信靠。这一切,都成为他们日后传播见证的根基。
虽然已经亲眼看见,但牧羊人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将天使论这孩子
的话忠实地传开。他们传扬的,正是一个单纯的事实:救主已经降生,
这是神的作为。就这样,他们成了第一批福音见证者和传播者。
经文最后让我们看到:牧羊人回去了,回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
将所见所闻归荣耀于神,知道这一切奇妙事件的发生是出于祂的恩典
与主权。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拜,充满着抑制不住的感恩与喜乐。
从上面我们看到,牧羊人以信心、行动、确认和传扬来回应了恩典,
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生命也被改写。
 生命被改写
 优先秩序的改变
如果我们放慢镜头,可以看到:当天使离开后,牧羊人其实是有
选择的。大家不要忘了,当时他们正在看守顾羊群,这份辛苦的
劳作是他们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而且整天的劳乏困顿,加上夜
路漆黑,是有一定风险的。他们可以等待天亮再说。
然而他们却毫不迟疑地先去做“主所指示”的事。这表明了:在神
莫大的恩典激励下,牧羊人选择优先顺服神的带领,而不被处境
中的任何其它事物所羁绊。行动中,他们的信心也随之不断增强。
 超越自卑
神在牧羊人身上的作为,显明了祂“使有权的失位,使卑微的升
高” 这一伟大救恩,也反映出牧羊人在神计划中的重要角色。
5
这使牧羊人真实地感受到神对他们深切的关顾和看重,使他们开
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从而产生了无畏的信心,不因自己的
身份卑微而退缩,而是超越自卑,听从天使的吩咐,立刻行动。
当他们这样回应时,他们的生命状态更经历了巨大的转换。
 生命状态的转换
当他们来到马槽前,这群被世人看作是不洁净的,此刻却被神最
先邀请,与他们圣洁的救主面对面,这样的相遇,对牧羊人来说,
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灵冲击与震撼?
从听见天使的信息到看见马槽里的基督,这一过程使他们一改过
往孤立怯弱,默默无闻的生命状态,转换为充满信心,勇敢发声
的福音传播者。与此同时,他们的心境也不再一样。
 心境的更新
伯利恒之夜过后,牧羊人仍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继续面对着
处境中的艰难与挑战。但神的救赎恩典,驱散了他们内心的孤单
和惧怕,他们常以敬拜和感恩,“荣耀、赞美神”。
而这样的敬拜与赞美,并非一时的情感迸发,而是持续的心境更
新。无论环境如何,他们都选择将一切荣耀归于神,活在喜乐与
盼望中。
 深远的影响
牧羊人在与神相遇后,不仅自己的生命被改写,也因为将福音广
而告之,影响深远。
经文让我们看到,“凡听见之人”都很惊奇,虽然这些人尚未完全
理解福音的意义,但这段经历或许成为他们信仰的起点,为他们
日后更深的追求预备了可能。
6
从牧羊人的经历可以看到,是神主动派遣天使,向牧羊人揭示救恩的
奥秘,并赐予他们信心去接受。而当牧羊人选择以顺服、积极的行动
回应神,便给自己带来生命的改变,也给周遭的人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向恩典开放
而今,神同样邀请我们参与祂的救恩计划,这是恩典的遇见,也是神
的呼召。而我们又会如何回应神呢?
 恩典中回应神:敏锐地察觉神的作为
在牧羊人经历了神的恩典后,我们看到他们选择放下一切,即
刻回应。这是一种渴望仰赖神的单纯信心。今天,我们或许无
法像牧羊人一样亲眼目睹天使显现,但神的恩典同样环绕着我
们。
无论是你初次被福音吸引,还是祷告蒙应允、或在艰难中感受
到神的同在,这些都是与恩典相遇。而当神以各种方式在我们
生命中动工时,我们是否敏锐地觉察到?并选择以顺服感恩的
心立刻回应?还是选择先放一放,忙完再说?甚至就让这宝贵
的遇见,在忙碌的生活中悄然溜走?
现在正值岁末年终,我们不仅要数算神恩,更要求神开启我们
属灵的眼睛,敏锐觉察神的作为,并在恩典中积极回应祂。
我们可以想一想:
你是否也曾遇见恩典,您当时是如何回应神的?试着回顾那些
时刻,像牧羊人那样,以顺服的心向神献上感恩和赞美。
7
 回应神的顾念:关注卑微者
我们都曾经是卑微的外邦人,是神的顾念,我们才得蒙救赎,
并延续了那个圣诞夜牧羊人的使命,成为神在这个时代的福音
见证人。
今天,身处新加坡这个相对稳定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是否也能
回应神对我们的顾念,去关注弱势群体?
我们是否注意到自己身边的“牧羊人”?他们可能是我们住家附近
的工地上,那群挥汗如雨的建筑劳工,也可能是帮助我们照顾
家中老小的外籍女佣,或者是住在我们社区的独居老人,或是
让我们能有干净舒适环境的清洁工人。这些在社会上不太被重
视的人,更是我们传递福音的对象。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表
达对他们的关怀?
我们看到禧年堂对新朋友的热情招待,更看到神感动不少弟兄
姐妹,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关怀在社区的独居老人及未信
主的草根族,将神的安慰带给他们。
有一天我路过通往地铁站的长廊,看到一位姐妹正席地而坐,
与一位卖纸巾的老妇人面对面,边聊天边向她传福音。这位姐
妹让我肃然起敬,也让我反省:通常我们以捐钱来表达对弱势
群体的关心,但他们需要的不单单是施舍,而是与他们同行,
让他们看见神在他们生命中的作为。
这可能意味着:帮助有需要的邻舍,为社会边缘人群发声,甚
至邀请那些我们平常忽略的人参与团契活动,就像教会的幸福
小组。这些都是传扬福音的方式,也是在彰显神对弱势群体的
顾念。
8
 回应神的呼召:小人物也能成就神的大计划
许多人觉得自己微不足道,但神看重的是人的顺服。千万不要
小看我们自己,只要愿意回应神的呼召,任何人都能成为祝福
他人的器皿。
一位本地的清洁工人陈阿姨(化名)因常常为学生祷告而影响
了一所教会学校。她每天清扫校园时,都为经过的学生默默祷
告,有学生因此感受到了内心的平安,有的后来甚至信了主。
当她的故事被校长发现后,学校开始鼓励教职员工也效仿她,
关注学生的灵命需要。这位清洁工的善举不仅被接纳,还成为
校内和社区的祝福管道。
陈阿姨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每个人都能在神
的计划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正如牧羊人在神的恩典激励下,不
因自己身份低微,超越自卑,勇敢地将神的救恩传扬开来。我
们也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环境中向无限的恩典开放,将平安与希
望带给他人。
结语
整篇叙事让我们看到,神掌管历史,实现救恩应许;祂顾念世人,尤
其是卑微人群(牧羊人)。而牧羊人与神相遇,以单纯的信心和顺服
的行动回应神,这一切事件最终都指向神的荣耀。
遇见恩典,是一个改变生命的机会。我们的积极回应不是因为我们配
得,而是因为神的恩典在我们身上彰显: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善行、
一个切切的祷告或一段见证分享。
正如牧羊人在平凡的处境中带入不平凡的信仰,将感恩敬拜融入生活
中,无论境遇如何,都以喜乐与盼望,向恩典开放,归荣耀于神。这
正是将信仰带入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信仰。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神的恩典等待我们的回应。愿我们在我们平凡的
生活中,不断见证神非凡的作为。
祷告
守约施慈爱的天父,当年祢邀请牧羊人成为祢奇妙福音的第一批见证
者,而今,你同样邀请我们参与你的救恩计划,与你的恩典相遇。求
祢帮助我们,以信心和顺服回应祢,也使我们的生命因祢的恩典而不
断更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福音传播者,荣耀祢的见证。如此祷告是奉
我主基督耶稣宝贵的名求,阿们!

Resources and references used in sermon:

About the Speaker
  • 张宝纹姐妹

    More sermons from this speaker 更多该讲员的讲道: '张宝纹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