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漫长的预备,突然的惊喜

By Mandarin 中文

讲题:漫长的预备,突然的惊喜 经课:以赛亚书61:10-62:3; 诗篇148;加拉太书4:4-7: 路加福音2:22-40 今天经课表里的以赛亚书61:10开始,让我们看见一个信使。信使所穿的衣服、他这个人也都带出了差派他的君王的信息。我们看见这个信使,是公义的,也是喜乐的。我们就因此看到路加这个外邦人的用心。他在叙述西面的时候,第一个形容词是“公义”,然后他见到约瑟马利亚带来的宝宝的时候,他的反应是喜乐,而且喜乐到跟上帝说“如今可以让你的仆人安息了!” 因为他的眼睛已经看见了上帝所预备的救恩。 说回西面,“这人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那么我们需要来了解关于“安慰”。熟悉弥赛亚神曲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有一段是“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唱得很慢,唱的人也充满感情的吟唱,因为这是代表上帝来对百姓说话。 以赛亚书40:1-2 你们的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51:3 耶和华已经安慰锡安,和锡安一切的荒场。 为什么需要安慰?因为这些被管教的百姓已经经历了多次被围城、被攻打、惊恐未来、政治上的妥协不成功,但继续奋斗,然后最可怕的事情发生,遭遇的被掳掠/流放,被亚述帝国或者巴比伦帝国的兵丁押着,远离故乡,用双腿跨越一个又一个地区,到一个他们不认识的区域生活。 在过去一两个月的讲道,我们已经开始有这个印象,知道主前722年亚述帝国掳掠以色列,主前587/6年巴比伦帝国掳掠犹大。作为讲道者,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到这些背景,因为有些人可能不熟悉。如果我们不从这样的历史背景来看,有时候我们完全体会不到这个上帝在说什么? 而当你知道人心惶惶的时候,上帝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第一件事,他表达了他看见,他知道,他也要说话。 这个被掳的经验,这个失去一切,仿佛前路茫茫,后来却是这个民族仿佛凤凰浴火重生的经历。全然因为上帝说话,然后他们听见了。而这样的经历对于对于后世的人,极其的宝贵,因为我们也会遇到我们的打击与困难,在慌乱失措的时候,也可以被上帝的话遇见,让上帝的话来跟我们说话,对上号。 先知的话通过口传,一代一代的传。然后后来以赛亚书成书,后来在会堂里被诵读,与其他的小先知书被诵读。来到耶稣的时代,时间一晃过了五百多年,在耶路撒冷已经有一个富丽堂皇的圣殿。也有了献祭的制度。百姓,需要上帝的安慰吗?敬虔人,还会等着上帝来安慰锡安吗? 但是我们所信的上帝,是一个有决心、话说了就成了、但是却是以他的方式来完成的上帝。In his good time. 上帝没有失忆症,他不会说了却忘记了自己说过的,他信实,因此我们需要滴水不漏的接下他说过的话,因为他说了,就必然要让它实现。 有时候我们会灰心,说我们祷告的事情,为什么还没有发生?上帝有没有听见?还是他漏掉了?queue number 不见了? 在牧会的日子当中,陪伴不少的弟兄姐妹走过一些经历。有时候难题很大,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你看到亲爱的家人,他们变成陌生人,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打游戏,或者跟网上不晓得什么人有说有笑,有些只是网路交友,没有开口。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不上学,关在房间,无声无息,不要我们干涉,而我们多关心一些,就会遭受比较不友善的反应?这是代沟的问题吗?为什么我从前认识的那个人,现在不是这样了?20年前在教会摆书摊的时候,Philip Yancey的书Where is God when it…

Read More

当每个人的见证都到位的时候,福音就不受拦阻的传开了

By Mandarin 中文

福音就不受拦阻的传开了 读提多书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事要跟大家分享,就是这个教会是刚开始不久的。当一个教会刚开始的时候,它的动力很重要,每个人的见证都很重要。然后当大家都这样的战战兢兢,并且喜乐的跟别人分享自己所跟随的耶稣的时候,福音就传开了。不受拦阻的传开了。 是的,是不受拦阻。因为谁能够拦阻福音呢?最能够拦阻传福音的,就是我们自己。譬如恶劣的品行,譬如懒散,譬如酗酒打人。别人看了就觉得这些人信什么教呀? 上一个主日伟康牧师讲了第一章1-19节,提多书的领袖品格与素质。 第二章所讲的,基本上就是让提多看到,教会里有四种情况的人,请你要记得关注,牧养,带领他们。那四种人?年长的男性,年长的女性(年轻的女性),年轻人,还有做奴仆的。谁来带年轻女性?他的做法是,让年长的女性带领年轻的女性,给明确的目标。通过学者N T Wright的研究,让我看到原来年长的男性,大概就是35岁以上,年长的女性,就是大概30岁以上。这跟我们今天想到的中年人的年龄,老年人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这里先给大家一个参考。 从刚才所念的经文,对年长男性,年长女性,还有年轻人,要怎么劝导呢?有几件事是共同的:节制,端庄,克己。 让我们先处理了共同的,再来处理个别的。回到共同的, 1.节制 从经文来看,这个跟性情、脾气很有关系。怎样的性情会破坏群体中的和谐、合一?有些人的性情很好,容易跟别人合得来。有些人的性情急躁,脾气不好,如果在一群人当中发作了起来,别人应该就会看到。 我们看过耶稣发脾气吗?有。当人家指责他安息日不应该治病的时候,他指出他们的不一致—当他们的牛羊或者孩子掉进井里,他们岂不是马上去救?但是他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们认为他是冷静的,还是发脾气的情况之下说的? 性情急躁,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学会的?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是我们可以想,急躁,急性子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带来破坏?(1)不了解别人,就径自判断,说出难听的话。 (2)不愿意听解释,就把别人说的话扫到一边。 (3)没有用脑筋想过,就说出很重的话,伤了感情,破坏了关系。 小孩子要是急性子,可能家里长辈就会解释给他听,指导他,让他不要再这么说话。 但是如果这发生在一个年长的男人,要怎么办?伤脑筋了,对不对?所以保罗给提多的信,就说,告诉他们,要节制。 在保罗宣教行程遇到教会里刚信主的,很可能是一家之主,如那个监狱的狱卒。如果一家之主习惯性的还没有搞清楚事情就发脾气,然后酗酒,自以为是,很可能会引起很多是非,当这样的人进入教会,你觉得这样的气质、性情、脾气,对这个刚成立不久的信仰小团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周围还没有信主的人,在他们眼中,又会留下怎样的深刻印象?上一周伟康牧师提到“让教会成为社会不良现象转化的媒介”,那么在“节制”的事情上,教会是否能带动良好的转化?我想大家可以学习有耐心,有信心,也有盼望的,查清楚事实,找出真相,不确定的时候就澄清,耐性的再澄清(check fact, find out facts, clarify facts), 2.端庄 端庄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外在的,也有超过外在的,总之,内外一致,是让别人接触之后,能够从心里敬重的。 也许在不同的时代,端庄的样子不太一样。上周看1961年长执会的照片,大家看起来都是端庄的。有些人是我少年时代接触到的,他们都是敬虔的长者。我这里不是要画一个图样,说大家必须是这个样子,才是端庄,才是好的信徒。 端庄的人,是一种平稳的状态,说话,举止,都有某一种的成熟度,我再次说,这是里外一致的。 3.克己 这是什么?另外一些中文翻译,用了“自律”,也可以说是管得住自己self…

Read More

当患难死亡也不能吓倒你的时候

By Mandarin 中文

今天的经文从6:1-8:5,请大家打开圣经,对着经文来听我朗读,这些发生的视像非常快速,甚至我们来不及看,来不及想,因此我们需要让文字摊开在眼前,帮助我们看见约翰看到什么异象。 读经文6:1-11 启示录是一本救命的书,让古往今来的教会,可以处理他们面对的处境。对有些人来说,会觉得患难与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人生努力得到的,会被患难砍掉,当死亡来临,会带来绝望,因为一切的幸福都跟你无关了。我们今天要来思想启示录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当书卷上的印揭开的时候,首先我们看到4匹马,像这样的情境出现在撒迦利亚书1章。那里有三匹不同颜色的马在四处走动,表示它们是奉上帝差遣,在遍地走来走去的。撒迦利亚书用这样的异象呈现出上帝在整个世界里看着一切事情的发展,他不是缺席的,他乃是在场的。 当我们担心这些跑出来的马,是为了何事而来,我们从经文可以看到马不是自己跑出来的,而是印揭开,四活物之一叫了“你来”,然后马就跑过来,而四活物是服事上帝的。所以虽然没有写到上帝开口,但是我们知道发生的事,跟上帝有关系。对于约翰写信的教会,知道上帝会行审判,其实是一个好事,因为你不会希望在一个处境里,是上帝毫不在意,眼目也不看顾的地方。 第三个印提到的麦子,大麦,是民生里的必须品,当你到小亚细亚(今天的土耳其)去,就会发现他们吃的是用麦类做成的饼。而橄榄油,酒,属于富有的人才能享有的。这里说的是民生,无论穷富,上帝都看见,你是否觉得经过这样的澄清,真的安慰到我们? 我们有时候暗暗以为上帝远远在高天做上帝,可是启示录的异象调整了我们的眼睛,油和酒不可糟蹋,让我们看到只有上帝的主权,可以防止全球的经济灾难。这样的认识,是不是让你觉得放下心来? 羔羊揭开第四个印的时候,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就有一匹灰色马奔了出来,骑在马上面的,名字叫做”死“,阴间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读经到这里,看见四分之一,可能吓坏了我们。什么时候地上有过这么可怕的战争饥荒瘟疫或者野兽的灾难呢?但是我们停下来想,其实我们随时可以记得十个战争或者瘟疫或者饥荒。然后我相信我们也要老实的说,发生这些事的时候,信徒也会跟其他人经历一样的事,正如亚伯拉罕也经历饥荒,雅各全家也因为饥荒缺粮,大家移民到埃及去。 让我们记得,我们人生里,是会有机会遇到战争饥荒瘟疫野兽的天灾人祸,对吗?不是因为信耶稣你就遇不到了,这是我们要记得的。但是我们知道就算是遇到,无论是患难困苦逼迫饥饿刀剑,都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马书8:35)我们再往下看第五个印。 羔羊揭开第五个印的时候,那伺候在宝座前的四活物没有再说话了,镜头转向祭坛下。我们突然察觉原来天上有一个祭坛,而祭坛下面有着那些因为上帝的道而被杀的人的灵魂, 他们大声喊着,”上帝你不为我们所流的血伸冤,要到几时呢?“这样的一幕,惊心动魄。但是我们要记得哦,祭坛下的人,是因着上帝的道,并为道作见证的人,是的,他们就是旧约时代的义人,先知,加上因为耶稣基督的福音而失去性命的人。耶稣说过,” 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16:25)这样的话对我们历代教会还是很重要的。对于七个教会来说,有些就要面临逼迫,或者后来面对逼迫,他们真是需要这样的信息,这些死去的人不是白白牺牲了,乃是他们在上帝的祭坛那里–这样的一个认识,带来很大的安慰。就算我们不知道每一个的名字,也不知道何年去世,但他们没有被遗忘,一直都在上帝的宝爱当中,被收集起来,此时有白袍赐给他们, 是的,上帝有行动,赐给他们白袍。又叫他们要歇息片刻,时间到了,等到跟他们一起同作仆人的也像他们被杀,这样的数目满足的时候,时候到了,上帝要伸冤,必然伸冤。 听到这里,你我心里是否有很大很大的安慰?启示录的信息真是给全世界的教会,每一年我们的耳朵都会听见有信徒因为福音而遭受逼迫,有些因此失去性命。约翰见到的第五个印的打开,来自上帝的信息就要透过这些异象来安慰我们的心,因为上帝知道。 这些为福音而遇到逼迫的事,经常发生。有一次我们去探望某个民族的圣经翻译,我们离开之后,警察来把在场的人都带走,宣教士当天可以离开警察局,有些同工隔天或者第三天才被释放。其他的圣经翻译团队遇到的种种的事,我这里就无法一一的说。但是再讲一个。 几年前,有一个开始一个新的扶贫机构的黄弟兄跟我分享。这是他认识的传道人告诉他的。当地的警察来找这个传道人,警告他明年不可以再办圣诞节的聚会,如果再办,就要(用手枪指着他的太阳穴)。结果那个年轻传道人心里又气愤又害怕,他带着眼泪说,“我明年还活着,我还是会办圣诞节的聚会!” 这样的故事,我每年都在累积。我知道有些会友夜间常常睡不着,我请你每逢睡不着时,就起来祷告–为这些坐牢,或者因为耶稣的福音而受到拷打的人祷告。祷告他们不要灰心,祷告他们继续看见盼望。是的,我们的盼望是什么呢?就是上帝会审判。 读经文6:12-17 像这样的太阳变黑,月亮如血等的叙述,在耶稣时代经常用来描述政治上极大的变动,翻天覆地的改变。任何人都逃不了,无论是富人穷人,自由人或者是为奴的,都无法逃离这样的政治变动。 然后约翰看见四位天使站在地的四角,执掌地上四方的风,让风不要吹在地上,海上和各种树上。然后另外一位天使出来,拿着永生上帝的印,向那四位天使说不可以伤害地,海和树林,要等他们在上帝仆人额上盖了印。之后我们就听到以色列各支派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然后列出了12个支派的名字,各有一万二千人。 请大家不必要从数字来计算到底古今中外信主的人怎么那么少人? 其实这里玩的数字游戏,对于犹太信徒来说,就是12x 12. 第一个12,当然就是以色列的12个支派,第二个12,就是门徒所代表的新以色列,这就包括了外邦人在内。这些人都在上帝的宝座前,这些都是羔羊的血所洗干净的人,他们都要在上帝殿中昼夜事奉他。 你是羔羊的血所洗干净的人吗? 去年大斋节读《约伯记》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开始思考人生里重要的问题了。约伯身上,让我们深切看到,不论祸福,不论人生遇到什么,我们是要认定上帝的,因为他值得信。而我们从第一到第六个印,这些不都是我们怕失去的吗?我们怕死亡,怕患难,怕别人没有遇到的倒霉事,我们却遇到了。这一切让我们感到很不安定,晃动我们的平稳,使得有些人问,“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遇到这个事?”如果你跟着叙利亚,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灾难后的灾民,或者乌克兰的难民走,你发现他们不是讲这样的话。最后安慰到他们的,也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什么可以安慰我们呢?什么比灾难和死亡更加的强大呢?你这些年读的圣经,给你什么答案呢? 我们今天所信的上帝,是一个造天地的上帝。对于这位上帝来说,让福音去到万族万民当中,无论他们有怎样的绝望与冤屈,这个福音是可以让他们看到生命是有希望的,因为上帝在,因为上帝看着。我如果用“有审判”,可能你怎么都不觉得有安慰。那么我今天就换成,“有上帝在,有上帝看着”,我们可以听得进吗?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也是属于这一幕?虽然约翰看见异象的时候,福音还没有传得很远,但是在上帝极大的恩典里,他已经先看见了!尽管福音传扬出去会遇上艰难,需要付代价,就好像保罗彼得遇到的一样,但是福音结出的果子是这样的令人有盼望。这个福音的复制能力是非常非常的强,你相信吗?这个要让世人都得到拯救的上帝,是何等顾念他所造的人。尽管人在历史当中有许多的饥荒,战争,痛苦等,可是这一切不会拦阻上帝的心意实现,…

Read More

耶稣,真正的人

By Mandarin 中文

今天是棕树枝节,什么是棕树枝节(Palm Sunday)? 也许让我从圣周(Holy Week)讲起。教会传统用棕树枝节Palm Sunday来提醒我们,耶稣骑着驴子进入耶路撒冷,受到群众的欢迎,他们砍下棕树枝来欢迎他“和撒那,和撒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所以我们叫做棕树枝节。用棕树枝节驻日来作为一个开始,进入圣周。在周四晚上为门徒洗脚,之后有最后的晚餐,晚餐之后耶稣被捕,周五被判刑,然后背负着十字架,被钉,死亡,被埋葬。(见图)我们称这样的一周为圣周,周五是受难节, 周六是圣周六, 主日是复活节。 每一年的棕树枝节讲台安排经文都不一样,今年安排的经文是耶稣的受难,以被审讯为一个背景。 A.穿紫袍戴冠冕的耶稣—耶稣是王 19:1 于是,彼拉多命令把耶稣带去鞭打了。 2 士兵用荆棘编了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 3 又走到他面前,说:”万岁,犹太人的王!”他们就打他耳光。 4 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看,我带他出来见你们,让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状。” 5 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看哪,这个人! 这样的经文出现,你的反应是什么呢?约翰福音的写法,极其细腻。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第2,第5节透过文字,让你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耶稣戴上了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冠冕,是古代君王必须有的头饰,通过这样的头饰, 加上特别属于王的衣服、权杖等等来告诉你,这个人,就是君王。兵丁听到这个犯人被告为犹太人的王,他们马上用现成材料,做成一个冠冕的样子,还给他披上了紫色袍。以前要让布料染出紫色,很不简单,千多年来是个不能外传的秘密,物以稀为贵,能穿紫色布料的,不是君王,就是权贵。 约翰福音正是用这样的写法,让我们的注意力被锁定在一个点,就是耶稣是犹太人的王。我想,如果没有作者的帮助,我们可能直接想,耶稣已经被鞭打得这么惨了,他是逾越节的羔羊,就像以赛亚书53:3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5 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但是约翰福音重复的文字,用来调整我们的视角–叫我们要看见耶稣是王。 Q1 请问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王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Read More

遇上爱

By Bilingual 双语

引言 今天是2022年的主日,感谢主,我们可以在这里敬拜,也问候线上敬拜的人,主的平安与诸位同在。 今年的主题是丰盛生命,在丰盛生命里有一个部分是属于感觉上/精神上的。一个人如果只有物质的丰富,却没有亲情,友情,爱情,那你觉得这个是一个full life/丰富的人生吗?2017做了马太区区牧之后,我开始探访区内的老人家,特别是那些多年因为身体不好无法来教会的老人。有一位到了90岁,头脑还是很精灵,她重新听到福音之后,所讲述的人生故事就开始不一样了。最后一个版本是这样的,3岁丧母,可是父亲很疼爱她。等到媒人来说媒的时候,父亲想把她许配给富有的人家当二房或者三房,她都拒绝了。她说“我要跟一个爱我的人在一起,就算生活很辛苦,我也甘心。我有两只手,我可以努力。”父亲很疼爱她,也就依了她。婚后丈夫很专一,也很尊重她。由于靠丈夫一份薪水不足以维持,所以她就一家一家敲门,找洗衣的工作,她把衣服带回来洗,洗衣的时候,孩子就留在家里,没有跑到外面去玩,要送衣服回去的时候,孩子就跟着她。回顾人生,她感到人生里的满足,因为丈夫依着她,让孩子无论男女,都去读书,后来她也让孩子到教会去。过后他们夫妇也信主了。 这一次预备雅歌的讲道时,脑海里回忆起这位老人家,她已经安息主怀,在那个物资不富裕、许多家庭里经济很紧张的时代,她选择了爱情,而不是衣食无忧,然后一生无悔,到最后觉得这就是她要的人生,她极其感恩。 有些人给人家的印象,一看就是支持婚姻和家庭的,当你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相信你也很快会发现。我也鼓励我的孩子,如果去了哪个同学家里,发现他们家里气氛很好,就多一些去这样的家庭坐坐,感染他们的气息,学习他们的说话。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 今天的讲道,就是带着一个希望,希望能够让雅歌来开拓关于爱情的见识。这不是爱情大全,但是我发现它本身带着一种积极的感染力,让我们对于不熟悉的范畴,可以有一个认知。我必须说,对于爱情,我所认识的也有限,只有造我们的上帝对这样的事知道得很深。 经文:雅歌2:1-3:11 当你想到爱情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的答案很可能跟你的年龄,或者经历有关。 有些人觉得爱情是盲目的,有些人认为还是稳打稳扎的感情发展才比较安全,从雅歌1章起到3章所描述的爱情跟眼睛很有关系,但是两个人看见什么? 1. 看见对方 2. 被对方吸引 3. 希望对方看见自己 4. 希望能够在一起 5. 情绪容易波动(被一句话,风吹草动。不相干的事,都会挑动心情) 6. 想象力丰富 雅歌是诗,希伯来文出现的“你”可以显出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 我虽平凡,但是希望你看见我 1我是沙崙的玫瑰花, 是谷中的百合花。 2我的佳偶在女子中, 好像荊棘裏的百合花。…

Read More

遇上爱

By Mandarin 中文

引言 今天是2022年的主日,感谢主,我们可以在这里敬拜,也问候线上敬拜的人,主的平安与诸位同在。 今年的主题是丰盛生命,在丰盛生命里有一个部分是属于感觉上/精神上的。一个人如果只有物质的丰富,却没有亲情,友情,爱情,那你觉得这个是一个full life/丰富的人生吗?2017做了马太区区牧之后,我开始探访区内的老人家,特别是那些多年因为身体不好无法来教会的老人。有一位到了90岁,头脑还是很精灵,她重新听到福音之后,所讲述的人生故事就开始不一样了。最后一个版本是这样的,3岁丧母,可是父亲很疼爱她。等到媒人来说媒的时候,父亲想把她许配给富有的人家当二房或者三房,她都拒绝了。她说“我要跟一个爱我的人在一起,就算生活很辛苦,我也甘心。我有两只手,我可以努力。”父亲很疼爱她,也就依了她。婚后丈夫很专一,也很尊重她。由于靠丈夫一份薪水不足以维持,所以她就一家一家敲门,找洗衣的工作,她把衣服带回来洗,洗衣的时候,孩子就留在家里,没有跑到外面去玩,要送衣服回去的时候,孩子就跟着她。回顾人生,她感到人生里的满足,因为丈夫依着她,让孩子无论男女,都去读书,后来她也让孩子到教会去。过后他们夫妇也信主了。 这一次预备雅歌的讲道时,脑海里回忆起这位老人家,她已经安息主怀,在那个物资不富裕、许多家庭里经济很紧张的时代,她选择了爱情,而不是衣食无忧,然后一生无悔,到最后觉得这就是她要的人生,她极其感恩。 有些人给人家的印象,一看就是支持婚姻和家庭的,当你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相信你也很快会发现。我也鼓励我的孩子,如果去了哪个同学家里,发现他们家里气氛很好,就多一些去这样的家庭坐坐,感染他们的气息,学习他们的说话。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 今天的讲道,就是带着一个希望,希望能够让雅歌来开拓关于爱情的见识。这不是爱情大全,但是我发现它本身带着一种积极的感染力,让我们对于不熟悉的范畴,可以有一个认知。我必须说,对于爱情,我所认识的也有限,只有造我们的上帝对这样的事知道得很深。 经文:雅歌2:1-3:11 当你想到爱情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的答案很可能跟你的年龄,或者经历有关。 有些人觉得爱情是盲目的,有些人认为还是稳打稳扎的感情发展才比较安全,从雅歌1章起到3章所描述的爱情跟眼睛很有关系,但是两个人看见什么? 1. 看见对方 2. 被对方吸引 3. 希望对方看见自己 4. 希望能够在一起 5. 情绪容易波动(被一句话,风吹草动。不相干的事,都会挑动心情) 6. 想象力丰富 雅歌是诗,希伯来文出现的“你”可以显出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 我虽平凡,但是希望你看见我 1我是沙崙的玫瑰花, 是谷中的百合花。 2我的佳偶在女子中, 好像荊棘裏的百合花。…

Read More

作新造的人

By Mandarin 中文

时间:2021年7月25日 愿主的平安与各位同在,也与线上一起崇拜的人同在。 今天的讲道信息,非常的直接了当,就是”作新造的人“。如果没有covid, 我真是很希望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话和分享,因为这一件事非常重要,你如果照着去行,你就走在丰盛的人生了。可是因为我们有线上一起崇拜的人,也有一些对于加拉太书不太熟悉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的温习和概括。如果你听完了,觉得想要找我谈话,请你电话联络找我,也可以找你的区牧。我们都会很希望跟大家深入的谈话,做生命的分享。 11 你们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 12 那些想要炫耀外表的人才勉强你们受割礼,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迫害。 13 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要你们受割礼,不过是要拿你们的肉体夸口。 14 但我绝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15 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16 凡照这准则行的人,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上帝的以色列民。   17 从今以后,不要有人再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   18 弟兄们,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与你们的灵同在。阿们! 你们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 如果我们一直以为保罗向来自己提笔写信的话,那么给加拉太教会的信,就让我们看到原来保罗有“代书”啊!是的,在保罗的年代,第一个世记,在罗马帝国要写信是不简单的,要有羊皮,有能写在羊皮上的工具。因此保罗的书信其实都需要有人帮助他写下,而在这一封信,他也像其他口述信件的人,自己写一两句话。他说他写的字很大啊。像这样的句子,在他其他书信里也有出现(林前十六21; 西四18;帖后三17)让人家认得他的字,以后知道真的是来自保罗的信,没有假冒。 本来写完这一句,差不多可以结束了。但是还没有,那保罗还有什么要特别交代的?12-13节让我们看到保罗再次指出,那些来自耶路撒冷,要影响加拉太信徒的人,他们其实在乎自己,比他们在乎加拉太信徒更多。 他们在乎自己能不能向人炫耀他们影响了多少外邦人接受割礼,他们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十字架的缘故而受到迫害。 先让我们来看,如果有人以‘影响多少人受割礼“ 为他看重的,那么我们就是遇到一群身上有”割礼“记号的犹太人了。但是这些人也是信耶稣的。他们来到加拉太,要影响加拉太的基督徒,让他们也守摩西律法,也照着犹太人的节期来过日子,但是要监督外邦基督徒这么多事,不如叫他们行割礼这一件事比较干脆,因为没有人会”一半一半“。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守律法的事,你看不到这些外邦基督徒有没有做到,但是有没有在身体上有割礼,这一件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为什么这些来自耶路撒冷的信耶稣的基督徒这么在意这一件事?简单来说,他们在耶路撒冷也有面对压力。从前信犹太教的外邦人都会接受割礼,或者不接受割礼(这些人就叫做“敬虔的人”),如果这些犹太基督徒能够跟他们的犹太人朋友说,“不,你不要担心,我们去哪里,都会叫人家要割礼”,那么他们就会受到犹太人朋友的接纳,不会被他们逼迫了。 但是在写给加拉太信徒的这封很激动的信里面,保罗说,你们都已经靠圣灵入门了,为什么你们还要开倒车?为什么要回去守这些犹太人的律法,做足犹太人的节期呢?你们都已经是蒙恩的人,已经得了自由,为什么要开倒车,去守那些我们自己都守不来的律法呢?保罗自己因为看到耶稣的福音,是要给犹太人,也给希腊人,也给没有希腊文化的人,这一切都是要在基督里成为“一家人”,这个重点他抓到,也分享给加拉太信徒了,为什么他们现在糊涂了,被这些犹太假弟兄带走呢? 保罗在13节说,那些外来的假弟兄,却是怕为着十字架而受苦。保罗对加拉太信徒说,13 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要你们受割礼,不过是要拿你们的肉体夸口。…

Read More

作新造的人

By Bilingual 双语

时间:2021年7月25日 愿主的平安与各位同在,也与线上一起崇拜的人同在。 今天的讲道信息,非常的直接了当,就是”作新造的人“。如果没有covid, 我真是很希望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话和分享,因为这一件事非常重要,你如果照着去行,你就走在丰盛的人生了。可是因为我们有线上一起崇拜的人,也有一些对于加拉太书不太熟悉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的温习和概括。如果你听完了,觉得想要找我谈话,请你电话联络找我,也可以找你的区牧。我们都会很希望跟大家深入的谈话,做生命的分享。 11 你们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 12 那些想要炫耀外表的人才勉强你们受割礼,无非是怕自己为基督的十字架受迫害。 13 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要你们受割礼,不过是要拿你们的肉体夸口。 14 但我绝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15 受割礼或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16 凡照这准则行的人,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和上帝的以色列民。   17 从今以后,不要有人再搅扰我,因为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   18 弟兄们,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与你们的灵同在。阿们! 你们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 如果我们一直以为保罗向来自己提笔写信的话,那么给加拉太教会的信,就让我们看到原来保罗有“代书”啊!是的,在保罗的年代,第一个世记,在罗马帝国要写信是不简单的,要有羊皮,有能写在羊皮上的工具。因此保罗的书信其实都需要有人帮助他写下,而在这一封信,他也像其他口述信件的人,自己写一两句话。他说他写的字很大啊。像这样的句子,在他其他书信里也有出现(林前十六21; 西四18;帖后三17)让人家认得他的字,以后知道真的是来自保罗的信,没有假冒。 本来写完这一句,差不多可以结束了。但是还没有,那保罗还有什么要特别交代的?12-13节让我们看到保罗再次指出,那些来自耶路撒冷,要影响加拉太信徒的人,他们其实在乎自己,比他们在乎加拉太信徒更多。 他们在乎自己能不能向人炫耀他们影响了多少外邦人接受割礼,他们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十字架的缘故而受到迫害。 先让我们来看,如果有人以‘影响多少人受割礼“ 为他看重的,那么我们就是遇到一群身上有”割礼“记号的犹太人了。但是这些人也是信耶稣的。他们来到加拉太,要影响加拉太的基督徒,让他们也守摩西律法,也照着犹太人的节期来过日子,但是要监督外邦基督徒这么多事,不如叫他们行割礼这一件事比较干脆,因为没有人会”一半一半“。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守律法的事,你看不到这些外邦基督徒有没有做到,但是有没有在身体上有割礼,这一件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为什么这些来自耶路撒冷的信耶稣的基督徒这么在意这一件事?简单来说,他们在耶路撒冷也有面对压力。从前信犹太教的外邦人都会接受割礼,或者不接受割礼(这些人就叫做“敬虔的人”),如果这些犹太基督徒能够跟他们的犹太人朋友说,“不,你不要担心,我们去哪里,都会叫人家要割礼”,那么他们就会受到犹太人朋友的接纳,不会被他们逼迫了。 但是在写给加拉太信徒的这封很激动的信里面,保罗说,你们都已经靠圣灵入门了,为什么你们还要开倒车?为什么要回去守这些犹太人的律法,做足犹太人的节期呢?你们都已经是蒙恩的人,已经得了自由,为什么要开倒车,去守那些我们自己都守不来的律法呢?保罗自己因为看到耶稣的福音,是要给犹太人,也给希腊人,也给没有希腊文化的人,这一切都是要在基督里成为“一家人”,这个重点他抓到,也分享给加拉太信徒了,为什么他们现在糊涂了,被这些犹太假弟兄带走呢? 保罗在13节说,那些外来的假弟兄,却是怕为着十字架而受苦。保罗对加拉太信徒说,13 他们那些受割礼的,连自己也不守律法;他们要你们受割礼,不过是要拿你们的肉体夸口。…

Read More

耶稣呼召人, 禧年已到

By Mandarin 中文

你要怎么跟别人介绍耶稣?这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作者很认真去想的。在路加的笔下,耶稣秉承了先知传统,他宣讲、医治病人、但是他身上带了权柄,他甚至还宣告赦免!他也好像以前的先知一样,他召门徒。从第五章一开始,耶稣在借用西门的渔船之后呼召了西门,然后告诉他将来要得人如得鱼。 耶稣去招利未,会不会让你觉得震惊或不舒服?因为好像利未这种职业的人,一般百姓不想多来往。为什么?因为税吏在当地人眼中,是为罗马帝国敛财的,钱好赚(make quick money)。事实上,税吏往往不会在故乡的关税工作,他们去外地做税吏。可是当耶稣在加利利讲道、医治人、宣告赦罪、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也去跟利未说话–“你,来跟从我”。福音书的写法,就是让我们看到他的顺服,听见耶稣的呼召,就顺从了。当我们念神学的时候,都会问同学来自何方,有的放下专科医生/记者/编辑/老师或者社工,应耶稣的呼召。 利未跟从耶稣之后,为耶稣开了一个宴席,招待了他的朋友来。在罗马时代,社会上没有餐馆,大厨都在庙堂或者富有的人家里工作,所以要请客,就是在家里请客。而当富有的人请客吃饭,全村人都可以站在外面看。看到了之后法利赛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为什么和税吏,罪人吃饭呢?” 1. 为什么法利赛人要盯着耶稣,为什么不同意他跟税吏和同伴吃饭?为什么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 首先,我们要看到路加写,税吏有带同伴来吃饭,但是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对当时的法利赛人来说,罪人就是那种没有办法达到道德或者宗教礼仪上标准的行为模式或者动作的人。罪人当中就包括了外国人(gentiles), 但是犹太人当中不能守安息日的如牧羊人,或者长期都不洁净的如皮匠,都是无法遵守律法上的洁净条例或者敬拜规定的。 耶稣去赴利未的宴会,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从路加的叙述,就会看到耶稣出来服事的时候,他在会堂里讲道,说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来到了,上帝要释放人,让瞎子得看见,让受压制的得自由。耶稣这么“正”,怎么可以去跟税吏和罪人吃饭,那不是就“歪”了?或者说他也不洁净了? 2. 耶稣如何回答法利赛人? 第一个答案:谁需要医生?耶稣的经典回答,总是有两句,让它更加完整。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 第一句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才会去找医生。 耶稣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指向第二句。耶稣来不是要当医生,他说他是来呼召人的,而且不是呼召义人,他是来召罪人悔改的。这句话在我还在读神学的时候有很大感触,就是教会不能够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教会需要走出去,需要跟罪人讲福音。你不能怕跟罪人在一起,事实上如果你怕,你就需要克服你的害怕。怎么克服?就是跟着比你有经验的人去,然后去多了,你就不怕了。耶稣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门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带着他们在加利利一带,先是看他如何医治和讲道,后来耶稣就差派他们了。 1986年当我去香港念神学之前,当时我所参与的一个义工组织,告诉我到了香港,抓住机会,学习怎么跟基层人传福音。下了飞机之后,开始学听广东话、说广东话,第三年实习的时候,我就去了一个基层教会。周六跟工厂的工友一起崇拜,讲道给他们听,礼拜天跟他们小组,周间去探访德士司机的妻子。有人问能不能说多一些如何做?所以我就会稍微分享多一些细节:那时我就约他们喝茶,一般上我会先讲耶稣的故事—医病、赦免人,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包括如何被大耳窿所惊吓等,日夜不得安宁。然后我就开始分享我们可以如何来信靠耶稣。 回到新加坡,有机会周六用教会来办圣经课,那时附近的医院还有护士的宿舍大楼,有一个来自福建的护士,非常渴慕主,想要趁着在新加坡的时候多多学习主的话,听到周六的课,她就来,如果值班,她就跟别人换,如果换不成,她就叫宿舍同事来听(圣经)。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12月,护士邀请我去他们的Christmas party, 我到了,发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可是他们却认识我,有一个来做见证,说她信主11天,第一天打电话回去家里,丈夫听见她的声音,马上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平常她都是一打电话就查这个查那个,可是她信主之后,她问,“你今天好吗?”吓坏她的丈夫。信主改变可以很大。我相信利未遇见耶稣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作为马太区的区牧,我想分享一个心愿/祷告,禧年堂的位置很靠近诸多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 我们是否有机会让这些医疗机构内的人,有机会听到福音?请你为教会可以如何向medical hub的职场工作者见证基督来祷告。 3. 耶稣为什么没有吩咐门徒要禁食和祷告? 耶稣的答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法利赛人不解,为什么耶稣不像施洗约翰,给门徒严谨的指示,要禁食,要祷告。那些属灵的老师,都会教学生要禁食,要如何祷告。耶稣回答,”新郎和宾客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叫宾客禁食呢? 35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被带走,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 耶稣说话简洁,三两句话把一个画面post出来,就是有新郎,有陪伴的人/宾客,那当然就是一个婚礼。耶稣问,你会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里面叫宾客禁食吗?是的,天国的权柄随着耶稣,他医治,他吩咐,带着权柄。人得医治之后大家的兴奋、欢呼、归荣耀给上帝,不都像婚宴的喜庆吗?后来等到耶稣受难,被拘捕,门徒躲起来,没有人需要叫他们禁食,他们惊慌失措到吃不下了。后来耶稣被审讯,被判刑,被钉在十字架。日后的教会讲这一段,他们都明白了。…

Read More

耶稣呼召人, 禧年已到

By Bilingual 双语

你要怎么跟别人介绍耶稣?这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作者很认真去想的。在路加的笔下,耶稣秉承了先知传统,他宣讲、医治病人、但是他身上带了权柄,他甚至还宣告赦免!他也好像以前的先知一样,他召门徒。从第五章一开始,耶稣在借用西门的渔船之后呼召了西门,然后告诉他将来要得人如得鱼。 耶稣去招利未,会不会让你觉得震惊或不舒服?因为好像利未这种职业的人,一般百姓不想多来往。为什么?因为税吏在当地人眼中,是为罗马帝国敛财的,钱好赚(make quick money)。事实上,税吏往往不会在故乡的关税工作,他们去外地做税吏。可是当耶稣在加利利讲道、医治人、宣告赦罪、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也去跟利未说话–“你,来跟从我”。福音书的写法,就是让我们看到他的顺服,听见耶稣的呼召,就顺从了。当我们念神学的时候,都会问同学来自何方,有的放下专科医生/记者/编辑/老师或者社工,应耶稣的呼召。 利未跟从耶稣之后,为耶稣开了一个宴席,招待了他的朋友来。在罗马时代,社会上没有餐馆,大厨都在庙堂或者富有的人家里工作,所以要请客,就是在家里请客。而当富有的人请客吃饭,全村人都可以站在外面看。看到了之后法利赛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为什么和税吏,罪人吃饭呢?” 1. 为什么法利赛人要盯着耶稣,为什么不同意他跟税吏和同伴吃饭?为什么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 首先,我们要看到路加写,税吏有带同伴来吃饭,但是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对当时的法利赛人来说,罪人就是那种没有办法达到道德或者宗教礼仪上标准的行为模式或者动作的人。罪人当中就包括了外国人(gentiles), 但是犹太人当中不能守安息日的如牧羊人,或者长期都不洁净的如皮匠,都是无法遵守律法上的洁净条例或者敬拜规定的。 耶稣去赴利未的宴会,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从路加的叙述,就会看到耶稣出来服事的时候,他在会堂里讲道,说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来到了,上帝要释放人,让瞎子得看见,让受压制的得自由。耶稣这么“正”,怎么可以去跟税吏和罪人吃饭,那不是就“歪”了?或者说他也不洁净了? 2. 耶稣如何回答法利赛人? 第一个答案:谁需要医生?耶稣的经典回答,总是有两句,让它更加完整。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 第一句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才会去找医生。 耶稣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指向第二句。耶稣来不是要当医生,他说他是来呼召人的,而且不是呼召义人,他是来召罪人悔改的。这句话在我还在读神学的时候有很大感触,就是教会不能够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教会需要走出去,需要跟罪人讲福音。你不能怕跟罪人在一起,事实上如果你怕,你就需要克服你的害怕。怎么克服?就是跟着比你有经验的人去,然后去多了,你就不怕了。耶稣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门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带着他们在加利利一带,先是看他如何医治和讲道,后来耶稣就差派他们了。 1986年当我去香港念神学之前,当时我所参与的一个义工组织,告诉我到了香港,抓住机会,学习怎么跟基层人传福音。下了飞机之后,开始学听广东话、说广东话,第三年实习的时候,我就去了一个基层教会。周六跟工厂的工友一起崇拜,讲道给他们听,礼拜天跟他们小组,周间去探访德士司机的妻子。有人问能不能说多一些如何做?所以我就会稍微分享多一些细节:那时我就约他们喝茶,一般上我会先讲耶稣的故事—医病、赦免人,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包括如何被大耳窿所惊吓等,日夜不得安宁。然后我就开始分享我们可以如何来信靠耶稣。 回到新加坡,有机会周六用教会来办圣经课,那时附近的医院还有护士的宿舍大楼,有一个来自福建的护士,非常渴慕主,想要趁着在新加坡的时候多多学习主的话,听到周六的课,她就来,如果值班,她就跟别人换,如果换不成,她就叫宿舍同事来听(圣经)。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12月,护士邀请我去他们的Christmas party, 我到了,发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可是他们却认识我,有一个来做见证,说她信主11天,第一天打电话回去家里,丈夫听见她的声音,马上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平常她都是一打电话就查这个查那个,可是她信主之后,她问,“你今天好吗?”吓坏她的丈夫。信主改变可以很大。我相信利未遇见耶稣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作为马太区的区牧,我想分享一个心愿/祷告,禧年堂的位置很靠近诸多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 我们是否有机会让这些医疗机构内的人,有机会听到福音?请你为教会可以如何向medical hub的职场工作者见证基督来祷告。 3. 耶稣为什么没有吩咐门徒要禁食和祷告? 耶稣的答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法利赛人不解,为什么耶稣不像施洗约翰,给门徒严谨的指示,要禁食,要祷告。那些属灵的老师,都会教学生要禁食,要如何祷告。耶稣回答,”新郎和宾客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叫宾客禁食呢? 35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被带走,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 耶稣说话简洁,三两句话把一个画面post出来,就是有新郎,有陪伴的人/宾客,那当然就是一个婚礼。耶稣问,你会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里面叫宾客禁食吗?是的,天国的权柄随着耶稣,他医治,他吩咐,带着权柄。人得医治之后大家的兴奋、欢呼、归荣耀给上帝,不都像婚宴的喜庆吗?后来等到耶稣受难,被拘捕,门徒躲起来,没有人需要叫他们禁食,他们惊慌失措到吃不下了。后来耶稣被审讯,被判刑,被钉在十字架。日后的教会讲这一段,他们都明白了。…

Read More

历史回忆中的君王

By Combined 联合

而更远的幼法拉底河那里,有一个古老的城市尼尼微,在后来成为亚述的城市,亚述在公元前第八和第七世记,处于国力的高峰,强大的军队毫不留情的到处攻打, 以赛亚书5:25-30有一段没有注明是什么时期的诗,让我们来看一些,或者能帮助我们体会到生活在边界的百姓之不得安宁,并且经常恐慌。 以赛亚书5:25 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向他的百姓发作。 他伸手攻击他们,山岭就震动; 他们的尸首在街市上好像粪土。 虽然如此,他的怒气并未转消, 他的手依然伸出。   26 他必竖立大旗,召集远方的国民, 把他们从地极叫来。 看哪,他们必急速奔来,   27 其中没有疲倦的,绊跌的; 没有打盹的,睡觉的; 腰带并不放松, 鞋带也不拉断。   28 他们的箭锐利, 弓也上了弦; 马蹄如坚石, 车轮像旋风。   29 他们要吼叫,像母狮, 咆哮,像少壮狮子; 他们要咆哮,抓取猎物, 稳稳叼走,无人能救回。   30 那日,他们要向以色列人咆哮, 像海浪澎湃;…

Read More

亚玛谢这个王

By Combined 联合

今天是复活节期的第3个主日。从这周开始,我们会开始今年的讲道系列。这个系列的主题叫“传神?!” 讲道系列将会讲4本小先知书。而每次开始一本小先知书之前,我们就会从列王记来讲一些背景,好让我们大家在聆听小先知书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我们今天和下一个主日讲列王记14,15章,预备我们进入《约拿书》。今天的题目是“亚玛谢这个王”。盼望大家把家里的圣经取出来读,跟着来看你的圣经来看,相信会有很大的帮助。 让我们一起来祷告。 今天的题目是“亚玛谢这个王”。谁是王?Who is the King?圣经怎么介绍他? 王应该是做些什么的?在圣经里,王是一个职分,不是特权。 谁是下一任王?Who is the next King? 上帝有最后的决定权God has the final say. 如果王做得不好,要怎么办?(What if the king doesn’t behave?) –可能另外一个人来教训他(譬如今天14章里,有以色列王来教训亚玛谢这个王) 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又怎么办?这是今天也会提到的。 《列王记》在圣经里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但是在我们说到它有怎样的特别之前,其实我们需要先去读它。读了,别人点出来,你眼睛就会亮了。然后,越多人明白列王记,对我们大家都很重要,因为我们的观念会一起改变! 有些人说,圣经里出现很多名字、家谱,觉得很乱。现在我们看的不是家谱,而是列王记,一代又一代的王的名字。这就跟你熟悉不熟悉有关联。譬如打开电视,听新闻,很多名字都会出现—印度总理是谁?英国首相是谁?德国总理是谁?他们的脸每天出现在电视上,你看多了,就会熟悉了!等你熟悉他了,他又下台,没有做了,你又要熟悉下一个人,对吗? 以色列的王是怎样的?What…

Read More

上帝祢是我的上帝

By Mandarin 中文

请问有多少人有这个习惯,读诗篇的时候你会朗读出来? 今天的诗篇55,要请大家一起朗读,因为你可能从来没有这样的祷告过,但是读到这一篇,却让你看到原来这里把你想说的话给说了出来。我也想邀请大家,如果你读到的部分,你觉得你没有试过这样祷告的,请你也举手,那么我们就开始表达了什么部分是我们没有试过如此祷告的。 这一篇诗篇是训诲诗,有很大部分是很灰暗的,来到最后一节,就是我们今天的标题了。 我们从两方面来看,第一,诗人的重担,第二,诗人的反应。 A. 诗人的重担 3 都因仇敌的声音,恶人的欺压; 他们将罪孽加在我身上,发怒气加害我。 4 我的心在我里面阵痛, 死亡的恐怖落在我身。 5 恐惧战兢临到了我, 惊恐笼罩我。 • 恶人的欺压,将罪孽加在我身上(3节) • 罪孽是什么意思?NET “苦难”,思高“灾祸”,新译本“祸患”。 • “加在我身上”,NET“攻击”,思高“骚扰”,新译本“迫害” • 我的心/心思 阵痛/绞痛 死亡的恐怖 落在我身上 • 恐惧战兢 惊恐…

Read More

上帝你是我的上帝

By Bilingual 双语

今天早上突然想起几年前听到的故事,跟大家分享。我是在海外基督使团(OMF)参加日本祷告会的时候,听到这么一个见证。有一个人觉得人生很失意,各方面都失败,他决定要执行他的计划,就是结束他的生命。就在他要踏出居所的时候,他想起口袋里有一个电话号码,是别人交代他到那个城市,就要打电话给那里的牧师。因为他是一个日本人,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好好做完才算尽责,所以既然这件事一直没有执行,那么这件就是最后一件事,需要把它先完成。他就打了电话,然后牧师接了电话,问他在哪里,就说要来看他。 他不知道牧师已经为他祷告了几个月,也不知道牧师一直在等他的电话。但是他就打了电话。牧师就接他去自己家里,然后这个人就告诉牧师他想要见了牧师就执行他的计划,牧师说上帝有一个更好的计划给他。牧师发现他没有住处,就让他住在牧师的家里,而你要知道日本人的住处是非常窄小的。但是牧师就每天跟他讲上帝的事,到后来他受到感动,他就决定要信耶稣。他后来成为教会里一个不断跟人家说“上帝是又真又活的上帝”的人。 这一篇诗篇是训诲诗,有很大部分是很灰暗的,但是诗人是要告诉我们,上帝是我们的上帝,要抓住他,他是可靠的。 我们会跟着经文看,从两方面来看,第一,诗人的重担,第二,诗人的反应。 A. 诗人的重担 3 都因仇敌的声音,恶人的欺压; 他们将罪孽加在我身上,发怒气加害我。 4 我的心在我里面阵痛, 死亡的恐怖落在我身。 5 恐惧战兢临到了我, 惊恐笼罩我。 •恶人的欺压,将罪孽加在我身上(3节) •The wicked pressured me •Fears and panic, horror of death overcome me 我们作为人的反应,要不是受过特别的训练,我们不知道怎么察言观色,我们只是知道自己的世界。这里诗人把他内心的感觉说了出来,他感觉到恶人的欺压,他们的声音经过自己的时候,他会感到毛骨悚然。他感觉到罪孽,邪恶都加在他的身上。他感到很沉重,很吃力。 有多少人见过这张画?这张叫做scream…

Read More

耶稣带来的终末信息

By Mandarin 中文

引言 今年是和合本圣经翻译出版100周年纪念–这是外国人为中国人翻译的中文圣经,他们在最后一次开会的时候说“这是我们为你们中国人翻译的最后一本圣经了,以后你们华人要自己翻译了。” 今年也是我拥有自己的和合本圣经50周年纪念。我记得小的时候很想认识字,可是没有人教我,后来上了小学一年级,学习注音符号,就等于今天的汉语拼音,就靠着注音符号,一个字一个字来认识华文字怎么发音,然后跟着字典,明白这个字的意思,上小学后的第二年,1969年,我获得生平第一本圣经。这是外婆给我的礼物,用报纸包起来,(那个年代还没有塑料产品出现)然后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全新的圣经,非常的珍贵!拿在手里,我第一个问题是,从哪里开始读起? 到了我中学二年级,在教会参加少年团契,团契辅导说,我们应该每年把圣经读完一次,所以我就每天读4章,1189章用一年读完。之后发现这样读完,对圣经还是不太懂,所以就买了一个本子,把圣经读第二次,每天读了4章就写下标题在本子上,这样做就能让我每天读经之后温习那本本子,复习昨天、前天、上个礼拜读了什么。 我再去买了一本本子,每个主日写下牧师讲道内容。到今天,听牧师讲道,我还是会写记录,然后温习。 读书要记得,听道要记得,不是靠老师或者牧师。有一个秘诀,就是上完课之后八小时,马上要温习第一次,然后24小时之内,重新再温习一次。如果怕自己忘掉了,要怎么办?讲八次给别人听,你一定不会忘记了。有些人聪明,3次就记得了。我需要8次。 你如果问少年的我,信耶稣的人需要注意什么?我会跟你说,要警醒,就好像今天的圣经,天国好像十个童女的这个比喻说的。如果你再问我为什么要警醒?我会跟你说,耶稣现在复活升天了,他一定会再回来,你不要因为不警醒,就忘记了这一件事。 讲解经文 耶稣对一般人经常讲比喻,他甚至讲了一个撒种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他要用比喻。为什么讲天国要用比喻?因为关于天国的事情,很难用地上的语言来让我们十足明白。比喻意涵很丰富colourful, 一个名词带来的联想很多,包括颜色形状甚至气味,人会被吸引了,就开始听下去了。 说话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来,你知道吗? 但是比喻有它一定的限制,所以耶稣讲很多个比喻。但是比喻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就是它是天国的语言,让你把天国的某一方面牢牢的记得了。就譬如马太福音的这几个比喻,(出现在投影片上),每一个比喻其实都很厉害,听得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转折,好比手术刀狠狠的切下来,然后耶稣继续的讲下去,他还会问听众问题,看他们有没有跟着。 马太25章这个比喻出现在耶稣的听众面前的时候,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谁不喜欢婚礼啊?耶稣提到天国好像10个童女,他们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婚礼当中欢迎新郎。可能耶稣时代的习俗跟我们太不一样了,新郎没有设下一个时间表让大家预备迎接他。所以大家都要等他。 新郎来了,迎娶的时间就到了。 你会不会说这样给大家等他不是太好啊?但是你知道吗?天国的这一件事,就是来颠覆我们所有的人, 包括你的priority。你不是最重要的,天国的主人才是最重要的。 童女需要带着灯去迎接新郎,可是人家喊“新郎到”的时候,他们的灯里面的油快要用完了。一开始的故事告诉我们,5个童女愚拙,5个聪明。她们的分别不在于长相,说话能力,服装,IQ。这里的区别只是跟一件事有关系,就是有没有多预备油?有多预备的,就是聪明的,可以进去宴席,跟新郎一起坐席。没有多预备的,就是愚拙的,进不去了,等到买了油来,敲门,也敲不开了,里面说“我不认识你们” 为什么用愚拙和聪明的来区分她们呢?原来在耶稣时代,犹太人的信仰传统里有一个部分叫做智慧文学,这个部分最出名的经卷就是箴言书,传道书,我们从箴言书,就会看到有些人是有智慧的,他们懂得敬畏上帝。有些人是愚拙的,他们以为上帝在或者不在,没有很大的关系。诗篇14:1里说到,“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who cares?你认识这样的人吗?或者,让我问你,你偶尔也有这么想过吗?你每一天真的是出于敬畏上帝的心来做大大小小的决定和说话吗?你觉得你是聪明人,还是愚顽人? 耶稣就用了智慧文学的方式来开始故事,这好比诗篇第一篇给我们看到的两条路,一条是义人的路,一条是恶人的路。耶和华知道义人的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1:6) 耶稣这个比喻的关键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这是他人生的高峰时期,他需要让世人认识他的身份,以及对他的启示来做出决定。他用了许多天国的比喻,来带出他已经来到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点上(deciding moment)。 在马太福音 24 章耶稣提到人子降临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所以人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主什么时候来。然后耶稣就讲了一个比喻,就是关于仆人在主人不在的时候,是否照着主人说的去行,派粮食给家里的大小呢?如果仆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动手打同伴,又好像挪亚日子的人一样,只顾着吃喝嫁娶,那么主人回来的时候,这个仆人就要被定为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就要悲悲切切了。和合本圣经说哀哭切齿了,这是用来形容一种极度的悲切,完全的绝望了,因为已经没有改变任何事情的可能性了!! 25章说到天国好像童女的故事,其实就是来跟我们讲,如果你要改变那个结局,现在就是时候(now is the time),…

Read More

十足的预备

By Bilingual 双语

引言 今年是和合本圣经翻译出版100周年纪念–这是外国人为中国人翻译的中文圣经,他们在最后一次开会的时候说“这是我们为你们中国人翻译的最后一本圣经了,以后你们华人要自己翻译了。” 今年也是我拥有自己的和合本圣经50周年纪念。我记得小的时候很想认识字,可是没有人教我,后来上了小学一年级,学习注音符号,就等于今天的汉语拼音,就靠着注音符号,一个字一个字来认识华文字怎么发音,然后跟着字典,明白这个字的意思,上小学后的第二年,1969年,我获得生平第一本圣经。这是外婆给我的礼物,用报纸包起来,(那个年代还没有塑料产品出现)然后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全新的圣经,非常的珍贵!拿在手里,我第一个问题是,从哪里开始读起? 到了我中学二年级,在教会参加少年团契,团契辅导说,我们应该每年把圣经读完一次,所以我就每天读4章,1189章用一年读完。之后发现这样读完,对圣经还是不太懂,所以就买了一个本子,把圣经读第二次,每天读了4章就写下标题在本子上,这样做就能让我每天读经之后温习那本本子,复习昨天、前天、上个礼拜读了什么。 我再去买了一本本子,每个主日写下牧师讲道内容。到今天,听牧师讲道,我还是会写记录,然后温习。 读书要记得,听道要记得,不是靠老师或者牧师。有一个秘诀,就是上完课之后八小时,马上要温习第一次,然后24小时之内,重新再温习一次。如果怕自己忘掉了,要怎么办?讲八次给别人听,你一定不会忘记了。有些人聪明,3次就记得了。我需要8次。 你如果问少年的我,信耶稣的人需要注意什么?我会跟你说,要警醒,就好像今天的圣经,天国好像十个童女的这个比喻说的。如果你再问我为什么要警醒?我会跟你说,耶稣现在复活升天了,他一定会再回来,你不要因为不警醒,就忘记了这一件事。 讲解经文 耶稣对一般人经常讲比喻,他甚至讲了一个撒种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他要用比喻。为什么讲天国要用比喻?因为关于天国的事情,很难用地上的语言来让我们十足明白。比喻意涵很丰富colourful, 一个名词带来的联想很多,包括颜色形状甚至气味,人会被吸引了,就开始听下去了。 说话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来,你知道吗? 但是比喻有它一定的限制,所以耶稣讲很多个比喻。但是比喻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就是它是天国的语言,让你把天国的某一方面牢牢的记得了。就譬如马太福音的这几个比喻,(出现在投影片上),每一个比喻其实都很厉害,听得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转折,好比手术刀狠狠的切下来,然后耶稣继续的讲下去,他还会问听众问题,看他们有没有跟着。 马太25章这个比喻出现在耶稣的听众面前的时候,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谁不喜欢婚礼啊?耶稣提到天国好像10个童女,他们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婚礼当中欢迎新郎。可能耶稣时代的习俗跟我们太不一样了,新郎没有设下一个时间表让大家预备迎接他。所以大家都要等他。 新郎来了,迎娶的时间就到了。 你会不会说这样给大家等他不是太好啊?但是你知道吗?天国的这一件事,就是来颠覆我们所有的人, 包括你的priority。你不是最重要的,天国的主人才是最重要的。 童女需要带着灯去迎接新郎,可是人家喊“新郎到”的时候,他们的灯里面的油快要用完了。一开始的故事告诉我们,5个童女愚拙,5个聪明。她们的分别不在于长相,说话能力,服装,IQ。这里的区别只是跟一件事有关系,就是有没有多预备油?有多预备的,就是聪明的,可以进去宴席,跟新郎一起坐席。没有多预备的,就是愚拙的,进不去了,等到买了油来,敲门,也敲不开了,里面说“我不认识你们” 为什么用愚拙和聪明的来区分她们呢?原来在耶稣时代,犹太人的信仰传统里有一个部分叫做智慧文学,这个部分最出名的经卷就是箴言书,传道书,我们从箴言书,就会看到有些人是有智慧的,他们懂得敬畏上帝。有些人是愚拙的,他们以为上帝在或者不在,没有很大的关系。诗篇14:1里说到,“愚顽人心里说没有上帝”,who cares?你认识这样的人吗?或者,让我问你,你偶尔也有这么想过吗?你每一天真的是出于敬畏上帝的心来做大大小小的决定和说话吗?你觉得你是聪明人,还是愚顽人? 耶稣就用了智慧文学的方式来开始故事,这好比诗篇第一篇给我们看到的两条路,一条是义人的路,一条是恶人的路。耶和华知道义人的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1:6) 耶稣这个比喻的关键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这是他人生的高峰时期,他需要让世人认识他的身份,以及对他的启示来做出决定。他用了许多天国的比喻,来带出他已经来到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点上(deciding moment)。 在马太福音 24 章耶稣提到人子降临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所以人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主什么时候来。然后耶稣就讲了一个比喻,就是关于仆人在主人不在的时候,是否照着主人说的去行,派粮食给家里的大小呢?如果仆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动手打同伴,又好像挪亚日子的人一样,只顾着吃喝嫁娶,那么主人回来的时候,这个仆人就要被定为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就要悲悲切切了。和合本圣经说哀哭切齿了,这是用来形容一种极度的悲切,完全的绝望了,因为已经没有改变任何事情的可能性了!! 25章说到天国好像童女的故事,其实就是来跟我们讲,如果你要改变那个结局,现在就是时候(now is the time),…

Read More

主,请祢快来

By Mandarin 中文

请大家取出座位上的圣经,翻到诗篇140,141,今天需要做一个对照,因此请大家先做好预备。 诗篇是需要用声音来表达,特别是朗读,抑扬顿挫的读,读出其中的情绪和感受,或者甚至把它大声的唱出来,全曲的唱出来,那个时候,我们就会体会到诗篇是何等的对着我们的心,对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来说话。 今天讲台的经文是诗篇141,在开始预备这篇讲道的时候,我发现这一篇需要跟140摆在一起,会让我们把141看得更加明白一些。 让我们先看140篇,1,4,6节,你是否觉得这好像是诗篇141的第1节? 140:6 我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上帝。” 耶和华啊,求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 你说,这一句话,对比141:1,是不是很像? 但是,就在这种对比之下,我们看到诗篇140的诗人,他面对的是恶人,要对付他,要推倒他,要打击他,所以他大声的呼叫。第6节 “骄傲的人为我暗设罗网和绳索; 他们在路旁张开网,为我设下圈套。 ” 诗人就赶紧求上帝保护他,脱离恶人的手。他很害怕粉身碎骨,所以呼喊。 141:1,却看到一个很少看到的祷告,喊救命,而且请上帝快快来到。这个呼喊,就好象从一口井里面喊出来的,“上帝啊,我掉在这里,求你快快来我这里!我求告你啊!” 可是诗人紧张什么事情?他是不是也有恶人要打击他?从2节,我们发现他求上帝看住他的口。为什么?因为他在试探中—别人在不断的拉拢他,而他快要被拉过去了!他如果再不讲NO, 别人就当他已经同意了,叫他签字,或者把他列入一起行动的队伍了!这个发现是很shocking的。因为:不是有人要打击他,而是他发现自己在试探里,所以求上帝保守,看守他的口。也求上帝不要让他的心偏向邪恶,因为一旦邪恶,他就是跨过去了,就是把心一横,豁出去了! 华人的传统使我们看重知书达理,我们讲大道理。也因为我们讲大道理,所以如果一个人在试探中,还有什么好说的?他就不说了,不知道去跟谁说!心里很痛苦!怎么可以做对不起祖宗十八代的事?对不对?怎么可以做对不起你父母的事?你遇过这样的人吗?或者你曾经经历这样的事吗?有人在试探里的时候说过:“如果遭遇灾难还好、甚至生一个重病都好,至少可以讲出去,别人也会同情,但是现在是在试探中,应该怎么办?”上帝好像远远离开我们了。 如果我们是这样读诗篇,那么可能我们什么都没有读到,诗篇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祷告了。 但是诗篇140让我们看到,如果恶人要打击你,或者正在打击你,你在非常大的困难当中,没有任何的帮助,只是被恶人宰割—诗篇140可以成为你的祷告,大声读出来,大声读出来,诗人的祷告就带着你到上帝面前去了! 诗篇141篇却是一定要收录在华人圣经里的,因为它让我们华人非常惊讶,原来一个就要犯罪的人,他也可以祷告!而且还可以大声叫上帝快快来到他这里!在试探中,我们可以来到上帝面前,不怕上帝不理我们了。原来我们的上帝,是可以呼求的。 诗人的呼求有四方面: 1. 求你叫我的心,不要偏向邪恶。–我看不住了,快要顶不住了。可是这个时刻,一定要祷告,不要放弃祷告。 2. 把住我的口,不要叫我跟他们一起吃美食。那么我就被他们同化了,跟他们一样了。 美食不是问题,跟谁吃,为什么吃,这才是关键!如果跟正在行恶的人一起吃饭,一起欢乐,你就跑不掉,就会参与他们一起做的恶事了! 诗人知道,当他跟行恶的人走得靠近,那些知道了,然后来劝诗人要小心从事、不要跟恶人同行的,其实是义人!这些人不是来扫兴、不让他认识达官贵人。第5节任凭他们打击我,指的是他们来劝戒我,告诉我这样的人或者这样的生意或者这样的行动不可以合作,这是他们对我的仁慈,不是来泼冷水。任他们来责备我,我需要听这样的声音!而这些话,对我来说,好像头上的膏油,感谢他们! 3. 让我看见他们的结果啊! 是的,当你看到他们的审判官后来被扔到岩石下面(6节),被处置了,你就知道,这些恶人所行,是暂时的顺利,但是有一天平反到来,就会看到他们的恶行被公开了,公开审讯了,也公开处理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