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敬虔的美与善

By Bilingual 双语

我往往非常担心当我们在读这个登山宝训的时候,会把它变成好像一套耶稣所教的一个更好的标准。这一套所谓信徒的生活准则。如果我们单单只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了解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只会让我们觉得很挫败感,觉得很气馁,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子了解的话,耶稣本来要帮助我们,反而成为了另外一种劳苦重担加在我们的这个身上。 所以,登山宝训马太福音五章到七章,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的具体,非常的简白,而且好像非常的实际的一些的指示,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的浅白,而忽略了其实我们真的是要用心,真的是要慢慢的去揣摩,去读出主耶稣所要表达。那么当然这也是我们在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主耶稣这一些听起来非常简单的话,为什么我们会听成了另外一番话? 所以今天早上,特别是这里,如果我们把这几件很具体的事了解成“你做善事的时候,不要这样要那样,你祷告的时候,不要这样要那样,那么才叫真的做善事,真的才叫做是正确的祷告”,各位弟兄姐妹,如果你的结论你看到的是这样的话,很可惜,这不是耶稣要讲的。我们往往关注的,就是用这样的一个想法,去想信仰的事情,去想如何表达的更好,如何做才是做的更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到一件很重要又很让我们常常觉得可惜的事。就是许许多多很美,很真,很善的事情,因着一个处理的不当,它可以变得非常的丑陋,甚至他的伤害更大。特别在宗教与所谓美好的道德的行为表现。这样的事情上面,本来都是非常美善的事情,但是因为它处理的不当,被扭曲了,反而有时候显得更加的丑陋,显得更加的让人感到不可容忍。而耶稣其实是要针对,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让我们被主耶稣再一次把我们带回那个敬虔的美和善,这也是我今天的题目,敬虔的美和善,敬虔是美,是善的。但是,我们知道在历史里,不讲别人,就讲我们自己基督教信仰2000年的发展,敬虔的这个事情在我们的历史发展当中,曾经也常常很不小心。它不但不美,不但不善,它还非常的丑陋,非常的恶劣。耶稣就是面对当时他自己的犹太百姓的信仰的面貌。 所以请大家只要每一次读的时候记得,耶稣不是先对我们说话,你们要小心他的“你们”。你回到第五章,就是那一些犹太人,就是那些跟随他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耶稣讲这样的话,耶稣这时候面对这群犹太人,这群犹太人至少也有2000年了。至少从亚伯拉罕算起,到他们有2000年的整个信仰的这个过程跟历程。难道主耶稣还需要教他们什么,教他们怎么样去表达善心,表达祷告,尤其是关于祷告。 我多年前曾经跟大家讲,当我那时候开始这样想的时候,我对主导文从此才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就是犹太人不可能不会祷告。尤其是在主耶稣那个时候。经过他们500年亡国的过程的,后来的整个信仰的重组、重建、认定。祷告成为了犹太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这个事情。那为什么门徒说请你教我们祷告?这样一个简单,这样一个自然的事情,突然间变成是一个必须要重新再问的。那一定有一些非常不一样的情况。当我从这个角度再重新去认识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有了主导文。也需要这样子祷告。今天主导文在这里才会出现。 等一下我要跟大家说,这也就是整个解答问题的全部。也就在这边,主耶稣为什么讲了祷告的事情,就说你们祷告要这样。然后接着下去,这整段经文必须要看到21节才是完整的。那我们再回到耶稣的对象,以及耶稣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信仰的面貌。为什么做好事,施舍变成了是被主耶稣批评的?为什么祷告这样一个重要特殊的事情,这样一个在信仰里面不可缺少的生命表现,也成为主耶稣在这里要这样的批评。是不是因为他们做法错了,做的不对,做法哪个步骤错呢?我想不是。他们真的不是在哪个步骤做法上面不对,或者他不懂得怎么样做正确,而是对这整个信仰已经模糊,甚至已经歪曲,甚至已经扭曲了。这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 为什么我们每个星期要来敬拜主?我们不能够停止一直不断的靠主来调整我们,来纠正我们。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一个跟上帝想法做法不一样的生活的环境里面。如果我们不一致,回到上帝面前,被上帝调整的话,过了一段日子,我们整个人再一次被这个世界占据,再一次被这个世界掳走。救赎就是从一种影响,从一种诠释把你救出来,然后带到另外一个影响跟另外一个诠释:就是上帝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我们还是一直会回到我们原来的那一个离开上帝的生命光景。 我们小心看主耶稣所说的这些批评。然后也在对照我们现在的一些表达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到底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好比说这个施舍,他说你左手这个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是行在暗中,神在负债暗中查看,必然报答。当我们读圣经,就是哪一节经文,然后就说怎么用。“所以我们教会对外,我们有一些爱心的奉献,我们不应该登在报纸,我们不应该公布,我们不应该让人知道,因为耶稣说,你这个左手做的,不要让右手知道。”如果读圣经这样,读圣经这么用,教会就天下大乱。耶稣是在讲这个吗?然后今天我们民主开放,讲诚信,我们现在要公开,什么都透明。每一分是怎么样收,怎么用最好,你在网上直接都可以查到。那么教会耶稣说,不要让人知道,这样我们不公布,可以吗?那么社会上现在说我们要公开,要透明,是让公众来监督这些有特权,或者说有特别地位的团体,当它在用公共的金钱的时候,这是一个负责任,这是一个监督,这个是好的,对的事。那么我们说耶稣说我们不能够让左手知道右手做的,所以我们不公开。这不是明跟对的好的原则唱反调,耶稣可能会这样吗?所以让我们真的是要去用圣经的时候,要去说耶稣说我们就这样的时候,让我们先搞清楚到底耶稣要讲什么。 为什么耶稣在这个时候要这样讲,你要看上下文。他主要是在讲说这些人之所以做善事,其实是为了要做给人家看。很明显的,他说你是要得到人的荣耀。所以很明显,耶稣反对的是这样的事。耶稣不能说做善事不要去告诉人,不是在讲这个。耶稣是说,你如果做善事其实到头来,你不是为了做善事,你是为了要让人以为你是一个大慈善家,你是为了这一种,荣誉,这种在人面前得到人给你的称赞,也就是说,最最好的你放弃了。而耶稣怎么讲?怎么告诉你说你放弃这样的念头呢?他就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说,就是你左手不知道你右手的事。所说的是指这样的意思,而不是说我们教会,或者说我们信徒做善事,不应该让人家知道。不是在做一个道德标准。 登山宝训在教会的历史当中,跟在教会的教导里面,常常变成一种道德的话,然后拿来批判别人,拿来衡量别人。这个就非常可惜。因为在这里,主耶稣的教导不是成为一个消极的批判跟审判。他乃是要重新带我们回去根本的美和善。所以当时可能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怎么人会这样?人就是会这样。不要再问人为什么会这样。人就是会这样。而人就是人,这叫做人。而上帝要来帮人。要来帮人脱离这一种沽名钓誉。脱离这一种虚伪。 本来行善帮助人是一个很美,很善的事情,很好的事。但是因为人把它拿来,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而做。结果,它变得非常的丑陋,非常的虚假。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我希望我们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去看一个本来可以更好更美的。所以主耶稣他不是来闹革命。他不是来改革,然后提一个更高标准给我们去做。他是把我们带回那个本来应当是怎么样的原貌。新约不是高过旧约。新约是来带回旧约里面的那一位耶和华上帝本来就设下的,本来就给我们的美跟善。耶稣是来复兴,来带回去。他说,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我要来成全。所以在我们的这个犹太信仰里面,照顾贫穷人是上帝非常关注的。 不论你在利未记,或者是在申命记,讲到你们活在应许地的时候要怎么样活,首先一定是讲要正确敬拜上帝。接下来,一定就是要去关爱。而在利未记讲圣洁的时候,举一个例子说,你在收割的时候,你的田园不要把所有的麦都割完。你留一个小角落让那一些无依无靠的,尤其是孤儿寡妇可以去到那边去拿,而他们能够存活下去。你不要全部收到你的仓库里面去。这样一个很具体的行动可以成为一种关爱,邻舍关爱贫困。而这样做是为了向上帝表示向上帝的敬畏,这个叫做圣洁。所以这本来是这么美的事情,这么好的事。现在变成了做给人看,然后让人说我不错。 耶稣只不过是再一次要把他自己的百姓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能够带回本来上帝要他们行的。而当他们在回到上帝要他们行的,他们也真的是行的时候,他们会重新得到一种平安喜乐,跟一种不一样的敬虔而来的生命的美和善。 同样,祷告对犹太人来讲是最自然跟最必然的事情。因为上帝是他们的仰赖,以及他们所赖以存活的根本。所以就是向上帝祷告。但从主耶稣这段话里面,似乎祷告变成了另外一种达到我个人所想要达到的,或者是一种神奇的工具。好像说我一直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这样的祷告,那么我就会得到我所要的。我们要注意听主耶稣所讲的问题在哪里。因为在路加福音主耶稣有用一个比喻说你祷告你不要灰心。你要一直坚持。那为什么这边他又说你不要一直重复,有没有矛盾? 所以我说他不是在讲是这样,不要那样。我们真的要看清楚,在这里再读下去之后,你发现到这个祷告的人其实心里面祷告的时候,那一位祷告的对象上帝在他心里面没有分量。你注意再读。然后再比较耶稣的教导,才能够抓到真正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因为接下来主耶稣是说,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然后最后结束的时候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你发觉到耶稣是说,其实你们祷告的时候,你们心中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上帝在里面。你们根本不是在向这样一个上帝祷告。不然的话,你以为你一直不断重复那个话,就会有效果。 其实祷告有没有效果,不是因为你懂得用这种方式祷告,或者是哪一种比较正确的方式祷告。就好像我们到楼下那一个卖水机放对,按对了那个钮,东西就出来。我们常常用这种心态去了解祷告。也就是说,祷告更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你在向谁祷告。是谁?如果这位是天上的父,是他的名,是圣的,就是说他跟地上你能够想到的完全都不一样。而他要在我们当中做王,就是他的国降临,他的旨意要在我们当中运行。他的权柄能力,透过他自己的圣灵的大能,都天天都在我们当中在工作,没有停止的。你祷告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是在向这样一位祷告。如果你知道的话你整个祷告的那一个中心,整个祷告就是向着这样一个上帝祷告的时候,你会到街上去炫耀你是一个祷告的人吗?你会以为说我只要这样子祷告的话,我就会得到,就会有效?或者你以为说可能不知道我祷告有没有效?所以主耶稣说,如果是这样的上帝,你还没有祷告的时候,他已经知道。那么如果已经是知道,为什么我还祷告呢?我祷告,因为他是我生命的主。 刚才我们的主席,还有毓菁执事的祷告里面,诗班今天的献诗里面,都一直在提这样的一个事。上帝是我生命的主,我的生命的一切的事就是带着一个仰望跟祈求。不是只是为了我而要他给我。不是既然他知道,我就不用讲。所以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朋友,这里不是在讲说,要怎么样祷告才对,那样祷告不对。到底祷告是什么?祷告里面有没有这一位祷告的主?是我们很清楚我们在向谁祷告。这是耶稣要把祷告的中心点带回来的。 各位,我们今天都讲神。我们在讲说宗教是好的事。但是我在这里,我觉得主耶稣基督在告诉我们一件很特别的事。这些好的宗教行为,这些所谓信仰上的表现,你注意看。主耶稣就是要说我们都是从我们的出发点。我想要这样子让人觉得我乐善好施。我想这样子祷告。祷告的都是我我我。耶稣说,如果这些美跟善跟这个信仰这样重要的事,一直是以‘我’的出发点去定义,说是这样,是那样。我们就会慢慢的失去那一个他,原来的,本来的,真正的那一个美,那个善,耶稣其实是重新再把神带回到我们的当中。我们行善。我们这个善不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们向上帝活。我们敬拜这样的一位上帝。我们向着这样的上帝。既然他就是我们的上帝,上帝希望透过我们去彼此帮助,把彼此的存活能够建立得更好。这个状态是因为你是这样一个上帝。我既然相信,既然认你是的上帝,我知道你愿意和喜悦。 而既然你是这样的一个上帝,你不是一般人所想象所谓的神,就是一个美,就是一个好而已。你有你自己很独特,很不一样的表达和表白。我愿意遵从你,这样意味着我尊你的名为圣。我不按照我以为的,想神是怎么样的。就是想你,我也按照你告诉我的是怎么样。而你告诉我你是什么样的内容,在整个旧约。我们今天教会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以为新约说是比一切更美,我们不用旧约。其实,你在这里一直看主耶稣一直把那一个旧约的上帝,再拉回来。 以色列人自己也迷失了。也模糊了。这位耶和华上帝是谁?所以耶稣说会把上帝的权柄,把他的国带进来,他的尊贵荣耀显明出来。他是这样的一位。而耶稣接着下来三年多的生活,跟他三年多的服侍当中,就重新再一次把上帝的这一切表达出来。而你在把主耶稣这里的教导,再用在耶稣的身上,来看耶稣怎么样对人行善。 你仔细的再重新读福音书。他曾几何时是为了他自己的名?从来没有。你看他有时候应该可以借助一些机会,使到更多的人去拥戴他。他不要。但是有时候他做好像五饼二鱼,他让5000人看到。看到了什么?看到耶和华上帝重新回来喂养,牧养以色列百姓。所以他没有什么都暗中做的。但是他每次会把焦点和中心点交代得清清楚楚。 在约翰福音当他行了五饼二鱼。他是要把人指向上帝。上帝怎么样再一次要透过他成为喂养他们,牧养他们的上帝。但是这些人却把他看成你很有能力,请你来做我们的王。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耶稣就退到旷野里面去,你去看约翰福音。所以他不是一昧的暗暗的什么都不公开,不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当那一个焦点,那个中心模糊跟失去的时候,这个是耶稣所关心的。 主耶稣在克西玛尼园里祷告。主耶稣天还未亮就祷告,这个是马可福音给我们看到的。主耶稣常常上山祷告,这个是路加福音启示给我们的。他就是一个知道他的一生,不是为己,而是因为这样的一位上帝。他是对着这样的一位上帝而做。他没有停止祷告。然后他也说在约翰福音说,除了子,没有人知道父。然后父也把一切都告诉子。既然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祷告?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反映,我们祷告就是放在一个功用跟果效的框架里面。但是祷告对耶稣来讲,是因为你是我的父。我活在向父顺从的这样一个关系里面,祷告是最自然跟必然也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我们永远如果没有办法从那个框架跳到这个框架的时候,我们永远一直不能够搞清楚。而我们常常都掉在一种只是功利的框架里面。 也许我们需要把一个更重要的一个事情带回给我们。这一位我们所祷告的主,是我们的天父。他什么都了解,什么都知道,更是也有权柄跟能力。他要我们重新回到这样一位主的面前,然后再向着他,再把我们的每一天的这个生活在他的关系里面,一直走下去。当我们进入这样的一个关系的时候,就像主耶稣三年每一天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关系里面。一直不停止的跟父,从来没有断的这样的一种关系里面走。而这样的一种生命的体会就是主耶稣把我们带回的一种生命体会。就不再是表面上这么肤浅,甚至这么扭曲的祷告。那是一种控制上帝,或者是一种工具。这种个人信仰的表达,你发现到最后没有一样会留下来。而且是这么的虚假,这么的空洞。而主耶稣需要再一次把我们带回这个信仰的那个真,那个美。那个善。 所以后来他讲到的禁食也是一样。禁食要表达的是我们对上帝的完全仰赖,而不是说如果你没有禁食的话,你这种祷告没有效。我们今天太多这种有效没有效,有用没有用,怎么样才有用。这个是我们处理我们生活的事情,我们必须考虑的。但是来到我们跟上帝的关系的时候,耶稣是说到底谁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在信靠谁。然后谁是我们所仰望的。而如果是上帝,他是怎么样,我因此就怎么样。他是耶和华上帝天父的话,我行善的时候是向着他行,我祷告的时候我是向着他祷告,我是因着他而做这一些的事。我禁食也是因着向着他,而不是其他的目的,或者是因为其他的作用,跟其他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这个就是主耶稣后来所说的,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 也许你说这段跟前面有什么关系?有。在马太福音里面一直用天上地上,天国天父,就是要对比天上地上。那么天上不是指天堂,是指神,所以你在地上。你只想希望在地上让人觉得你是大慈善家,你在地上让人觉得是你一个很敬虔的一个信徒,让人觉得你很有能力祷告,或者是个有宗教能力的一个人。你都为着在地上希望是自己会是这样,或者是得到这样。耶稣说这些都会被虫子咬,这些都会坏,这些都没有永恒的。只有注意地赚财宝在天上。而在天上就是以神,以神为为一的对象,以神为一的中心。 而他也说,当你这样的时候,你的心也会在那里。他其实是要重新再把我们的心,从我们只是想在地上透过这一些,甚至是一个很美很好的一些信仰上的行为,却变得只是为了要在地上我们想要看到的目的,把我们的心重新再带回天上。其实也就是带回上帝自己。所以让我们今天被主耶稣重新带回原点。而我们重新回到上帝自己的时候,敬虔的美跟善会再一次成为我们每一天非常美好的信仰与生活的体会跟见证。 我们一起祷告。…

Read More

敬虔的美与善

By Mandarin 中文

我往往非常担心当我们在读这个登山宝训的时候,会把它变成好像一套耶稣所教的一个更好的标准。这一套所谓信徒的生活准则。如果我们单单只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了解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只会让我们觉得很挫败感,觉得很气馁,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子了解的话,耶稣本来要帮助我们,反而成为了另外一种劳苦重担加在我们的这个身上。 所以,登山宝训马太福音五章到七章,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的具体,非常的简白,而且好像非常的实际的一些的指示,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的浅白,而忽略了其实我们真的是要用心,真的是要慢慢的去揣摩,去读出主耶稣所要表达。那么当然这也是我们在文化差别所造成的。主耶稣这一些听起来非常简单的话,为什么我们会听成了另外一番话? 所以今天早上,特别是这里,如果我们把这几件很具体的事了解成“你做善事的时候,不要这样要那样,你祷告的时候,不要这样要那样,那么才叫真的做善事,真的才叫做是正确的祷告”,各位弟兄姐妹,如果你的结论你看到的是这样的话,很可惜,这不是耶稣要讲的。我们往往关注的,就是用这样的一个想法,去想信仰的事情,去想如何表达的更好,如何做才是做的更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到一件很重要又很让我们常常觉得可惜的事。就是许许多多很美,很真,很善的事情,因着一个处理的不当,它可以变得非常的丑陋,甚至他的伤害更大。特别在宗教与所谓美好的道德的行为表现。这样的事情上面,本来都是非常美善的事情,但是因为它处理的不当,被扭曲了,反而有时候显得更加的丑陋,显得更加的让人感到不可容忍。而耶稣其实是要针对,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让我们被主耶稣再一次把我们带回那个敬虔的美和善,这也是我今天的题目,敬虔的美和善,敬虔是美,是善的。但是,我们知道在历史里,不讲别人,就讲我们自己基督教信仰2000年的发展,敬虔的这个事情在我们的历史发展当中,曾经也常常很不小心。它不但不美,不但不善,它还非常的丑陋,非常的恶劣。耶稣就是面对当时他自己的犹太百姓的信仰的面貌。 所以请大家只要每一次读的时候记得,耶稣不是先对我们说话,你们要小心他的“你们”。你回到第五章,就是那一些犹太人,就是那些跟随他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耶稣讲这样的话,耶稣这时候面对这群犹太人,这群犹太人至少也有2000年了。至少从亚伯拉罕算起,到他们有2000年的整个信仰的这个过程跟历程。难道主耶稣还需要教他们什么,教他们怎么样去表达善心,表达祷告,尤其是关于祷告。 我多年前曾经跟大家讲,当我那时候开始这样想的时候,我对主导文从此才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就是犹太人不可能不会祷告。尤其是在主耶稣那个时候。经过他们500年亡国的过程的,后来的整个信仰的重组、重建、认定。祷告成为了犹太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这个事情。那为什么门徒说请你教我们祷告?这样一个简单,这样一个自然的事情,突然间变成是一个必须要重新再问的。那一定有一些非常不一样的情况。当我从这个角度再重新去认识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有了主导文。也需要这样子祷告。今天主导文在这里才会出现。 等一下我要跟大家说,这也就是整个解答问题的全部。也就在这边,主耶稣为什么讲了祷告的事情,就说你们祷告要这样。然后接着下去,这整段经文必须要看到21节才是完整的。那我们再回到耶稣的对象,以及耶稣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信仰的面貌。为什么做好事,施舍变成了是被主耶稣批评的?为什么祷告这样一个重要特殊的事情,这样一个在信仰里面不可缺少的生命表现,也成为主耶稣在这里要这样的批评。是不是因为他们做法错了,做的不对,做法哪个步骤错呢?我想不是。他们真的不是在哪个步骤做法上面不对,或者他不懂得怎么样做正确,而是对这整个信仰已经模糊,甚至已经歪曲,甚至已经扭曲了。这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 为什么我们每个星期要来敬拜主?我们不能够停止一直不断的靠主来调整我们,来纠正我们。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一个跟上帝想法做法不一样的生活的环境里面。如果我们不一致,回到上帝面前,被上帝调整的话,过了一段日子,我们整个人再一次被这个世界占据,再一次被这个世界掳走。救赎就是从一种影响,从一种诠释把你救出来,然后带到另外一个影响跟另外一个诠释:就是上帝的影响。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我们还是一直会回到我们原来的那一个离开上帝的生命光景。 我们小心看主耶稣所说的这些批评。然后也在对照我们现在的一些表达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到底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好比说这个施舍,他说你左手这个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是行在暗中,神在负债暗中查看,必然报答。当我们读圣经,就是哪一节经文,然后就说怎么用。“所以我们教会对外,我们有一些爱心的奉献,我们不应该登在报纸,我们不应该公布,我们不应该让人知道,因为耶稣说,你这个左手做的,不要让右手知道。”如果读圣经这样,读圣经这么用,教会就天下大乱。耶稣是在讲这个吗?然后今天我们民主开放,讲诚信,我们现在要公开,什么都透明。每一分是怎么样收,怎么用最好,你在网上直接都可以查到。那么教会耶稣说,不要让人知道,这样我们不公布,可以吗?那么社会上现在说我们要公开,要透明,是让公众来监督这些有特权,或者说有特别地位的团体,当它在用公共的金钱的时候,这是一个负责任,这是一个监督,这个是好的,对的事。那么我们说耶稣说我们不能够让左手知道右手做的,所以我们不公开。这不是明跟对的好的原则唱反调,耶稣可能会这样吗?所以让我们真的是要去用圣经的时候,要去说耶稣说我们就这样的时候,让我们先搞清楚到底耶稣要讲什么。 为什么耶稣在这个时候要这样讲,你要看上下文。他主要是在讲说这些人之所以做善事,其实是为了要做给人家看。很明显的,他说你是要得到人的荣耀。所以很明显,耶稣反对的是这样的事。耶稣不能说做善事不要去告诉人,不是在讲这个。耶稣是说,你如果做善事其实到头来,你不是为了做善事,你是为了要让人以为你是一个大慈善家,你是为了这一种,荣誉,这种在人面前得到人给你的称赞,也就是说,最最好的你放弃了。而耶稣怎么讲?怎么告诉你说你放弃这样的念头呢?他就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说,就是你左手不知道你右手的事。所说的是指这样的意思,而不是说我们教会,或者说我们信徒做善事,不应该让人家知道。不是在做一个道德标准。 登山宝训在教会的历史当中,跟在教会的教导里面,常常变成一种道德的话,然后拿来批判别人,拿来衡量别人。这个就非常可惜。因为在这里,主耶稣的教导不是成为一个消极的批判跟审判。他乃是要重新带我们回去根本的美和善。所以当时可能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怎么人会这样?人就是会这样。不要再问人为什么会这样。人就是会这样。而人就是人,这叫做人。而上帝要来帮人。要来帮人脱离这一种沽名钓誉。脱离这一种虚伪。 本来行善帮助人是一个很美,很善的事情,很好的事。但是因为人把它拿来,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而做。结果,它变得非常的丑陋,非常的虚假。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我希望我们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去看一个本来可以更好更美的。所以主耶稣他不是来闹革命。他不是来改革,然后提一个更高标准给我们去做。他是把我们带回那个本来应当是怎么样的原貌。新约不是高过旧约。新约是来带回旧约里面的那一位耶和华上帝本来就设下的,本来就给我们的美跟善。耶稣是来复兴,来带回去。他说,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我要来成全。所以在我们的这个犹太信仰里面,照顾贫穷人是上帝非常关注的。 不论你在利未记,或者是在申命记,讲到你们活在应许地的时候要怎么样活,首先一定是讲要正确敬拜上帝。接下来,一定就是要去关爱。而在利未记讲圣洁的时候,举一个例子说,你在收割的时候,你的田园不要把所有的麦都割完。你留一个小角落让那一些无依无靠的,尤其是孤儿寡妇可以去到那边去拿,而他们能够存活下去。你不要全部收到你的仓库里面去。这样一个很具体的行动可以成为一种关爱,邻舍关爱贫困。而这样做是为了向上帝表示向上帝的敬畏,这个叫做圣洁。所以这本来是这么美的事情,这么好的事。现在变成了做给人看,然后让人说我不错。 耶稣只不过是再一次要把他自己的百姓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能够带回本来上帝要他们行的。而当他们在回到上帝要他们行的,他们也真的是行的时候,他们会重新得到一种平安喜乐,跟一种不一样的敬虔而来的生命的美和善。 同样,祷告对犹太人来讲是最自然跟最必然的事情。因为上帝是他们的仰赖,以及他们所赖以存活的根本。所以就是向上帝祷告。但从主耶稣这段话里面,似乎祷告变成了另外一种达到我个人所想要达到的,或者是一种神奇的工具。好像说我一直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这样的祷告,那么我就会得到我所要的。我们要注意听主耶稣所讲的问题在哪里。因为在路加福音主耶稣有用一个比喻说你祷告你不要灰心。你要一直坚持。那为什么这边他又说你不要一直重复,有没有矛盾? 所以我说他不是在讲是这样,不要那样。我们真的要看清楚,在这里再读下去之后,你发现到这个祷告的人其实心里面祷告的时候,那一位祷告的对象上帝在他心里面没有分量。你注意再读。然后再比较耶稣的教导,才能够抓到真正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因为接下来主耶稣是说,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然后最后结束的时候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你发觉到耶稣是说,其实你们祷告的时候,你们心中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上帝在里面。你们根本不是在向这样一个上帝祷告。不然的话,你以为你一直不断重复那个话,就会有效果。 其实祷告有没有效果,不是因为你懂得用这种方式祷告,或者是哪一种比较正确的方式祷告。就好像我们到楼下那一个卖水机放对,按对了那个钮,东西就出来。我们常常用这种心态去了解祷告。也就是说,祷告更重要的是,你知不知道你在向谁祷告。是谁?如果这位是天上的父,是他的名,是圣的,就是说他跟地上你能够想到的完全都不一样。而他要在我们当中做王,就是他的国降临,他的旨意要在我们当中运行。他的权柄能力,透过他自己的圣灵的大能,都天天都在我们当中在工作,没有停止的。你祷告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是在向这样一位祷告。如果你知道的话你整个祷告的那一个中心,整个祷告就是向着这样一个上帝祷告的时候,你会到街上去炫耀你是一个祷告的人吗?你会以为说我只要这样子祷告的话,我就会得到,就会有效?或者你以为说可能不知道我祷告有没有效?所以主耶稣说,如果是这样的上帝,你还没有祷告的时候,他已经知道。那么如果已经是知道,为什么我还祷告呢?我祷告,因为他是我生命的主。 刚才我们的主席,还有毓菁执事的祷告里面,诗班今天的献诗里面,都一直在提这样的一个事。上帝是我生命的主,我的生命的一切的事就是带着一个仰望跟祈求。不是只是为了我而要他给我。不是既然他知道,我就不用讲。所以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朋友,这里不是在讲说,要怎么样祷告才对,那样祷告不对。到底祷告是什么?祷告里面有没有这一位祷告的主?是我们很清楚我们在向谁祷告。这是耶稣要把祷告的中心点带回来的。 各位,我们今天都讲神。我们在讲说宗教是好的事。但是我在这里,我觉得主耶稣基督在告诉我们一件很特别的事。这些好的宗教行为,这些所谓信仰上的表现,你注意看。主耶稣就是要说我们都是从我们的出发点。我想要这样子让人觉得我乐善好施。我想这样子祷告。祷告的都是我我我。耶稣说,如果这些美跟善跟这个信仰这样重要的事,一直是以‘我’的出发点去定义,说是这样,是那样。我们就会慢慢的失去那一个他,原来的,本来的,真正的那一个美,那个善,耶稣其实是重新再把神带回到我们的当中。我们行善。我们这个善不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们向上帝活。我们敬拜这样的一位上帝。我们向着这样的上帝。既然他就是我们的上帝,上帝希望透过我们去彼此帮助,把彼此的存活能够建立得更好。这个状态是因为你是这样一个上帝。我既然相信,既然认你是的上帝,我知道你愿意和喜悦。 而既然你是这样的一个上帝,你不是一般人所想象所谓的神,就是一个美,就是一个好而已。你有你自己很独特,很不一样的表达和表白。我愿意遵从你,这样意味着我尊你的名为圣。我不按照我以为的,想神是怎么样的。就是想你,我也按照你告诉我的是怎么样。而你告诉我你是什么样的内容,在整个旧约。我们今天教会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以为新约说是比一切更美,我们不用旧约。其实,你在这里一直看主耶稣一直把那一个旧约的上帝,再拉回来。 以色列人自己也迷失了。也模糊了。这位耶和华上帝是谁?所以耶稣说会把上帝的权柄,把他的国带进来,他的尊贵荣耀显明出来。他是这样的一位。而耶稣接着下来三年多的生活,跟他三年多的服侍当中,就重新再一次把上帝的这一切表达出来。而你在把主耶稣这里的教导,再用在耶稣的身上,来看耶稣怎么样对人行善。 你仔细的再重新读福音书。他曾几何时是为了他自己的名?从来没有。你看他有时候应该可以借助一些机会,使到更多的人去拥戴他。他不要。但是有时候他做好像五饼二鱼,他让5000人看到。看到了什么?看到耶和华上帝重新回来喂养,牧养以色列百姓。所以他没有什么都暗中做的。但是他每次会把焦点和中心点交代得清清楚楚。 在约翰福音当他行了五饼二鱼。他是要把人指向上帝。上帝怎么样再一次要透过他成为喂养他们,牧养他们的上帝。但是这些人却把他看成你很有能力,请你来做我们的王。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耶稣就退到旷野里面去,你去看约翰福音。所以他不是一昧的暗暗的什么都不公开,不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当那一个焦点,那个中心模糊跟失去的时候,这个是耶稣所关心的。 主耶稣在克西玛尼园里祷告。主耶稣天还未亮就祷告,这个是马可福音给我们看到的。主耶稣常常上山祷告,这个是路加福音启示给我们的。他就是一个知道他的一生,不是为己,而是因为这样的一位上帝。他是对着这样的一位上帝而做。他没有停止祷告。然后他也说在约翰福音说,除了子,没有人知道父。然后父也把一切都告诉子。既然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祷告?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反映,我们祷告就是放在一个功用跟果效的框架里面。但是祷告对耶稣来讲,是因为你是我的父。我活在向父顺从的这样一个关系里面,祷告是最自然跟必然也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我们永远如果没有办法从那个框架跳到这个框架的时候,我们永远一直不能够搞清楚。而我们常常都掉在一种只是功利的框架里面。 也许我们需要把一个更重要的一个事情带回给我们。这一位我们所祷告的主,是我们的天父。他什么都了解,什么都知道,更是也有权柄跟能力。他要我们重新回到这样一位主的面前,然后再向着他,再把我们的每一天的这个生活在他的关系里面,一直走下去。当我们进入这样的一个关系的时候,就像主耶稣三年每一天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关系里面。一直不停止的跟父,从来没有断的这样的一种关系里面走。而这样的一种生命的体会就是主耶稣把我们带回的一种生命体会。就不再是表面上这么肤浅,甚至这么扭曲的祷告。那是一种控制上帝,或者是一种工具。这种个人信仰的表达,你发现到最后没有一样会留下来。而且是这么的虚假,这么的空洞。而主耶稣需要再一次把我们带回这个信仰的那个真,那个美。那个善。 所以后来他讲到的禁食也是一样。禁食要表达的是我们对上帝的完全仰赖,而不是说如果你没有禁食的话,你这种祷告没有效。我们今天太多这种有效没有效,有用没有用,怎么样才有用。这个是我们处理我们生活的事情,我们必须考虑的。但是来到我们跟上帝的关系的时候,耶稣是说到底谁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在信靠谁。然后谁是我们所仰望的。而如果是上帝,他是怎么样,我因此就怎么样。他是耶和华上帝天父的话,我行善的时候是向着他行,我祷告的时候我是向着他祷告,我是因着他而做这一些的事。我禁食也是因着向着他,而不是其他的目的,或者是因为其他的作用,跟其他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这个就是主耶稣后来所说的,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 也许你说这段跟前面有什么关系?有。在马太福音里面一直用天上地上,天国天父,就是要对比天上地上。那么天上不是指天堂,是指神,所以你在地上。你只想希望在地上让人觉得你是大慈善家,你在地上让人觉得是你一个很敬虔的一个信徒,让人觉得你很有能力祷告,或者是个有宗教能力的一个人。你都为着在地上希望是自己会是这样,或者是得到这样。耶稣说这些都会被虫子咬,这些都会坏,这些都没有永恒的。只有注意地赚财宝在天上。而在天上就是以神,以神为为一的对象,以神为一的中心。 而他也说,当你这样的时候,你的心也会在那里。他其实是要重新再把我们的心,从我们只是想在地上透过这一些,甚至是一个很美很好的一些信仰上的行为,却变得只是为了要在地上我们想要看到的目的,把我们的心重新再带回天上。其实也就是带回上帝自己。所以让我们今天被主耶稣重新带回原点。而我们重新回到上帝自己的时候,敬虔的美跟善会再一次成为我们每一天非常美好的信仰与生活的体会跟见证。 我们一起祷告。…

Read More

像耶穌的样式

By Mandarin 中文

这一段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登山宝训里面的这个八福。我想我们每一次看到这段经文,我们有好几种的反应。常常我们会觉得主耶稣这里的教训,所说的事情太过理想,太过完美,很不容易去做。然后我们常说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去做出来。那么对于这段经文的这个看法有两种极端。一种就是认为它太过完美,太过理想,不可能做,所以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说,我们是多么的不够,多么的不完美。所以我们真的是要在神面前谦卑。而另外的,也真的就是觉得这样的要求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可能就得不到其中一个福。 我想这两种看法跟态度都不正确和恰当。这里,耶稣并不是要为难人家。这里耶稣也不是要提什么条件。我想首先我们要除去一个很基本的误解跟误会。就是关于天国这个字的意思。如果天国这个词这个字把它理解成天堂,这整段经文的意思就完全被误会跟误解。这样的话,就会变成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堂是他们的。那么如果不够虚心,天堂就不是你的?那就会变成一种做得到,做不到,很难做,那做不到就不能得到。如果整段经文,包括这个五到七章都完全是掉在这种框架里面了解的话,我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办法掌握主耶稣所说的。而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气馁,看见到非常的不可能。那么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拿来做什么。 所以我们真的是每一次碰到这种看起来听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有时候不是做的问题,是了解的问题。因为误会了,了解得不对了,懂得不对了,知道的不对了,反而使到我们做不到。所以更正确的知,更好好的去了解,更认识是很重要的。所以让我们来了解主耶稣到底讲这些话在讲什么。我们真的好好去了解,就好像我们人跟人相处,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好好把对方的话听清楚。然后我们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跟不必要的反应。 首先我们先来问说耶稣讲话的对象是谁?这是很重要。五章第一、第二节很清楚告诉你说,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这些人是什么人?犹太人。我想大多数是犹太人,或者说如果我说他是犹太人为主也是不会错。所以这个很重要。我过去这几年来一直提醒大家我们基督教信仰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把耶稣讲成好像非犹太人,甚至有时候像洋人。那么今天宗教越来越成为一种问题。我们如果对别人的宗教,对自己的信仰,不能够采取好好地掌握的话,我们就在宗教的问题上不能够有造就性。因为当我们把他了解的对的时候,就减少那种误会,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所以,让我们重新调整我们的这个眼光,或者是我们已经很习惯戴的一副眼镜来读这个圣经。让我们记得耶稣是犹太人。耶稣讲这一段话的时候,是对着犹太人。所以这一群跟他上了山的,在犹太人当中还有一群比较特别的人叫做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这个他们包括一群犹太人跟犹太人当中一群他的门徒。所以这个对象很重要。所以这些话接下来我们听的时候,先要把它听成是对着这些人讲的,而不是对着你跟我先讲的。我们必须先经过这个程序。然后我们就听到真正对这些人讲的时候,这些话是指什么。我们就能够有办法帮助我们抓到那个重点,然后再从这里的话判断对于我们这些非犹太人来说是不是同样的。这个意思跟意义就很容易处理。 为什么说这个话也同样是对我们这些非犹太人说的呢?因为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从马太福音的这个回忆跟记忆读到这些。那么当我们翻到马太福音第28章20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里的‘你们’是谁呢?就是18节,19节,耶稣说的,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所以这段话,耶稣起初所说的所做的事情,事先对着犹太人的。但当初级教会在需要的情况底下把这些记忆用文字写成这个书,然后要传递,因为有主耶稣的吩咐。然后这里对象是说也包括万民。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真的是不需要去理他的。因为有耶稣基督的这个吩咐很清楚的交代,这些他曾经说过,曾经做的事,除了首先是直接针对犹太人之外,过后他对非犹太人也有这个意义。好,这样的话,我们处理起来就容易了,犹太人耶稣对着犹太人讲了登山宝训,讲了五章到七章。 那么,想到犹太人,我们一定想到旧约。常常我们有这样的印象,或者说我们常讲这样的事,我请大家纠正一下。这样讲是不对的:救世主耶稣带来一个更好、更美、更高的标准的教导,超过旧约。这个是错的。耶稣没有带来一个比旧约更高的。理由很简单。在第五章十七节,他自己说的,没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所以耶稣并不是以新约来取代旧约。旧约的上帝不够新约的上帝,新约的上帝更完美,旧约的上帝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 但是在这里耶稣很清楚说我是来成全,不是来废掉,所以我们看登山宝训的时候,就一直不断的跟旧约紧密的配合的来看。我们看到其实这里所谓的八福,都是再旧约里面所提过的。尤其在以赛亚书里面。这些事都是本来就是耶和华上帝所关注的。所以耶稣这时候再看到犹太人。犹太人是谁?犹太人就曾经是上帝的子民。为什么我说曾经是呢?耶稣这个时候的犹太人,你还记得我们从这个降临节然后到烛光崇拜,我们讲了相当多的当时的犹太人背景。你还记得的话,这些知识很重要。这些知识要帮助我们读这些经文的时候,把它放在一个恰当的背景底下。 这个时候的犹太人是上帝所审判,让他们亡国的犹太人。上帝所管教的这个子民。他们过去是上帝约的子民,但是因为背约,被上帝弃绝,被上帝管教。在这种情况底下,耶稣对着他们讲这些话,都跟他们的情况是有关的。那么我们就直接需要去解决天国这个事情。首先这个词天国不是天堂。有时候有人离开世界,朋友送一个‘魂归天国’。这些都是不恰当的。这些都是误解。天国在这个马太福音里面不叫这个天堂。 到底天国是指什么?马太在福音里面用很多天国。当你把整本马太福音读过的时候,你看到他一直要强调一个对比,就是地上的国对比属于天,从天而来的国。那么天国要表达的就是从天而来。从天而来就是指上帝的国。那么上帝的国呢?跟地上的国不同。地上的国这个时候是谁呢?是罗马皇帝的天下,叫做罗马帝国。地上的国是属于人在做王。所以讲天国呢,就是指谁做王?上帝作王。所以天国的重点是放在谁是王,不讲地方的问题。不是在讲到一个时空的问题,而是指谁在做王。是上帝要做王。上帝要做谁的王?上帝要重新做犹太人的王。 犹太人本来就是上帝的子民。但是他们因为背弃上帝,不守上帝的话,上帝管教处罚,使到他们受到神的弃绝。那么这样,关系就破裂了。这就是旧约那个约的关系破裂了。耶和华本来是他们的王。我们看以赛亚书几段的经文,就能够很清楚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请大家翻到以赛雅书66章。这个神是王的形象。这样的意义常常在旧约表达。 以赛尔书66章第一节。耶和华如此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这样一句话,你看到什么形象?之所以提到座位脚凳,表示神坐在宝座上。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院,那是我安息的地方。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然后你翻到以赛亚书第六章,那很出名,是以赛亚先知看到的一个异象。他说乌西亚王驾崩的那一年,我看到耶和华高高坐在宝座上。所以你看到这个耶华是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君王的一个形象一直在表达。66章看到的是一整个天地的王位。因为天是座位,地是脚凳,然后坐着,也就是歇了。 这也就是创世记第二章第四节第七天,上帝耶和华停止了一切的工,歇了。这个歇了不是指停止工作,是坐在他所创造的整个天地为王。所以那天分别为圣。那个重点是耶和华作王,不是休息。休息是在十诫里面,出埃及记跟申命记里面为着人,重点是放在休息。安息是休息。在创世记,重点是在神,不是休息。是指他歇了,坐着为王。以赛亚书还有很多诗篇表达这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就看到重点是要表达耶和华是王。耶和华是以色列百姓的王。耶和华也是天地的主。 我们再看回刚才的马太福音。你开始看到一些东西很类似。最后一章的大使命,每次这一句话,我们没有把握住,小心地读。就是28章18节。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耶稣也同样是王了。这句话表达父上帝做主。耶稣这一生所做的所完成的,把它列为跟他一起分享同样的权利跟地位。他也是王。那么这就符合了,就应验了。 主耶稣诞生的时候,天使怎么样跟约瑟跟玛莉亚说的?我们看马太福音第一章21节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什么事呢?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救赎。所以他是王。再继续看二章六节犹大地的伯利恒。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民以色列百姓。那么二章15节最后一句话说,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招出我的儿子来。 你看到就是上帝要重新再回来做犹太人的王。这个对犹太人来讲,就叫做救恩。不是去天堂的事。你把它讲成天堂了,全部讲不通。本来它就是跟整个旧约的事情是连贯的。当年在埃及的时候,以色列人在法老王,这个败坏的王,这个没有希望的王,这个要毁灭他们的王。他们全是活在黑暗的权势底下。上帝再把他们召出来,带到西奈山说,我做你的神,也是你的王,你做属我的子民,是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子民。你们本来就是我的。回到这个创世记,本来上帝就是全世界的王,因为一切是由他造的。而王就是他分配,赐给人生存的负责人。 我们就会看到为什么虚心的人有福,为什么温柔的人承受土地。这些话就出来了就通了,就很容易明白了。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他本来就是所有的人的王,而且人存活在土地就是由他分配。他在管理,他在掌控,那么他也赐下存活的条例。王颁发律法。所以你就看到耶和华上帝自己借着摩西做了这些,给了以色列人。但是很可惜。以色列人呢?没有做一个顺从的子民。没有一个尊主为王。甚至还背弃,而且还不忠,等等。这个在先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而上帝在主耶稣诞生前500多年管教审判,让他们成为亡国奴。跟他们说,我把你们踢出去。你不再属于我。 但是管教之后,上帝借着先知说,我重新要把你们再带回来,我重新要再认回你们,我重新要使得你们是有王牧养你们的。所以刚才我们读到在马太福音第二章引用的弥迦书,旧约就表达上帝要重新回来。直到以色列人重新是属于神,重新是有神做他们的王,有王做他们的主。然后属于神所管理,属于神的国度,这个叫天国。这个国里面不是现在的罗马皇帝,也不是分封王。这个希律王不是你们真正的王。你们真正的王,真正是属于耶和华上帝。现在耶和华上帝借着这一位拿撒勒人耶稣,他要重新成为你们的王。成为牧养你们的主。 上帝重新在这个地上把他自己的国建起来。这个叫做天国。所以,当你看到有一群人认上帝是王,也愿意在生活当中是以上帝为王,在把上帝王的心意活出来的时候,你就看到天国的敬仰就实现了。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样的一个了解。你把它带回这个八福,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看到这个八福从第三节一直到第十节。他有一个很用心的结构。第三节开始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个天国又在在第十节出现。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所以就把中间的所有的事情的意义涵盖在内。 上帝是王的时候,那一种生命态度该怎么样?他要讲的是这个。然后这个八福又可以再分为前面四个,后面四个。前面这四个福。你注意看他的整个中心点,就是一种向神的态度。然后后面四个,是一个向着人的态度。不论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这几件事情到底是什么?这四样就是一种向神的态度,一种在神面前的心态,一种生命状态。然后怜悯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为义受逼迫,是一种在人当中的一种这个情形。我们这样处理了之后,你就会看到事情就非常的明朗。 但是,这个八福他不是单单只是自己本身,它其实是在整个马太福音里面,同时更是在这个上下文里面。其实我们应当是读到20节。在13节这里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然后第14节,你们是世上的光。耶稣不是说你们尽量去做,尽量努力去做盐,尽量努力去好行为,然后把它做成像光。这个是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耶稣不是这样讲的。耶稣是说,你们是盐。你们是光。不是你们去做到像盐像光。你们就是盐,你们就是光。这句话你把它放在犹太人的身上,就很容易了解了。盐如果失了味,就没有用了。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如果上帝子民的身份意义失掉了,上帝的子民是活不像上帝子民。就叫做食而无味,就没有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光呢?我们看以赛亚书49章。上帝要使这个以色列百姓成为这个光。49章从第五节念起会更清楚。现在他说,你做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枝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做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至到地极。上帝的心愿里面希望以色列也是光。什么意思呢?他们成为人从他们的身上,从他们的历史,从他们的经验,可以看到上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他们也是上帝的子民?他们不是因为做到什么成为上帝的子民。他们是因为上帝的恩典救他们,使他们成为上帝的子民。 所以这个八福不是说除非你做到这个,然后你才会变成那个。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你已经是。我在说耶稣是对着犹太人讲的。犹太人已经是。他本来就是上帝的子民。但是因为没有守住,被上帝管教,这个关系破裂了,但是上帝要恢复。而不是说,除非你们做到这样,你们才是。他说你们是,而且我现在要使你们是同样的。马太福音结束的时候,耶稣是对着已经信靠他的,信他的。所以你要告诉他们要这样子。所以在这里不是一个条件,也不是一个道德高超水准的追求。 这里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于上帝的,我们认上帝是上帝,上帝是王,我们是属于他国里面的,我们是上帝国的国民。我们就虚心。我们就哀恸。我们就温柔,我们就饥渴慕义。这是我们的样式。这是一个属于神的国,已经是属于神,认神是王的人。就是有这样的可能,跟有这样的生活生命的选项。他可以这样子活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跟当时的罗马帝国的那种社会背景做比较。这一切也就会更加清楚。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很难,或者很完美高超的事。耶稣不是在讲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基督教不是在讲一些至高无上的一套东西。耶稣讲回旧约。耶和华上帝要使到以色列百姓选择活出神要他们活出的生命样式。而这个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们再看回以赛亚书66章。刚才那段经文你注意看,在讲完上帝以天作坐位,以地作脚凳之后,接下来第二节,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灵里痛悔、因我言语而战兢的人。你看到了吗?这一个就出现在八福里面。虚心的人,有福了。上帝当年对着以色列百姓讲话。我是天地的主,也是你们的王。你既然是我的子民,既然我的百姓。第一种心态,最根本的一个心态,你活在世上要持着怎么样的心态,最基本的就是虚心痛悔,因神的话而战兢。这个是整个生命的根本立足。是耶稣照样再把这个带回来。这本来就是认上帝是王。知道自己既然属于上帝,整个生活,整个活着的心态就是向着这一位神。而就是抱着一种虚心谦卑,而对神的话不是随随便便,就是尊重。 其实这也就是回到创世记第二章那个最根本的问题。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再把亚当放在伊甸园,然后说把这一切交给你。不过园中你要修理,看守。一句这一颗不可吃,分别善恶果,其他你可以吃。上帝给一个吩咐,要他遵守。这就是整个人的生命存活最根本的。当上帝是我们的王,我们是属于他,而我们的存活就在这样一个关系里面的时候,最根本的就是对他一种敬畏的心态。然后表达在遵守他的话。然后你再把这个放在耶稣的身上,来检视他一生。他就是把这一切做出来。这个是我们所失落的,我们所失掉的。首先是耶稣那个时候的犹太人已经失落了,但是上帝说,我要重新再带回这一切给你。 这个就叫救恩。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上天堂下地狱的事情。救恩就是恢复那本来神创造的时候的境况。存活是什么?生命与活着是什么?什么叫做向着神,属于神?你说你相信神,你说这位是天父,你说这位是我的王。就是这样的一个态度。而你打开以赛亚书第一章,你就看到上帝在那边呼天唤喊地说,我的子民不认我?不把我当做我是他的父,他都不当做我是他的上帝。他说牛都会认得那一个主人,都会认得那一个草,但是我的子民不认我。背叛、悖逆,就是不听话。而这样子的情况就是涉及到存活。一个人的生命出现了很多的扭曲,出现了很多的状况,不能正常操作。神要把这一切再带回来。 而这个正常操作,在旧约里面用一个很特别的字表达。马太福音也一直出现,就是义,就是对,就是正,就是本来就是应当是怎么样。从神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带着很多的这样一个情形的字。所以你就看到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什么会出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因为这个是上帝要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按照上帝要的生命方式,你就会感到没有欠缺,不是一种迷失,不会空洞。这样的一个事情就不是遥不可及的。 到头来还是回到上帝是不是王?上帝重新成为以色列的王,要以色列再一次认他为王。而最起码最根本的,就是虚心痛悔而尊重王的话,所以虚心的人有福。不是只说心无杂念。不要把其他宗教跟我们文化上许多人性提升的操练读进来。这个跟圣经讲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圣经讲来讲去就是对着神是怎么样,而不是一种我们个人自我操练,自我道德提升的。不在讲这些,是在讲对着神是一个怎么样的心境跟心态。再从这里产生一种反应。 所以如果神不真的是王,不尊神为真正是王,也就不愿意尊重王的话而行。但是当尊神是王,就是说一直跟神站在一起,就是属于神的范围的人。他哀恸的话,他可能会受到敌对的。他会得到安慰,这个是上帝一直应许以色列百姓的,这也是以色列百姓经验到的。一个以上帝为他的王的人,他知道他就是已经属于上帝,他一定会从上帝那里领受上帝所要赐给他的,就是土地,就是存活。…

Read More

像耶穌的样式

By Bilingual 双语

这一段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登山宝训里面的这个八福。我想我们每一次看到这段经文,我们有好几种的反应。常常我们会觉得主耶稣这里的教训,所说的事情太过理想,太过完美,很不容易去做。然后我们常说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去做出来。那么对于这段经文的这个看法有两种极端。一种就是认为它太过完美,太过理想,不可能做,所以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说,我们是多么的不够,多么的不完美。所以我们真的是要在神面前谦卑。而另外的,也真的就是觉得这样的要求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这是一个可能就得不到其中一个福。 我想这两种看法跟态度都不正确和恰当。这里,耶稣并不是要为难人家。这里耶稣也不是要提什么条件。我想首先我们要除去一个很基本的误解跟误会。就是关于天国这个字的意思。如果天国这个词这个字把它理解成天堂,这整段经文的意思就完全被误会跟误解。这样的话,就会变成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堂是他们的。那么如果不够虚心,天堂就不是你的?那就会变成一种做得到,做不到,很难做,那做不到就不能得到。如果整段经文,包括这个五到七章都完全是掉在这种框架里面了解的话,我可以说我们完全没有办法掌握主耶稣所说的。而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气馁,看见到非常的不可能。那么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拿来做什么。 所以我们真的是每一次碰到这种看起来听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有时候不是做的问题,是了解的问题。因为误会了,了解得不对了,懂得不对了,知道的不对了,反而使到我们做不到。所以更正确的知,更好好的去了解,更认识是很重要的。所以让我们来了解主耶稣到底讲这些话在讲什么。我们真的好好去了解,就好像我们人跟人相处,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好好把对方的话听清楚。然后我们就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跟不必要的反应。 首先我们先来问说耶稣讲话的对象是谁?这是很重要。五章第一、第二节很清楚告诉你说,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这些人是什么人?犹太人。我想大多数是犹太人,或者说如果我说他是犹太人为主也是不会错。所以这个很重要。我过去这几年来一直提醒大家我们基督教信仰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把耶稣讲成好像非犹太人,甚至有时候像洋人。那么今天宗教越来越成为一种问题。我们如果对别人的宗教,对自己的信仰,不能够采取好好地掌握的话,我们就在宗教的问题上不能够有造就性。因为当我们把他了解的对的时候,就减少那种误会,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所以,让我们重新调整我们的这个眼光,或者是我们已经很习惯戴的一副眼镜来读这个圣经。让我们记得耶稣是犹太人。耶稣讲这一段话的时候,是对着犹太人。所以这一群跟他上了山的,在犹太人当中还有一群比较特别的人叫做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这个他们包括一群犹太人跟犹太人当中一群他的门徒。所以这个对象很重要。所以这些话接下来我们听的时候,先要把它听成是对着这些人讲的,而不是对着你跟我先讲的。我们必须先经过这个程序。然后我们就听到真正对这些人讲的时候,这些话是指什么。我们就能够有办法帮助我们抓到那个重点,然后再从这里的话判断对于我们这些非犹太人来说是不是同样的。这个意思跟意义就很容易处理。 为什么说这个话也同样是对我们这些非犹太人说的呢?因为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从马太福音的这个回忆跟记忆读到这些。那么当我们翻到马太福音第28章20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里的‘你们’是谁呢?就是18节,19节,耶稣说的,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所以这段话,耶稣起初所说的所做的事情,事先对着犹太人的。但当初级教会在需要的情况底下把这些记忆用文字写成这个书,然后要传递,因为有主耶稣的吩咐。然后这里对象是说也包括万民。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真的是不需要去理他的。因为有耶稣基督的这个吩咐很清楚的交代,这些他曾经说过,曾经做的事,除了首先是直接针对犹太人之外,过后他对非犹太人也有这个意义。好,这样的话,我们处理起来就容易了,犹太人耶稣对着犹太人讲了登山宝训,讲了五章到七章。 那么,想到犹太人,我们一定想到旧约。常常我们有这样的印象,或者说我们常讲这样的事,我请大家纠正一下。这样讲是不对的:救世主耶稣带来一个更好、更美、更高的标准的教导,超过旧约。这个是错的。耶稣没有带来一个比旧约更高的。理由很简单。在第五章十七节,他自己说的,没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所以耶稣并不是以新约来取代旧约。旧约的上帝不够新约的上帝,新约的上帝更完美,旧约的上帝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 但是在这里耶稣很清楚说我是来成全,不是来废掉,所以我们看登山宝训的时候,就一直不断的跟旧约紧密的配合的来看。我们看到其实这里所谓的八福,都是再旧约里面所提过的。尤其在以赛亚书里面。这些事都是本来就是耶和华上帝所关注的。所以耶稣这时候再看到犹太人。犹太人是谁?犹太人就曾经是上帝的子民。为什么我说曾经是呢?耶稣这个时候的犹太人,你还记得我们从这个降临节然后到烛光崇拜,我们讲了相当多的当时的犹太人背景。你还记得的话,这些知识很重要。这些知识要帮助我们读这些经文的时候,把它放在一个恰当的背景底下。 这个时候的犹太人是上帝所审判,让他们亡国的犹太人。上帝所管教的这个子民。他们过去是上帝约的子民,但是因为背约,被上帝弃绝,被上帝管教。在这种情况底下,耶稣对着他们讲这些话,都跟他们的情况是有关的。那么我们就直接需要去解决天国这个事情。首先这个词天国不是天堂。有时候有人离开世界,朋友送一个‘魂归天国’。这些都是不恰当的。这些都是误解。天国在这个马太福音里面不叫这个天堂。 到底天国是指什么?马太在福音里面用很多天国。当你把整本马太福音读过的时候,你看到他一直要强调一个对比,就是地上的国对比属于天,从天而来的国。那么天国要表达的就是从天而来。从天而来就是指上帝的国。那么上帝的国呢?跟地上的国不同。地上的国这个时候是谁呢?是罗马皇帝的天下,叫做罗马帝国。地上的国是属于人在做王。所以讲天国呢,就是指谁做王?上帝作王。所以天国的重点是放在谁是王,不讲地方的问题。不是在讲到一个时空的问题,而是指谁在做王。是上帝要做王。上帝要做谁的王?上帝要重新做犹太人的王。 犹太人本来就是上帝的子民。但是他们因为背弃上帝,不守上帝的话,上帝管教处罚,使到他们受到神的弃绝。那么这样,关系就破裂了。这就是旧约那个约的关系破裂了。耶和华本来是他们的王。我们看以赛亚书几段的经文,就能够很清楚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请大家翻到以赛雅书66章。这个神是王的形象。这样的意义常常在旧约表达。 以赛尔书66章第一节。耶和华如此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这样一句话,你看到什么形象?之所以提到座位脚凳,表示神坐在宝座上。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院,那是我安息的地方。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然后你翻到以赛亚书第六章,那很出名,是以赛亚先知看到的一个异象。他说乌西亚王驾崩的那一年,我看到耶和华高高坐在宝座上。所以你看到这个耶华是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君王的一个形象一直在表达。66章看到的是一整个天地的王位。因为天是座位,地是脚凳,然后坐着,也就是歇了。 这也就是创世记第二章第四节第七天,上帝耶和华停止了一切的工,歇了。这个歇了不是指停止工作,是坐在他所创造的整个天地为王。所以那天分别为圣。那个重点是耶和华作王,不是休息。休息是在十诫里面,出埃及记跟申命记里面为着人,重点是放在休息。安息是休息。在创世记,重点是在神,不是休息。是指他歇了,坐着为王。以赛亚书还有很多诗篇表达这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就看到重点是要表达耶和华是王。耶和华是以色列百姓的王。耶和华也是天地的主。 我们再看回刚才的马太福音。你开始看到一些东西很类似。最后一章的大使命,每次这一句话,我们没有把握住,小心地读。就是28章18节。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耶稣也同样是王了。这句话表达父上帝做主。耶稣这一生所做的所完成的,把它列为跟他一起分享同样的权利跟地位。他也是王。那么这就符合了,就应验了。 主耶稣诞生的时候,天使怎么样跟约瑟跟玛莉亚说的?我们看马太福音第一章21节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什么事呢?因为他要将自己的百姓救赎。所以他是王。再继续看二章六节犹大地的伯利恒。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民以色列百姓。那么二章15节最后一句话说,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招出我的儿子来。 你看到就是上帝要重新再回来做犹太人的王。这个对犹太人来讲,就叫做救恩。不是去天堂的事。你把它讲成天堂了,全部讲不通。本来它就是跟整个旧约的事情是连贯的。当年在埃及的时候,以色列人在法老王,这个败坏的王,这个没有希望的王,这个要毁灭他们的王。他们全是活在黑暗的权势底下。上帝再把他们召出来,带到西奈山说,我做你的神,也是你的王,你做属我的子民,是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子民。你们本来就是我的。回到这个创世记,本来上帝就是全世界的王,因为一切是由他造的。而王就是他分配,赐给人生存的负责人。 我们就会看到为什么虚心的人有福,为什么温柔的人承受土地。这些话就出来了就通了,就很容易明白了。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他本来就是所有的人的王,而且人存活在土地就是由他分配。他在管理,他在掌控,那么他也赐下存活的条例。王颁发律法。所以你就看到耶和华上帝自己借着摩西做了这些,给了以色列人。但是很可惜。以色列人呢?没有做一个顺从的子民。没有一个尊主为王。甚至还背弃,而且还不忠,等等。这个在先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而上帝在主耶稣诞生前500多年管教审判,让他们成为亡国奴。跟他们说,我把你们踢出去。你不再属于我。 但是管教之后,上帝借着先知说,我重新要把你们再带回来,我重新要再认回你们,我重新要使得你们是有王牧养你们的。所以刚才我们读到在马太福音第二章引用的弥迦书,旧约就表达上帝要重新回来。直到以色列人重新是属于神,重新是有神做他们的王,有王做他们的主。然后属于神所管理,属于神的国度,这个叫天国。这个国里面不是现在的罗马皇帝,也不是分封王。这个希律王不是你们真正的王。你们真正的王,真正是属于耶和华上帝。现在耶和华上帝借着这一位拿撒勒人耶稣,他要重新成为你们的王。成为牧养你们的主。 上帝重新在这个地上把他自己的国建起来。这个叫做天国。所以,当你看到有一群人认上帝是王,也愿意在生活当中是以上帝为王,在把上帝王的心意活出来的时候,你就看到天国的敬仰就实现了。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样的一个了解。你把它带回这个八福,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看到这个八福从第三节一直到第十节。他有一个很用心的结构。第三节开始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个天国又在在第十节出现。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所以就把中间的所有的事情的意义涵盖在内。 上帝是王的时候,那一种生命态度该怎么样?他要讲的是这个。然后这个八福又可以再分为前面四个,后面四个。前面这四个福。你注意看他的整个中心点,就是一种向神的态度。然后后面四个,是一个向着人的态度。不论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这几件事情到底是什么?这四样就是一种向神的态度,一种在神面前的心态,一种生命状态。然后怜悯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为义受逼迫,是一种在人当中的一种这个情形。我们这样处理了之后,你就会看到事情就非常的明朗。 但是,这个八福他不是单单只是自己本身,它其实是在整个马太福音里面,同时更是在这个上下文里面。其实我们应当是读到20节。在13节这里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然后第14节,你们是世上的光。耶稣不是说你们尽量去做,尽量努力去做盐,尽量努力去好行为,然后把它做成像光。这个是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耶稣不是这样讲的。耶稣是说,你们是盐。你们是光。不是你们去做到像盐像光。你们就是盐,你们就是光。这句话你把它放在犹太人的身上,就很容易了解了。盐如果失了味,就没有用了。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如果上帝子民的身份意义失掉了,上帝的子民是活不像上帝子民。就叫做食而无味,就没有什么意思。 那么这个光呢?我们看以赛亚书49章。上帝要使这个以色列百姓成为这个光。49章从第五节念起会更清楚。现在他说,你做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枝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做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至到地极。上帝的心愿里面希望以色列也是光。什么意思呢?他们成为人从他们的身上,从他们的历史,从他们的经验,可以看到上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他们也是上帝的子民?他们不是因为做到什么成为上帝的子民。他们是因为上帝的恩典救他们,使他们成为上帝的子民。 所以这个八福不是说除非你做到这个,然后你才会变成那个。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你已经是。我在说耶稣是对着犹太人讲的。犹太人已经是。他本来就是上帝的子民。但是因为没有守住,被上帝管教,这个关系破裂了,但是上帝要恢复。而不是说,除非你们做到这样,你们才是。他说你们是,而且我现在要使你们是同样的。马太福音结束的时候,耶稣是对着已经信靠他的,信他的。所以你要告诉他们要这样子。所以在这里不是一个条件,也不是一个道德高超水准的追求。 这里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是属于上帝的,我们认上帝是上帝,上帝是王,我们是属于他国里面的,我们是上帝国的国民。我们就虚心。我们就哀恸。我们就温柔,我们就饥渴慕义。这是我们的样式。这是一个属于神的国,已经是属于神,认神是王的人。就是有这样的可能,跟有这样的生活生命的选项。他可以这样子活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跟当时的罗马帝国的那种社会背景做比较。这一切也就会更加清楚。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很难,或者很完美高超的事。耶稣不是在讲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基督教不是在讲一些至高无上的一套东西。耶稣讲回旧约。耶和华上帝要使到以色列百姓选择活出神要他们活出的生命样式。而这个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们再看回以赛亚书66章。刚才那段经文你注意看,在讲完上帝以天作坐位,以地作脚凳之后,接下来第二节,耶和华说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灵里痛悔、因我言语而战兢的人。你看到了吗?这一个就出现在八福里面。虚心的人,有福了。上帝当年对着以色列百姓讲话。我是天地的主,也是你们的王。你既然是我的子民,既然我的百姓。第一种心态,最根本的一个心态,你活在世上要持着怎么样的心态,最基本的就是虚心痛悔,因神的话而战兢。这个是整个生命的根本立足。是耶稣照样再把这个带回来。这本来就是认上帝是王。知道自己既然属于上帝,整个生活,整个活着的心态就是向着这一位神。而就是抱着一种虚心谦卑,而对神的话不是随随便便,就是尊重。 其实这也就是回到创世记第二章那个最根本的问题。上帝是创造天地的主。再把亚当放在伊甸园,然后说把这一切交给你。不过园中你要修理,看守。一句这一颗不可吃,分别善恶果,其他你可以吃。上帝给一个吩咐,要他遵守。这就是整个人的生命存活最根本的。当上帝是我们的王,我们是属于他,而我们的存活就在这样一个关系里面的时候,最根本的就是对他一种敬畏的心态。然后表达在遵守他的话。然后你再把这个放在耶稣的身上,来检视他一生。他就是把这一切做出来。这个是我们所失落的,我们所失掉的。首先是耶稣那个时候的犹太人已经失落了,但是上帝说,我要重新再带回这一切给你。 这个就叫救恩。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上天堂下地狱的事情。救恩就是恢复那本来神创造的时候的境况。存活是什么?生命与活着是什么?什么叫做向着神,属于神?你说你相信神,你说这位是天父,你说这位是我的王。就是这样的一个态度。而你打开以赛亚书第一章,你就看到上帝在那边呼天唤喊地说,我的子民不认我?不把我当做我是他的父,他都不当做我是他的上帝。他说牛都会认得那一个主人,都会认得那一个草,但是我的子民不认我。背叛、悖逆,就是不听话。而这样子的情况就是涉及到存活。一个人的生命出现了很多的扭曲,出现了很多的状况,不能正常操作。神要把这一切再带回来。 而这个正常操作,在旧约里面用一个很特别的字表达。马太福音也一直出现,就是义,就是对,就是正,就是本来就是应当是怎么样。从神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带着很多的这样一个情形的字。所以你就看到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什么会出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因为这个是上帝要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按照上帝要的生命方式,你就会感到没有欠缺,不是一种迷失,不会空洞。这样的一个事情就不是遥不可及的。 到头来还是回到上帝是不是王?上帝重新成为以色列的王,要以色列再一次认他为王。而最起码最根本的,就是虚心痛悔而尊重王的话,所以虚心的人有福。不是只说心无杂念。不要把其他宗教跟我们文化上许多人性提升的操练读进来。这个跟圣经讲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圣经讲来讲去就是对着神是怎么样,而不是一种我们个人自我操练,自我道德提升的。不在讲这些,是在讲对着神是一个怎么样的心境跟心态。再从这里产生一种反应。 所以如果神不真的是王,不尊神为真正是王,也就不愿意尊重王的话而行。但是当尊神是王,就是说一直跟神站在一起,就是属于神的范围的人。他哀恸的话,他可能会受到敌对的。他会得到安慰,这个是上帝一直应许以色列百姓的,这也是以色列百姓经验到的。一个以上帝为他的王的人,他知道他就是已经属于上帝,他一定会从上帝那里领受上帝所要赐给他的,就是土地,就是存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