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跟随耶稣初体验

By Combined 联合

今天的主题是跟随耶稣初体验。当我回想自己的信仰过程的时候,我也不清楚自己几时才算是正式跟随耶稣。是青少年吗?还是读神学的时候?还是做了牧师以后?这种模糊的感觉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成长中的不同阶段,时不时就有一个从新认识耶稣的感觉。而每次从新认识耶稣的时候,就再次感受决定跟随耶稣的感觉。我想门徒们也许也是如此。我们也许以为他们跟随耶稣的时刻,就在加利利海岸边。那时耶稣一声“来跟从我“,他们跟随耶稣的日子就开始了。但今天的经文的情景偏偏又很不同。在這里让我們看到門徒其中有几位,原本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在施洗約翰的見証下,不是耶稣先呼召他们,反而是安得烈和另一個門徒,自己就先去跟随耶穌,打算去認識耶穌這個人。 接下来的情节有点像強匪黑幫的片段。耶穌一個人走路,忽然有兩個漁夫般魁偉身材的大漢跟在后面。当耶穌发现被人跟踪,就問他們:你们要什么?。(江湖的术语:“你們到底想干嘛?")兩個大漢就回答:“拉比,在哪里住?” (师父,你是混哪里的?)他们两个是施洗约翰的手下。耶穌就回答:你们来看。(“咱們走著瞧。")然后他们就跟着耶稣巡视了耶稣的场子。后来,安德烈拉了兄弟彼得,腓力拉了那但业,都加入耶稣的帮派。耶稣帮就是这样成立的。对不起,也许是我古惑仔的港片看太多了。不管怎样原來,在加利利海岸边以前,在施洗約翰施洗的地盘,耶穌就已經和后來的門徒先交手过了。所以,门徒到底是几时正式跟随耶稣?也难分难解。 今天的主题是跟随耶稣初体验。我们要来分析耶稣和门徒之间耐人寻味的对答。他们的对答当然不是什么江湖术语,但是却同样蕴含了深层的含义,是约翰福音里面的神学术语。首先,耶穌所問的問題“你們要什么?",其實,也可以翻譯成“你們在尋找什么?"。其实,這個問題“你們要什么?"徹底含蓋了人類和神之間的基本出發點。人到底在尋找什么?當你想要認識基督,想要接触基督教,你一定要認真面對耶穌這個問題“你在尋找什么?"耶穌的問題“你們要什么?"還有一層更深的神學含義,那就是“你們在找誰?"是的,人的這個問題,最終的方向還是在找尋一個“誰"。因為,在這里,人所需要的答案并不能用一個抽象的概念,好比說幸福啦,快樂啦,或滿足啦,來解決。人的問題最終要著落在一個關系上,所以人最終是在尋找一個“誰"。因此,耶穌問安得烈和約翰“你們要什么?",其實是在問“你們在找誰?" “你們要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因为我们知道这两个人跟随耶稣的原因。我们知道他们找的是谁。他们是听了他们原来的师父,施洗约翰的见证。施洗约翰说36“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他们因为知道耶稣就是神的羔羊,所以跟随他。但‘神的羔羊’什么意思呢?还好,施洗约翰之前也有解释:29“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所以我们是可以猜想门徒要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羔羊。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33 ‘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34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所以门徒要的不单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羔羊。他们还要的是赐下圣灵的神儿子。 两个门徒虽然要的是这些,可是他们的答案却似乎是答非所問。他們反問耶稣,“拉比,在哪里住?"其實,他們問的問題正是對准耶穌的重點,向耶穌發問。`住'這個字在約翰福音里面有很濃厚的神學意思。在14:10-11節,“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你們當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這里,耶穌形容了他于圣天父的親密關系,天父住在他里面,他住在天父里面。在15:4-5節,“你們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們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在這里,耶穌形容了他与門徒的親密關系,他住在門徒里面,門徒也必須住在他里面。所以,这个‘住在哪里’,包含了天父与圣子的关系,也包含了耶稣与门徒的关系。然后,在17:21-23節,耶穌對天父的禱告:“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們也在我們里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象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在這里讓我們看到,耶穌与天父合而為一,我們与耶穌合而為一,最終就是讓我們与圣天父合而為一。總而言之,門徒對耶穌的問題“拉比,在哪里住?"其實是在說“你問我們在找誰,我們現在要知道的是`你跟神是什么關系'和`你跟我們又是什么關系'?" 门徒要的是除罪的羔羊,但问的却是关于耶稣的关系。这两者看起来是答非所问,但其实是息息相关的。什么是罪?罪就是关系的破裂。所以怎么除掉罪呢?就要依靠真正能够使关系复合的神人耶稣,才能解决罪的问题。当耶稣又是在父里面,却又能够在我们里面的时候,那我们才真正与神和好。当我们与神合而为一,罪就化解了。门徒所要的,就是耶稣所拥有的‘关系’。 但是口说无凭。耶稣真能够做到吗?耶穌就對这兩個門徒說“你們來看。"這里的‘看’不是站在外面觀望。這里是叫本来在外面的,如今受邀到耶穌那里,進入一個關系里,用心眼去觀察,体會他。門徒就跟著耶穌回家,跟他住了一天。我們可以想像,這兩個門徒是大飽眼福,看了耶穌一整天。這樣的屬靈經驗可以說是他們生命中的轉略點,在他們的腦海里面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更為他們將來在加利利河邊能夠撇下一切,跟隨耶穌的那一刻,建立了穩固的基礎。的确,神是高高在上,無法琢磨的奧秘。但是同時,神為了和我們建立關系,卻非常愿意向我們顯露他的本性。我們無需憑著自己的能力虛构神的本意是什么,因為神本身樂意顯露自己給我們看。更有趣的是,在我們看神之前,神已經先看見了我們。應該這么說,神其實早已經看穿了我們。耶穌是先看見了門徒才跟他們說話,一問就對症下藥。當安得烈把彼得帶到耶穌面前,耶穌同样看穿了他說“你是約翰的儿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意思就是石頭,也就是說彼得將來必成為教會的基礎。 我们今天的联合崇拜要再次介绍我们教会年轻一代的事工。从儿童,到青少,到青成年,到年轻家庭的外展工作,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事工。在每一个环节,我相信都是让我们年轻一辈重新认识耶稣,从新立志跟随耶稣的机会。这个事工最大的挣扎就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人的需要,还是把重点放在福音的真理。如果过于迁就人的需要,那很容易沦为肤浅的福音,来教会只是为了吃喝玩乐,交朋友。但如果忽略了人的需要,那又只剩下枯燥乏味的教导,年轻人觉得星期天只是被逼来崇拜。我觉得今天的经文给我们一个启示。其实两者都可以兼顾。耶稣还是照顾人的需要,所以开始就问:“你们要什么?”但是,随着门徒的询问,耶稣就邀请他们:“你们来看。”本来,门徒只是觉得耶稣是夫子。但认识耶稣以后,建立了关系以后,就明白原来耶稣是基督。虽然经文里面只是经过了一天。但是我们看其他福音书我们知道,真正的领悟,其实是漫长的旅程。我想这也许就是人的需要和福音的真理两者兼顾的方式。福音的事工也许从人的需要为起点,但我们邀请人探索的事情却必须回到福音的真理。而当人发现什么是真理的时候,就是真心跟随耶稣的时候。不单是自己跟随耶稣,也把周围的人拉来跟随耶稣。这个福音工作也不单是对年轻人。这也是我们全教会的工作。弟兄姐妹,你想过你要的是什么吗?请把你的需要告诉主耶稣。并在来临的2018年,我邀请你们来看,真正从新认识耶稣。

Read More

面对敌人 (诗篇18篇)

By Combined 联合

今天,我们庆祝儿童节,就让我联想到我们要为下一代留下什么遗产。我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一个长辈说要下一代记得不怕辛苦,一家人要常常一起吃饭。另外有一个说要把自己的信仰传给下一代。我觉得这些都说得很有意思。轮到我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一个父亲要教自己的孩子,怎么赢和怎么输。因为人生总有挫折,你要能够在困难的时候坚持到底,你同时也要从失败中学习。这也许就是古人说的:胜不骄,败不馁。最近,我在女儿的华文课本读到一个中国作家查一路的故事。儿时,查一路喜欢与父亲比腕力。父亲常常轻轻一转手腕,就将他的手腕压在桌上。他举着红红的手,本想得到父亲的一点儿安慰,可是父亲好像什么也没看到。后来,查一路渐渐长大,又暗暗锻炼,正式向父亲发出挑战。本以为有机会取胜,但手腕却被同样被压下去。他失望极了,气得哭出声来。母亲闻声走过来,责问父亲:“你比孩子大还是小?你就不能让他赢一次?”“让他?”父亲瞪大了眼睛,“我可以让他一次,但是这个世界,哪有一个傻瓜会给对手一次赢自己的机会呢?”很可惜,在查一路的力量变得更强大之前,父亲却在他十三岁那年病故了。查一路说:爸爸用他独特的方式告诉我,强者是锻炼出来的,靠的是信心、意志和实力,而不是别人的施舍。这是爸爸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弟兄姐妹,你要为你们年轻的一代留下什么样的遗产? 今天的经文撒母耳记下22章,可以说是大卫为后人留下来的一份遗产。如果要为这个诗篇定一个重点,我觉得重点就是面对敌人。原来,一个人如何面对敌人,这也是做人很重要的部分。大卫的信息就是,你要依靠神,跟神一起面对敌人。大卫是如何面对他的敌人呢?大卫总会求告神。4 我要求告当赞美的神,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大卫相信神会听他的祷告。19 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神是我的倚靠。大卫承认自己的软弱,但他却能支取神的力量。人人都能向神祷告。大卫凭什么得到神的帮助呢?大卫说:21 神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大卫虽然在几次的关键时刻跌倒了。但更重要的是大卫心里始终顾念神,忠心于神。纵然有千错万错,此情永不渝。大卫说:32 除了神,谁是神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磐石呢? 大卫靠着神的力量战胜仇敌。39 我灭绝了他们,打伤了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都倒在我的脚下。 大卫知道,他所有的成就都属于神。这就是这整个诗篇的见证,神是大卫面对敌人的靠山。这个信念是大卫为后人留下来的一份遗产。 查一路的父亲留下一份遗产:敌人不会给你机会。要靠实力战胜敌人。大卫也留下一份遗产:面对敌人,要依靠神。我自己也希望留下一份遗产。也是关于面对敌人。我希望我自己的下一代重新定义什么是敌人。首先,让我们仔细想一想,大卫有真正的敌人吗?在面对扫罗, 大卫6 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神的受膏者,我在神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神的受膏者。” (撒上24:6)大卫没有把扫罗当敌人。在面对押沙龙,大家应该还记得5 王嘱咐约押、亚比筛、以太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少年人押沙龙。”(撒下18:5)大卫始终把押沙龙当儿子看待。在面对非利士人,45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神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神。(撒上17:45)所以非利士人是神的敌人,不是大卫本身的敌人。也就是说,大卫生命中的所谓敌人,不论是扫罗,押沙龙,还是非利士人,大卫也没有真正把他们当自己的仇人。最多,他们是神的敌人,百姓的敌人。其实大卫自己没有把任何人当成真正的敌人。 所以我就开始追查这个词 [1]。 我追查了过后,我恍然大悟。圣经的这个词:敌人,不是指你恨的人,而是正在恨你的人。这个是很关键性的区别。敌人,不是指你恨的人,而是正在恨你的人。在人生中,当你正在追求你觉得最有意义的事,而奉献你的生命的时候,有时就会有你的‘敌人’,所谓恨你的人。因为你在实现你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因为你寻求改变现状,因为你需要影响别人,难免就会有抗衡你的人。也许你的存在成为了别人碍手碍脚的眼中钉。也许有些人就是看你不顺眼,或把你当竞争对手。扫罗,押沙龙,非利士人,就这样变成了大卫的‘敌人’。圣经的这个词:敌人,不是指你恨的人,而是正在恨你的人。这个是很关键性的区别。所以你必须搞清楚,大卫不是靠主的力量去打倒他自己恨的人,而是依靠主的保守脱离恨他的人。你恨谁,不恨谁,你可以控制。谁恨你,不恨你,有时不由得你。但你却可以控制你如何回应恨你的人。这就是我要留下的遗产。 弟兄姐妹,孩子们,你告诉自己,我不是靠自己面对恨你的人,而是靠主面对他们。当你自己承担,面对恨你的人,你很容易感情用事,人家恨你,你也恨他。当你是依靠主,你就得把处理问题的主权交给主。主可能用你打倒他。不过,主也可能用你挽回他。当你把回应对方的主权交给神,差别就在这里。这是你可以做到的。主耶稣教导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他自己,就以自我牺牲来挽回恨他的人。在这个种族纠纷,彼此仇恨的时代,我想到了一句话。 “No one is born hating another person because of the…

Read More

一家之主

By Combined 联合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家庭日联合崇拜。我特别高兴看到很多长辈在我们当中。请问有谁是阿公阿嬷,爷爷奶奶的?我们也来算一下有多少是曾祖父,曾祖母?我们的经文的主角大卫也是一个爷爷。我们今天继续以大卫的‘家事’来劝勉大家。大卫要管理他的家。作为一个王,他不单是要管理他的家庭。他更要照顾到以色列十二个支派整个家。 所以,我今天的主题是:一家之主。一个家庭要照顾不容易。一个王要照顾12个支派更不容易。故事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各支派和王之间的关系。2 押沙龙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道旁,凡有争讼要去求王判断的,押沙龙就叫他过来,问他说:“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说:“仆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这是一个以色列某支派的代表,有争讼去求王。 2 Samuel 8: 15 大卫做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一个王怎么‘秉公行义’呢?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各地区其实应该有当地的支派领袖负责处理当地的纠纷。所以,来到王这里的案件一般上属于两种。第一种是上诉案件。也就是如果对一般地方官的裁决不满,或地方官也难以审理的案件,才会最后到王这里来。第二种是支派之间的纷争,又或者是跨支派对于国家政策的申诉。支派之间的问题当然不可以私下解决,否则缺乏中立下判决的人很容易就打起来。一定要以更高的层面来做判决。押沙龙所拦截的人,很可能就是这类的支派领袖。 你想想,大卫作为以色列的王,其实就像十二个支派的一家之主。一家之主要调解每个家庭成员,各个支派之间的冲突,使到一家人可以一团和气,这是多么重大又艰巨的任务。弟兄姐妹,你们有处理过孩子之间的纷争吗?小的时候是姐姐打我,弟弟弄坏我的玩具。大的时候就是为什么你在遗嘱里面分这么多给他,分这么少给我。家庭成员的恩怨情仇,在加上历史包袱,很多纷争一吵起来可能一发不可收拾。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大卫作为以色列的王,又是官,又是一家之主。他就是要管理这个家。平息家里的纷争。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看港剧。一种常见的剧情,背景就是有一个家族。古装也有,时装也有。一家之主通常就是家族里面的长辈。这样家族成员和气,家族生意也兴旺。可是,剧情总会有转折。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做事,难免会有利益冲突,难免会有性格上的摩擦。一家之主要摆平这些纠纷,有时靠的是本身的身份威望,有时靠感情,有时靠讲道理。老实说,不论是戏剧还是现实生活,真正能够做到吵架以后皆大欢喜的又有几个?一家之主可以做到家族成员没有翻脸离家出走就已经很厉害了。当我看大卫怎么管理这个家的时候,就让我联想到港剧里面一家之主的形象。而这样的工作真的很难,很幸苦。我并不是要为大卫王找借口。不过我希望能让大家感同身受,体会大卫做王的心酸。港剧里面的一家之主,为了主持大局,有时要大义灭亲,有时要恩威并重。得罪人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也就是一家之主处理纷争的代价。弟兄姐妹,我希望你们为大卫想一想。作为一家之主,处理处理家庭成员纠纷的事情很少有两全其美的局面。我讲的是一个家庭的家人,也包括十二个支派这一家人。甚至吵架的时候,到头来双方都怪罪一家之主也是很平常的事。你就把十二个支派看做是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当雅各的儿子们吵架的时候,雅各也是搞不定。不过雅各幸运,雅各没有一个儿子像押沙龙。 押沙龙是奸诈的狠角色。面对纷争中的家族成员,3 押沙龙对他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申诉。”弟兄姐妹,这句话就是故事的关键。也是这个家的问题。一个家庭里面最可恨的就是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左右逢源。表面上看起来是站在家族成员每个人那边,其实是为自己收买人心。所以,在家庭纷争的时刻,往往会有这种小人可以乘虚而入。他可以到二哥、三嫂、四舅、五姑、六姨太,七公主、八王爷那里、各个家庭成员那里串门子。当他们跟他诉苦的时候,特别是讲一家之主的坏话的时候,他就站在他们那边帮腔。两边吵架,听这一边的时候,他会说“你的事有情有理”,听那一边的时候,他又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我们看港剧时,最讨厌这种人。我们看戏的时候,我们很会为一家之主愤愤不平。可是在我们生活里面,我们偏偏最喜欢这种人。因为吵架的时候,处理事情的时候,不爽抱怨的时候,我们都喜欢人附和我们,难道不是吗? 弟兄姐妹,我们要小心这样的人。押沙龙听谁讲话,就支持谁的论点。这招真的够狠。一方面离间大卫王和各支派的感情。另一方面在每个人眼里,他又能够变成最通情达理的人。一家之主要公平,平衡大家的利益。我们可以想象,所有去见了大卫,无论裁决如何,难免会觉得大卫对他们不够好,因为他们他们一定会从自己的出发点着想。大卫越大公无私,反而越显得不够亲切。你站在中间,就表示你不是站在我这边。可是,押沙龙的举动正好相反。押沙龙就好像自己人。如果王就是自己人,那该多好。每个人当然希望,王在任何纠纷里面会站在他们那边。押沙龙的谎言和举止就是迎合这种心理,而骗取了以色列各支派人的心。 大卫作为一家之主真的很难。他管理这个家想要大公无私。可是人不是这样想的。每个人的私欲是希望王是属于自己的自己人。这个12支派间的斗争的事情其实一直都纠缠不清。到了19章,当犹大支派首先迎接大卫回国的时候,十个支派和犹大支派就彼此较劲。到了20章,就有人带领另外10个支派造反。最后虽然摆平了,可是到了所罗门死后,到了下一代,就正式分裂成南国犹大,北国以色列。大卫作为一家之主,也许是想保持中立,这样处理任何纠纷就可以帮理不帮亲,按规矩按公理办事。可是,你只要有一个像押沙龙这样奸诈小人,而个个家庭成员又期盼一个属于自己的自己人,那你这一个家就麻烦大了。 在今天的故事里面,所有十二支派家庭成员背叛了大卫。甚至是亲身儿子带头背叛他。却有一个外邦人充分体现了家人的精神。那就是迦特人以太。 21 以太对王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无论生死,王在哪里,仆人也必在哪里!整段经文里面,竟然是在一个外邦人的这段经节里面,再次出现Hesed这个关键词:愿耶和华用慈爱、诚实待你!家人的精神就是生死与共。这个外邦人竟然在关键性的一刻,变成了大卫最亲密的家人。今天这个家庭日,让我们学到这个功课。我们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不是整天在抱怨家人有没有支持我,吵架的时候谁站在我这边。大卫没有因为前途渺茫,用人之际,勉强以太留在身边。以太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投靠押沙龙。他们反而彼此立约,生死与共。这个外邦人活出了Hesed的真谛。我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确实是如此。也许最让人伤感的时候,就是外人有时比亲人更愿意陪我们共患难。我的感想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亲人。一个家族就是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我们也没有办法选择我们家族的遭遇。但我们仍旧有选择活出家人的精神。我们可以付出时间陪受伤的人。我们不是‘有’时间陪人。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够用。但家人精神就是拿出时间来。就如以太所说的:无论生死,你在哪里,我也必在哪里! 最后我要讲教会这个家。很多事情不仅要面对,而且还要有智慧去分辨和解决,难上加难。人事问题是最难面对的,教会更不例外。其实教会这个家是大家的,人人有责。我们都是这个身体的一部分。而在彼此服侍当中,我觉得心态最重要。而这个心态就是,我们不管是谁,我们仍旧是神的仆人。大卫纵然有千万个不是,但这个心态是抓对了。 25 王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 26 倘若他说‘我不喜悦你’,看哪,我在这里,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大卫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家里面,他是一个任由神差遣的仆人。管理一家大小确实不容易,但作为神的仆人,让我们就按着神的旨意完成各样善事。至于结果,就由神来肯定我们。愿神坚立他仆人手所做的工。今天,不管你有没有带食物来,你一定要留下来一起吃。这就是一家人的意义。你们要帮我尽量留住每个人,而且你看到单独的人就陪他们一起吃。这就是带着一个仆人的心态活出家的精神。彼此服侍就从这样的小事上开始。大家带着愿意彼此服侍,彼此参与的心情,使禧年堂成为一个充满主的爱的家。

Read More

我的民哪,你当听

By Combined 联合

Psalm 81: 你们当向神我们的力量大声欢呼,向雅各的神发声欢乐! 2 唱起诗歌,打手鼓,弹美琴与瑟! 3 当在月朔并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 4 因这是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 5 他去攻击埃及地的时候,在约瑟中间立此为证。我在那里听见我所不明白的言语, 6 神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你的手放下筐子。 7 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隐密处应允你,在米利巴水那里试验你。(细拉) 8 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诫你!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 9 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 10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把你从埃及地领上来。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11 “无奈我的民不听我的声音,以色列全不理我。 12 我便任凭他们心里刚硬,随自己的计谋而行。 13 甚愿我的民肯听从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 14 我便速速制伏他们的仇敌,反手攻击他们的敌人。 1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