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人生最强就是如此

By Mandarin 中文

平安。当我是中学生,一杯豆奶卖两毛钱。记得当时在学校食堂,卖饮料摊位摆放了很多杯豆奶。每个学生排队,放下两毛钱,拿了一杯就走。这是最便宜的饮料吧, 特别是如果你没有携带自己的水瓶。男生都不携带水瓶的。记得有一天我并没有买豆奶。那天的天气特别炎热。我不排队买豆奶,而是向卖饮料的大叔要了一杯西瓜果汁。他从冰箱拿出一盘西瓜。都是已经切成长方形状的,刚好挤进那架榨果汁机。然后就流出西瓜汁来,倒出一大杯,给我。 那杯果汁的价钱是一元。在当时,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就相等于5杯豆奶,足够让我喝一个星期。那杯西瓜果汁是我的奢侈品。不记得那是否我第一次喝西瓜汁。当在那炎热的学校日,就感觉是自己的第一次。那冰凉的果汁十分清爽,那甜美的西瓜就是满满的幸福。就在那时刻,我感到喜乐,是一种对生命的满足。那时刻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我记得我对自己许下一个鸿图大愿。听好了!我的人生目标和生命的梦想就是:确保自己能够每天享受一杯西瓜汁!每天一杯西瓜汁!这样我就会天天都幸福快乐。这就是我生命的理想。 2:24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传道者说,人所能够做的最好最美的事,就是如此。这是传道书对第一个提问的初步结论。他的提问是: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1:3 生命怎么会没有收获呢?但经过一切对生命的探讨和查验,和一切对世界的观察,传道者得到的结论是,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 他也说,(v.24) 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这是第二次在传道书中提到神。我们联想到第一次书中提到神1:13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这是神叫世人经练极重的劳苦。 人思考关于生命的事,也是出自神的作为。这一重点在3章也重提:10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受经练。 11 神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身为人类,我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无止尽蔓延,并开始疑惑。这是从神而来的重担。特别当我们的生命相对于时间的延续不断是那么的短暂。生命怎么就只是这些?我的生命怎么就只这些?让我被纪念!不你将会被遗忘。我已经想得很参透了!让我收集所有的知识来克服这个问题。但是,1:18这么说: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享乐呢?让我玩到够玩到透吧!让我拼命累积和建设,使生命没有一刻沉闷。我要让每一秒钟都永久长留。但是,这始终不能永久。诚然经过所有的累积,您最终还是感到虚空。况且,还有死亡。死亡是不合理的。死亡的意识就是:无论我们怎么活,结局都是一样的。死亡的意识是:无论我们收集堆积了多少,始终不能带走,乃是要交给他人。这种思考自己存活的重担来自神。传道者企图透过建功立业来面对这些挑战。他企图否定智慧和喜乐所带来的重担。但最终,没有益处。 您是否对时间厌烦?是否曾经企图保留一段完美的时刻,一个完美的情况,但它却渐渐流逝。我当牧师的时候偶尔有这种感觉。每当你认为自己成功弥补一些事情,总有另外一个破口出现。当一个青少年人成长了,就有另外一个叛逆的出现。经过一番努力而成功修补了一段关系,又会出现另一个纠纷。栽培了一个新的领袖,就有另一个回天家。每个受用的证道,都有被遗忘的讲道。 真是一个敲田鼠的游戏。无止尽的延续着。心中总惧怕这一切都功亏一篑。我并不是一个好高务远的人。我不寻求被纪念。我甚至不喜欢认可或被他人欣赏。但我奢求实质的益处。我要确定自己所做的都有关系,有作出实质的改变。但传道者是对的。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没有益处。神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礼物,就是人能够洞悉时间的蔓延。但有时,这是如此的厌烦,因为我们确实知道自己不能手握着任何东西。您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当您捉不住风。 一晚,守丧过后,我在以为长老回家。我和长老很熟。因为曾相伴做家庭探访超过百多次。但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长时间的交谈了。因为我换了区会。我们很回忆我们曾经接触过的个案,包括我们刚探访的丧家。我也分享了自己对教会的一些顾虑。就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突然感到极大的喜乐和平安。我发现,即使自己对许多事情感到无奈,包括时间的侵蚀,我并不能够掌控未来。过去的,将随着时间淡忘。但我发现,就在当刻,那个时刻,那段交谈对话,那段关系是实在的,对我而言是有关系的。 许多事情对我们而言也许是无法理解的。神的旨意和时机,往往超乎人的思考。但是,就在那时刻,我能够明白。我感受到极大的喜乐和平安。因为就这次,我能够抓住此时此刻。在这个宝贵的时刻,能够与另一方沟通连接(合而为一)。我们彼此认可过去所付出所做的,和现在仍然在进行的服事。这一切都有关系。我也发现,那宝贵的时刻出自神的恩典。神或许让无情的岁月成为我们的重担,但他同时也给于我们享受一时一刻的喜乐。 2:24 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 25 若不是因为神,谁能吃用享福呢? 这里说的吃喝,并不相等于吃喝玩乐,或2章提到的玩乐。这里的喜乐,来自生命中一些简单的喜乐。当我反思这点,我回想起我那西瓜果汁的人生宏图。曾经,一天喝一杯西瓜汁就能让我每日开心和满足。难道是我变了吗?现在我有能力天天拥有西瓜汁,为何我的喜乐竟然缺少了?2:26神喜悦谁,就给谁智慧、知识和喜乐,唯有罪人,神使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归给神所喜悦的人。 倘若你的心远离神,那您会把自己的信心寄放于所收聚的、所堆积的,越多越好。但可笑的,你拥有越多,就越难欣赏生命中简单的喜乐。这也能发生在服事上。当一个人很忙碌的参与服事。当我们进行越来越大的工程,或许就忘却了那种与他人在心灵上有属灵接触的简单喜乐。但倘若您接近神,那么。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您将开始发现,每一日都是神的恩典。那智慧本身就足够让您为每日的简单喜乐而感恩。 这是谁?是许文远部长。5年前,人们给他一个小名:不能在不丹找到幸福快乐的男人。不丹在2006年曾被Business Week列为亚洲最快乐的地方。不丹引用自己的一种“国家快乐指数”来推行本身国家政策。但在2011年,许部长在国会发表言论,谈到自己在不丹的经验,解释为何不丹并不是人间仙地。他说:许多时候,我看到很多不快乐的人,在田里劳碌着。他们担忧下一次的收割,担忧自己的收割有没有买家。 这句话引起轰动。有位不丹的老师回应许部长,说:“既然您怀疑不丹是否存在快乐,就让我举出一些你事情,是您在不丹的时期没有注意到的。您所看到田里的人,并不是不开心。若您靠近观察,将发现他们在唱歌,享受着集体生活的喜乐。或许这是您无法理解的。若您多花些时间观察他们,您将看妇女背着篮子,手牵着几个孩童,带着热腾腾的食物来。我们这里没有麦当捞,也没有KFC炸鸡。然后每个人就坐下来吃他们的午餐,一面嬉笑玩乐,喂宝宝们吃喝。这样子过着超过一小时。我知道您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坐下来观看,因为在您的国家,时间就是金钱。”这回应一传十,十传百,甚至5年后还在面薄流传。 老实说,读了之后,我对许部长有些许论断。您怎么凭自己的观点去论断另外一个国家的人的幸福快乐?后来我决定多做一番研究。我发现,他的那句话,是缺乏上下文的一句话。许部长的整篇发言其实反映了他对不丹的情况,有蛮好的理解。 他说:“不丹之访,对我留下深刻影响。第一:小国的难处。小国如何在残酷的大国政治当中生存?或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第二,身为强大国的邻居,这是艰难的事实。我访问了国会秘书,设法明白他们的经济状况。他们的资金来源是什么?靠什么生活?大部分的政府收入来自邻大国的资助。第三,如何跟得上全球化的世界?有本事的人都离开国土,到别处寻找生机。国内的经济商机很少。第四,能够自理和自养,带来自尊和自豪。若为了生存只能委曲求全,不值得开心,更谈不上什么快乐幸福。国家层面是如此。个人层面也是如此。 许部长将不丹和新加坡做的一番对比。他的重点是,小国要生存并不容易。不丹如此,新加坡也如此。的确,我们都期待生活中的简单快乐。若能无忧无虑,就不难找到快乐。但生命往往不是这样子的。为了快乐,首先你必须能够生存。所以不丹现在也向新加坡学习。我们生存了。身为新加坡人,我们下意识的本能是未雨绸缪。我们清楚明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总是在收聚、堆积,因为我们逼不得已。也正因为我们时时刻刻安居思危,抱着生存的意识,所以我们必须承受时间的负担。未来就是那么难掌握清楚。外面的世界就是拼死拼活的。 然而,这是今早的信息:即使当下在新加坡的拼搏中,不要忘记什么是最关键,最有关系的。不要忘记什么是最强、好得无比。我要提醒您,神的另外一个礼物。这神圣的礼物就是:您能够享受并欣赏来自神的每一个恩典时刻。或许是一杯西瓜汁。或许是与好友的交谈。这些都是随手可得的。您只需要智慧来珍惜这些时光。其实,这些时光就是真正重要和有关系的。我所讲的不是什么心灵鸡汤。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让您好受。这好比是在喝华人的补药鸡汤。起先是苦的。之后是您需要的营养。…

Read More

为谁辛苦,为谁忙?

By Mandarin 中文

平安。准备讲道时,听到消息说财政部长王瑞杰在内阁会议时中风。跟众人一样,对他、对他的家人,我感到同情,也为国家担忧。除了这些感受,我也想到:到底,为谁幸苦,为谁忙。为了什么而忙?律政部长Shanmugam 形容王部长肩负着“非常沉重”的重担。他说:我不断提醒他,操劳过渡了,会影响健康。 “为谁幸苦,为谁忙?” 王部长为着新加坡的将来而劳碌。同样的,我们许多人也劳碌:为了家人、个人成就、玩乐、安全、各种因素。接下来的讲道,会一一探讨这些因素。因为生命是多面性的,所以必须详细探讨所有层面。但是,无论你为了什么而劳碌,总有个共同特征, 我们都期待自己的劳碌有回报。也是说,我们不会没有目的地劳碌。有时,我们的确付出很多,却得不到什么回报。但是,期望还是有的。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劳碌有所期望呢?这样的期望合理吗? 80 年代,在经济复苏时期,台湾有一首流行歌。歌词鼓励那些那些失落的人,要力争上游,战胜生命。让我读几句。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 (Hokkien: sa hun ti zu dia),七分靠打拼 (Hokkien: qi hun ko pa bia),愛拼才會贏。我不清楚歌词是不是正确。难道真的3分天注定,7分靠个人努力?但肯定的是,这首福建歌在华人圈子很受欢迎,是有原因的。这首歌在每个人的心坎里引起共鸣,因为大家都肯定其道理。生命起起落落,但最终你必须拼了才会赢!我们劳碌,因为我们期望自己的劳碌有收获有回报。到头来,不能肯定有没有回报。但这样的期望是合理的。 箴言属于智慧文学。也有相同观察 • 10:4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 • 12:27 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 • 13:4 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

Read More

出黑暗、入光明

By Combined 联合

今年年头,我们完成了马可福音。我们见证了耶稣所开创的一条道路。那是一条开展神的国度的道路。在神的国度,耶稣就是那位与众不同的王。但耶稣的道路也成为了他门徒的道路。不单是门徒们走过了,接着,历世历代的殉道者、忠心的信徒、直到今天,教会中服侍的每个人都是这样走着。禧年堂的弟兄姐妹,我希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认清楚的道路。我非常鼓励大家重新阅读马可福音,重温我们收录在网站的讲道。唯有当我们这样见证了耶稣,我们也才能这样跟随耶稣。耶稣是王,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王。我希望我们也同样能活出像耶稣一样,那种君尊的身份。彼得前书2:9 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弟兄姐妹,这是讲你们,你知道吗?那出黑暗、入光明道路已经预备了,你知道吗?你被拣选,是来成为不一样的一个人,我们都要成为不一样的群体,你知道吗?这才是‘信耶稣’。这才是反转生命的道。 这里说‘君尊’的身份?你也许会小看自己而怀疑: 诗篇8:4 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神却是这样地看待我们: 5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把荣耀尊贵为冠冕戴在头上,那是什么感受?弟兄姐妹,你既然明白自己是尊贵的,那你应当如何看待自己,你又如何对待别人呢?年轻的一代,你如何看待自己呢?所以,我把今天的主题定为‘出黑暗、入光明’。这条道路不单为我们自己,也是我们的使命,成为别人的祝福。我们应当如何带着君尊的身份,活出君尊的样式呢? 所以现在,我要你们来设身处地来想象一下,想象自己在自己的登基大典。把荣耀尊贵为冠冕戴在头上,那是什么感受?也许大祭司正按手在你身上。在你君尊的人生道路上,宣读这样的祝福和期许。 诗篇72:神啊,求你将你的判断的权柄赐给王,将你的公义赐给王的儿子。 2 他要按公义审判你的民,按公平审判你的困苦人。 3 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 4 他必为民中的困苦人申冤,拯救穷乏之辈,压碎那欺压人的。 5 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你,直到万代。 6 他必降临,像雨降在已割的草地上,如甘霖滋润田地。 7 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长存。 8 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9 住在旷野的必在他面前下拜,他的仇敌必要舔土。 10 他施和海岛的王要进贡,示巴和西巴的王要献礼物。…

Read More

好些妇女

By Combined 联合

国成牧师在讲解马可14章的时候,念到这句诗。 ”喜乐是合作伙伴关系, 哀痛则独自哭泣, 迦拿有宾客多位, 客西马尼见孤身只影。“ 不过,今天从14章来到15章,我觉得应该加多两句。 ”各各他有好些妇女, 其中有些是Aunties.” 还好我不是靠写诗过活。 马可告诉我们,在耶稣钉死在十字架的那一刻,40 还有些妇女远远地观看, 41 就是耶稣在加利利的时候,跟随他、服侍他的那些人;还有同耶稣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妇女在那里观看。耶稣在加利利是多么风光。进入耶路撒冷,是多么气派。为什么到了此时,都是剩下妇女?因为耶稣的罪行是叛乱分子,所以只要是男人,都很可能被牵连是叛乱的同党。妇女和青少年就少了叛乱或杀人放火的嫌疑。所以,到了最后,在各各他刑场的时候,除了看好戏的敌人,除了执行刑罚的罗马人,真正可以安全陪同耶稣的,就剩下这些妇女。而在这些妇女当中,马可就特别点名三位:“内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小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撒罗米。”为什么特别点名这三位呢?因为他们三位都是空坟墓的第一见证人。 耶稣死后,43 有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神国的。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46 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 47 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都看见安放他的地方。 16 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 2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她们来到坟墓那里。4 她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滚开了。 5 她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6 那少年人对她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他的地方! 所以,是这三个妇女见证整个过程。他们见证耶稣死在十字架。他们见证耶稣的尸体。他们见证耶稣放置尸体的坟墓。最后,也是他们首先见证那个空坟墓,和见证宣告耶稣复活的天使。本来,耶稣的死和空坟墓这么重大的事,你也许以为应该是门徒们亲自见证的大事。因为从8章开始,真正知道内情的,就只有他们。是耶稣亲口告诉他们说:我是要受难受死最后我要死里复活。这样的事情不只说一次或两次,而是三次或更多。写故事的话,按照剧情应该是这样的结局。可是,马可告诉我们,这个见证最后是属于这三个妇女。 而这三个妇女还真的是名副其实的Auntie。(半方言)那时候,拜五拜六,又有逾越节,又有安息日,没人做生意。我一大清早就要去巴杀,“买了香膏”。路上,我们就在烦恼,3 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滚开呢?” 我就叫你拉Peter一起来,他们捕鱼的够力气。没啦,他心情不好。不然,我们问那些守着的兵丁,叫他们帮忙。我才不要,他们最可恶了。要不然真么办?他们3…

Read More

彼此和睦

By Combined 联合

今天是我们的新年联合崇拜,祝大家新年蒙恩。正好正月初七也是人日,祝大家生日快乐。二月14日又是情人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今天也是大斋节的第一个主日,所以我们的经文都是关于耶稣第二次预言他的受难,以及过后相关的故事。不过,既然是新年,我就特别选了经文里面最吉祥的字句作为题目,那就是:彼此和睦。我们过年都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一家人若能和气团圆,那也是人人都渴慕的事。耶稣也希望门徒们可以彼此和睦。同门师兄弟若能够好好相处,那该多好。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不和睦呢?马可9:34 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这种门徒之间争大小的事情其实在各门各派都是常有的事。每个师父都迟早要面对这个难题。若处理得当,那这个门派就会兴旺起来。毕竟,团结就是力量。处理不当,那就面临自相残杀的结局。又或者会导致有人另起炉灶。到时候就你南拳我北腿,彼此势不两立。那么,争大小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呢?这是一条许多人所走过的路。我可以为大家介绍市面上的三个惯用的路径。 第一个路径是设立一个系统。就比如韩国人。韩国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长幼有序的尊卑思想非常明显。所以他们一般会按年龄分大小。除了年龄,他们也看重前辈后辈的分别,也就是资历的差异。所以,耶稣可以效法韩国人用年龄解决问题。安德烈是长兄,应该排名前面。然后才是弟弟彼得。约翰应该是老幺(Maknae),因为他年纪最轻。耶稣又或则可以用资历。先入门的是大师兄,最后的闭门弟子是小师弟。总之,耶稣就是选择一个系统,让后门徒们就可以依次排名。 不过这条路径虽然普遍,但是也有许多人不赞同。他们认为这样的系统很不公平。凭什么说年纪大,或资历深就能排在前面?他们会选择第二条道路,那就是任人唯贤,唯才是用(Meritocracy)。所以领袖应该是有能者居之。而最公平的方法就是设一个擂台。我们可以比武来选出掌门继承人。在耶稣的时代,这种事情就是这样解决的。罗马政权如何称霸?那就是扫平所有的周边蛮夷。而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罗马帝国把他尊为Augustus,意思就是‘众人以上最尊贵的那一位’。罗马人的彼此和睦的定义就是镇压所有的反叛。技压群雄就可以带来和平。杜琪峰导演有一部得奖的电影叫《以和为贵》(Election2)。 [1] 里面的和平是讲诉一个黑社会份子如何勾心斗角,心狠手辣,最后铲除异己成为黑社会老大。我们的彼此和睦是否也是一种消灭敌人的和睦。耶稣如果要在门徒之间分大小,不如就设下一个门徒训练的PSLE。然后按成绩,或比较一下彰显神迹的能力来定夺。 这条道路你认为如何?你有想过你的道路吗?也许你很反对第二条道路。你觉得,基督徒哪里可以这样打打杀杀,彼此竞争。那你又会如何处理呢?有些人也因此走出了第三条道路。也许耶稣应该把大家都好好坐下来,然后可以告诉他们:你们有什么好争的?大家和和气气不是很好吗?我不是告诉过你们要彼此相爱吗?有什么争执,彼此一人让一步就对了。这第三条的道路就是与世无争。所以也不必分大小,谁来带领也无所谓。耶稣可以告诉门徒们‘我们一家人没有大小。大家平辈就好。’也许你本身的性格就比较淡泊名利。那种争大小的事情你也不放在眼里。也许你觉得做基督徒就是应该毫无野心,最重要就是大家好来好去就行了。这真是耶稣的道路吗? 弟兄姐妹,我觉得不是。至少在今天的经文,我找不到。那种‘大家和和气气’的处理方式,也许对一些人可以管用。但我们在这里不是要选出一个小社团的团长。这些门徒有如一个国家领袖,是神的国的开国栋梁。而这个课题不是大家伤和气,闹别扭的琐碎事。这可是牵涉到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指导原则。所以,在马可福音的第一篇讲道,我就留下了一个伏笔。我问大家,这些门徒是为了什么跟随耶稣。经文的答案是:因为耶稣呼召他们来‘得人如得鱼一样’。这群人和普罗大众不一样,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其中一个还是奋锐党(Zealot)的人,随时可以拼死命也在所不惜的。这样的一组人,为了成就这样的大事业,争大小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决定可以主导这个国家的命运。你想想新加坡当年建国一代的领袖就好。他们是那种对彼此之间如何分大小的事情轻描淡写的人吗?绝不可能。一个国家何人为大,就是这个国家何事为重。所以,什么是耶稣的道路呢?耶稣到底怎么看待门徒之间争大小的事呢? 9:35 耶稣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仆人。」然后在整段经文的结尾,耶稣又说,10:31 然而,许多现在领先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反要领先。耶稣前后一致性的提出同样的原则,所以这个原则就是神的国的指导原则。当然,耶稣的生命就彰显这个原则。今天的经文,耶稣一开始就预言自己的受难 。当然,到了故事的结局,当看清除了耶稣所完成的救恩,又再次领会这个道理。「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仆人。」所以耶稣没有说你们不要作首先的,没有说你们不要得荣耀,没有说你们不要为大。门徒们愿意挺身而出跟随耶稣,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们不是庸庸碌碌,随随便便的人。他们是要来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最后成为了建国一代的领袖。所以耶稣是告诉他们,凡是要在这个国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仆人。而众人的仆人首先的就是耶稣本身。 有点抽象对不对?这个原则什么意思呢?9:36 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 37 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现今社会,孩子是宝贝。所以,接待小孩子也许对你我没什么大不了。不过当时,小孩子是没有身份的,比佣人或奴隶还不起眼。当时的社会没有人会理会他们的存在,更不用说接待他们。所以,耶稣是告诉他们,你要作最大的,那就看你是如何对待那最卑微的。耶稣的话会不会让你联想到当年旧约里面先知常用的责备?国家的领袖怎么样,就看你的孤儿寡妇怎么样。「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仆人。」 再举一个例子。当时罗马社会派系之分是很明显的。你要嘛就是属于这个党,要嘛就是属于那个家族。9: 38 约翰对耶稣说:「老师,我们看见有人奉你的名赶鬼,就上前阻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约翰争执的不是耶稣的品牌的版权问题,其实就是派系不同的偏见。这个人不是他们这一党的。39 耶稣却说:不要阻止他。40 凡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耶稣在乎的是心意,而不是派系。一个作领袖的,能够放下这样的成见吗?如果一个人不是你这一伙的,你愿意包容他吗? 再举一个例子。耶稣说42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犯罪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这里的‘小子’不是指孩童,而是初信耶稣的人。他们的信心也许比较脆弱。所谓‘犯罪’是说他们信了没多久,就放弃离开主。你也许会觉得,别人犯罪关我什么事?耶稣又说43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犯罪,砍下来! 44 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总胜过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明明前面一节是说使人犯罪,为什么后一句却是讲到自己犯罪呢?明明前面是说绊倒人,为什么后一句是讲自己被绊倒呢?原来作为领袖,有时就像在一场二人三足赛跑一样。我们的奔跑过程被联系在一起。你的跌倒,也会导致同行的人的跌倒。而如何不跌倒,有时就是要舍弃一些你觉得很宝贵的东西。手、脚、眼睛,都是宝贵的。但有时一些宝贵的东西反而却阻拦你如何对待人。有人告诉我,他有一次邀请一位弟兄参与停车场的服侍。那位弟兄回复说他在公司是上司。他刚好有几个下属也是在同一间教会聚会。他说,因为这样他不可以参与这样的服侍。我不清楚他在公司有没有标榜自己是基督徒。不过,我想如果这样的话让他的下属听到。那肯定是他自己跌倒,又绊倒人。 弟兄姐妹,天国就是这样一个原则。「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仆人。」有时就是必须有所牺牲,而这样才能服侍人。你自己不至跌倒,别人也不被你绊倒。可能是牺牲你的社会地位,可能是牺牲你的长辈的尊严。在罗马书,我们提到牺牲你的自由,甚至牺牲你更正确的神学,或牺牲你所受的冤枉和委屈。不管这东西对你多珍贵,倘若阻拦你服侍人,是否应该搁下,救自己,也救了别人。这也许就是让一个财主面对耶稣,最纠结的地方。现今社会的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很好,有钱人很多,没钱也不是一辈子潦倒的事。不过以前,就是一小撮的财主是特别阶层,其他人都是一天过一天,混口饭吃。钱财代表了社会地位,身份,自由,而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你是蒙神祝福的人。倘若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霎那间,你失去的不是钱,而是你从一个有身份的人,变成了不起眼的普通人。(from somebody…

Read More

怎样怜悯你

By Mandarin 中文

马可福音5:1-20 的灵修分享 5:18耶稣上船的时候,那被鬼附过的人,恳求要和祂同在。 5:19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并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 5:20那人走了,就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众人就都希奇。 这段经文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我每次都会被故事的戏剧性所震动。故事的主角除了耶稣,就是那位被污灵附着的格拉森人。那污灵众多,且大有能力,可以弄碎锁链。耶稣赶它们到猪群,两千多只猪就闯下山崖,掉在海里淹死了。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场面! 可是,我这次重新阅读这段故事的时候,却是被故事的一句话所感动。当耶稣要离开的时候,那人要求跟随耶稣。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你回家到你亲属那里去,把主为你作了多么大的事,并他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想到这里,我才更深一层的明白这故事的重点。耶稣清楚地讲明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那是因为怜悯。所以,故事的重点超越了离奇的情节。故事的焦点不是匪夷所思的奇迹。故事的中心应该带出神的怜悯。 这位格拉森人,因为众污灵的影响,是疯癫,是狂野的。他昼夜喊叫,用石头砍自己,锁链也绑不住。一般地说,对于这样的疯子,人人都会觉得可怕。这不是人,是凶猛的野兽。我们看到的是他按奈不住的举动,我们想到的是怎么避开他,怎么辖制他到最小的干扰程度。但是神看到的,不是可怕。神感受到的,是可怜。耶稣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这人不是可怕,而是可怜! 心魔的缠绕往往比肉体上的疼痛更为难受。我们观察忧郁症的病患者就能够体会心灵的折磨和煎熬的痛苦。这位格拉森人不只受到一个污灵的搅扰。这污灵名叫‘群’,意思就是一个五六千人的罗马军队。几千个污灵附在此人身上,那已经不是搅扰,那是蹂躏。就象一个战乱沦陷后的国家,这个人只剩下一个残骸,赤身裸体,众叛亲离,自我毁灭。这人代表了人面对强大的恶势力的无助。他也代表了被无情的征服后的窘态。他没有了自己,没有了生命。 然而,在人看来是无可救药的境况,在神却是起死回生的希望。此人是外邦人,住在低加波利也就是外邦人的地方,地点是墓地,也就是最不洁净的地方,而且又靠近不洁净的猪群。这人简直就是处在离开恩典最遥远的所在。然而,耶稣却是遇见了他,仿佛是特地找他,为他施行拯救,把生命还给了他。老实说,若不是彻底的了解这个人原来的处境,看到神如何千里迢迢的来行大能,我以前还没有真正体会这人所领受的恩典是何等的可贵。很有趣的,连这位喂饱五千人、平定风浪的耶稣本身都强调神在这里作了‘多么大’的事。 让我们在这大斋节期间,再次被神的爱感动。就象这人一样,把神在历史和我生命所作的大事与人分享。 操练:让我们学习神如何怜悯人。不以人的外表、举动论断他们,而懂得了解人心灵的创伤和需要。

Read More

还是恩典

By Combined 联合

弟兄姐妹平安。特别欢迎来自印尼的印华基联合唱团参与我们的崇拜。今天是我们禧年堂的家庭日。我们过去都用这日子来纪念我们这个大家庭里面不同的成员。纪念我们的乐龄,我们成家的夫妇,我们的青少和儿童。在主里,我们是一家人。所以保罗说Romans 8: 29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姐妹中作首生的。什么是他儿子的模样?“Jesus was fully obedient to God, fulfilling his calling and eventually victorious over sin and death. But he would not be alone. We who are transformed will…

Read More

犹太人的好处(II)

By Mandarin 中文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保罗在罗马书所要传讲的福音。也因为这个福音,Paul faced many quarrels in his missions, especially with the Jewish leaders. His modus operandi in every new mission field was always to speak to the Jews of the loca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