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recall from our passage last week, the ministry of Paul in this city was off to a very good start. In verse 42, 42 As Paul and Barnabas…
Reach Us
+65 6223 5203
If you recall from our passage last week, the ministry of Paul in this city was off to a very good start. In verse 42, 42 As Paul and Barnabas…
I recently heard a fascinating story about a shopkeeper. This shopkeeper needs a large sum of money on the first Monday of every month, perhaps for his rent, his inventory…
Reading the Chiasm [1] 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2011 where we have systematically preached from each of the Gospels from Advent to Easter. Two years ago, it was…
Brothers and sisters, 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 I know that as a pastor, sometimes there are expectations from others – some things you ought to do, some things…
A man was sitting quietly reading his paper one morning, peacefully enjoying himself, when his wife sneaks up behind him and whacks him on the back of his head with…
Once I received a call from a guy. “Pastor, I know my mother attends your church, but I feel that she is not spiritual enough. Do you think you could…
Peace to you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are in the Christmas season because it is 12 days of Christmas. Can I have a show of hands from those who had…
Peace to you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are in the Christmas season because it is 12 days of Christmas. Can I have a show of hands from those who had…
We have come to the last sermon of the sermon series on Noah. After this chapter, the name Noah would not be mentioned again in Genesis. And so at this…
(感谢李文龙弟兄的翻译) 今天的讲道,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曾经对自己作过任何承诺吗?到目前为止,我一生对自己作了几个承诺。过后,我发现,这些自我承诺,不管是好是坏,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决定性的时刻。在这些时刻,我会对一些问题做出决断,而这些决断以后在每一个类似的困境中,都会成为我的最终指南,形成一种个人信念。不但如此,我还领会到这些个人信念,也对我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下了定义。定义我们的,不是我们的能力,也不是我们的背景,甚至也不是我们的成就。守丧的时候,我听过了很多家人的颂词,多少体会到这一点。我们的信念,对我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下了定义。 回想过去,有一段时候,我曾经在三一神学院经历到一些挫折。从我这方面,我当时实在不知道我自己在做些什么。我一生的教育主要是在理科和商科,而偏向文科的神学完全不适合我。同时,我也听到了一些关于教会令人相当沮丧的消息。我是应该放弃吗?这想法就不断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疑惑对一个人,在一场艰难的旅程中,是最大威胁。雅各在第一章第六节说: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耶稣在路加第九章第六二节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我有一段时间感到了幻灭。但后来有一早晨,我得到了顿悟。我对禧年堂做了一个个人承诺。这承诺帮我渡过我在三一神学院,和这十多年在教会的日子。在事工上不是一凡风顺的。我的脾气有所改变,想法有所改变,很明显的,我的身材也有改变。但是我的信念却保持不变。我这样说不是因为这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你们当中有些人,尤其是我的同事们,比我在禧年堂的时间更长。但我希望在我死的那天,他们会说,这人是禧年堂的人。至少是我的信念,对我下了定义。 今天的经文来自大家非常熟悉,诺亚方舟的故事。在洪水消退过后,上帝对自己作出了承诺。我觉得这个承诺是对我们上帝来说,一个很决定性的时刻。在第八章第二十一节 ,神在他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听起来这像是一个很简单的承诺。我永远不会再这样做了,我永远不再作这件事情了。我们都曾经作出了类似的承诺。对一些小事情,你可能会说,“我永远不会在这家店吃东西了”,或者“我永远不会再穿这件衣服了。”对一些比较严重有的事情,你可能会说:“我永远也不再抽烟了”,或“我永远再也不会酒后驾车了。” 但是,兄弟姐妹们,这种信念听起来可能很简单,可是,对神而言,却来得不容易。我甚至说,上帝是永远要承受这痛苦的决定。我怎么知道神的这个自我承诺,这个将来的个人信念得来不容易呢?这就要分析之前的一段经文。 在创世记第六章第五节:5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6 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7 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 比较了两段经文,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上帝在洪水后跟洪水前作出的是同样的裁决:在洪水前第六章第五节,这裁决是:人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在洪水后的裁决第八章第二十一节: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这两个裁决都是相同的。这裁决不是说,世界没有好人或好心的人。我敢肯定说好人有很多。在漫长的历史里也有很多善良的和高尚的非基督徒。问题是,人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能”超越计算自身的利益而避免走向死亡吗?”[1] 回想几千年的文明直到近代历史,我赞成上帝的裁决。人本身就是会倾向于自我毁灭。 然而,虽然在洪水前和洪水后都是同样的裁决,洪水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判决。在洪水前,神的判决在第六章第七节是:我要将所造的人都从地上除灭。然而,洪水过后,神的判决在第八章第二十二节却是: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这两个判决的差别是很大和明显的,从发出洪水,到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差别是一个天,一个地,天壤之别。但是,因为我们晓得这两的裁决是一样的,我们也晓得,上帝过后的自我承诺得来不容易实,因为那裁决的效果仍然是相同的。在第六章第六节,神的裁决后的效果就是: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洪水后,人还是有罪的吗?有的。所以,神的心是不是仍旧充满痛苦(NIV 1984)呢?是的。他的心是不是很难过吗(NLT)?是的。有没有悲伤呢(新译本圣经)?有的。既然这样,审判和惩罚是公平合理的吗?当然。然而,尽管是这样,上帝却是不一样的判决:永不再发生了。为什么呢? 我觉得这是因为尽管创造的背叛是很遗憾的,但仅仅处罚的无效也同样的令人遗憾。神可以反复的惩罚,惩罚了再惩罚,但最终的裁决不会因为惩罚本身而改变,在每一个新的开始后,人的腐败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洪水中,”上帝除了剩下彻底的毁灭,所有惩罚已经试过了,但上帝知道,虽然惩罚是有杀一儆百的功效,但是不能逹到什么长久成果的。人的腐败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时候得裁决后会使一样的。于是上帝决定接受这个的世界,因为他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人性。这并不意味着上帝是对这世界和人类觉得满意,而是接受了人的本性。唯有接受实在的情况,你才能开始解决所面对的根本问题。”[2] 让我说明这一点,接受不等是无奈承受。事实上,又有什么能阻止上帝摧毁他的创造,反复的产生一个新的开始呢?”上帝可以决定创造本身是就一个坏主意”[3],就干脆把世界结束算了,斬草除根。因此,当上帝对自己作出承诺,以后绝不用这种方式来再次惩罚时,这种信念是一个积极的选择,不是被动的,是他刻意的来行使他的主权。这样做的时候,你我都知道,他的选择是一个需要不断忍受人反叛他的悲痛的选择。 “上帝决断,他将留下,忍受,和支撑他的世界,尽管人有很多的瑕疵..。洪水没有改变人性。但它却改变了上帝的信念,让他以无限的耐心来对待他的创造…,当然,神从一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他的创造…但现在,这承诺是更加坚定了,因为它标志着忧愁与悲伤…现在我们清楚的看到这承诺对神来说是很昂贵的代价。”[4]在上帝的永不再发生的承诺里,它并非仅仅是容忍着邪恶。神已作出决定,要与世界同行,坚持到底,要转化任何人类的邪恶的办法,惟有神自己煞费苦心,但他将永远不会放弃。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在此,我看到了一个卧薪尝胆的神。我们可能以为面对罪与恶很容易。不是灭绝,杀光光就可以了吗?何必如此劳师动众,又派摩西,又派以利亚,又派耶稣。今天,我们学习到,真正的解决罪与恶的问题,惟有励精图治,忍受一切伤痛,才能成就大事。 在创世记第八章的结束,神作出了决定。在创世记第九章,是他对人类表达,神自己所作出的这个个人信念。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生命,包括动物和人类,将会生养众多。这其中重复了创世记的第一章神对人的使命,但仔细比较,你也许能感觉到其中不同的地方。这次,神希望新的人会认真尊重各种生命。这包含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责任。当我们吃肉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吃还活着,留着血的动物。按照神形象造的人的生命就更可贵了。杀一个人是等于直接攻击神本身。我们可以像以前一样继续生养众多,但同时需要对所有生命有更深的尊重。 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立约。神要揭示给我们知道他对自己所作出的承诺,他的个人信念是永远不会再毁灭他的创造。一方面来看,立约是美好的,所立的约使我们对神的话,他的承诺觉得稳当。”约的可靠性取决于立约的神。神的约是建立在神的善和爱,坚定在永恒的信实里。它永远不需要更新,它是永恒的,不受人的影响。”[5]另一方面,立约是可悲的,显然,”洪水已经威胁了双方的关系。神不能相信人,人也不能相信神。所以现在上帝就必须对人做出一个正式和庄重的承诺。”[6] 这约的标志是彩虹。这并不意味着彩虹是为这约而被创造的,而是上帝在利用这一个自然的现象来成为他约的标志。不过,虽然这标志会提醒人类神对我们的应许,但它的功能却在是以上帝为中心。当神看见彩虹,他就会记起他的约,他对自己所作出的承诺。在英文,彩虹Rain-bow就是“雨后的弓”。虽然这张“雨后的弓”是美丽的,但我看到了一张少了箭的弓难免觉得有些惆怅。毕竟这张无箭的弓已经没有了动武的功能,只能做成一个装饰品。可以说,中看不中用。我只能想象上帝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来作出这样的一个承诺。他是故意地限制了自己,等于是废了他那拥有大能力的手臂。这张弓永远再也不能放箭,这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上帝对我们做出的牺牲,但也同一时间提醒着我们,他相应性的无能。 但我相信,这毁灭能力的减弱,是会倍增于他忍耐的力度。彩虹这一张弓,原本象征武器,反映了神与人之间那动荡不安的关系,这复合的工作就必须继续不断地进行。彩虹的出现,叫我们不能忽略,也不能忽视。同样的,神每逢下雨后看到它,会让他记起他与人同在的决心。上帝就像是一个浪子的父亲。彩虹提醒着他,他不能毁灭,不能重新再来。就算孩子是浪子,他也永远不会再选择另一个孩子,这就是他唯一永远爱的孩子。然而,这个带着自己的形象的孩子,却又是如此叛逆他的孩子。因此,他等待,他忍受,他感到悲伤,但他的爱是永恒的。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一张弓。我们没有像上帝一样作出这样的承诺,所以我们的弓仍然可以动武。我们总是可以选择就此结束,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计划或是我们任何的创造。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当我们感到困扰或生气时,我们可以拉弓发箭把它消灭掉,选择离开,永不回头。也许我们是有这样做的权利。我们认为,如果是别人先犯错误,我们就有理由毁灭。我们只不过是在行使我们审判的权力。但是,我今天要问,“是什么让我们能够不再放弃呢?”使用暴力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要破坏也很容易。我们甚至不需要神的评论标准来批判事物。我们所有人找别人短处的能力绰绰有余。但是,从神那里,我学到了一个功课。破坏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离开,永不回头也不能。真正的转变只能来自于忍受痛苦和苦难。不能什么都一凡风顺,跌倒也是必然的。然而,在抛开这“放弃”的能力,我们会得到永不放弃的信念。 过去,我常常想到上帝的一贯作风。选择一个老家伙叫亚伯兰,慢慢等待他成家立业,从埃及救了他的子孙,还得经过旷野,建设了国家但第一个王就失败了,最终国家分裂,各自灭亡,神唯有牺牲他唯一的儿子来复兴它。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是什么让神不再放弃?而所有这一切,从一开始而一直持续的,难道只是来自于对自己曾经作出的承诺?不过,真是如此。是我们的信念对我们下定义。所以我们上帝不只是一位审判的神,但也是一位有慈爱的神,正是因为他信念里的恩典。他以行动表明,要处理人的罪,就只能通过他所選择的悲伤和痛苦,最终更需要其中的恩典。 今天,我想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我们的事工给一些鼓励。这可以是关于你和您家人的关系。它也可以涉及你在带领的小组。有时我们似乎是父母在面对一个浪子一样。也许你有一个一直不听话的孩子。也许是你的小组从来就不委身,或组员对闲聊还比圣经更感兴趣。无论是在任何情况下,也许你很想放弃或离开。正需要作出一个决定。在那时刻,请记住彩虹象征的意义。那雨后出现的弓,很漂亮而没有箭头。上帝知道他必然会一次又一次的感到悲痛和伤心。但他却作出了对自己的承诺。不要再破坏。不要再摧毁。不管是什么,不管有多少的牺牲,他都会留下来,直到工作完成。你自己的信念又是什么呢?你将如何被定义呢?你会对自己作出什么样的承诺?让我们来一起同心祈祷。 Footnotes:
Have you ever made a promise to yourself? I have made a few in my life thus far. I’ve found that these promises,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have become…
Last week, I compared our Biblical flood story with the flood story in the Epic of Gilgamesh. But as a Chinese, I think it is useful that we also know…
In any epic battle between good and evil, it is always darkest before the dawn. In our passage today, the editor painted a similar scenario. Any glimmer of hope you…
Shalom,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We’ve just completed our sermon series on James [i] and the Hallel Psalms [ii]. We touched on some practical topics and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I’ll like to start today’s sermon by addressin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That elephant is the issue of faith healing. What is faith healing? Faith healing is healing through…
The Egyptian Hallel Psalms which we have been covering has the Exodus event as the backstory. And when you think about Exodus, you might assume that the spectacular plagues and…
Were you ever in a fight where you knew you could not win? A fight where you felt utterly helpless against defeat? I know it sounds cowardly. I know it…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come to church every Sunday for corporate worship. In the worship liturgy, there is always time set aside for singing songs and praising God. It could…
我的儿子在星州幼稚园上学,其中一课是用成语故事教成语。所以,我儿子就学会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我为了让我儿子多了解,多学习一些成语,我自己就教导一些相反的成语。比方说他学了“乱七八糟”,我就教他“井井有条”。他学了“齐心合力”,我就教他“各自为政”。因此,难题就来了。你们认为跟“守株待兔”相反的成语是什么?是不是好像没有很直接的成语。所以,我就在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故事是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自己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所以,一般人就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知变通,死脑筋,墨守成规的意思。如果照这个意思,相反的成语就有如“随机应变”或“标新立异”。不过,既然是成语故事,我比较看重这个故事的情节。我想,这个农民在树根旁边等待兔子,再次自己撞死在树根上,这是什么样的心态?这是一种贪图不经过努力,而想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所以,我要趁机教导我儿子不要成为这种痴心妄想,空等待的人。然而,“等待”本身是没有什么不对。忍耐也是一种美德。我也要教导我儿子学习忍耐,等待,而不是像一些爱哭闹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如何教导我的儿子学习忍耐,而又不是“守株待兔”的等待? 所以,我就说“守株待兔”的相反成语是“蓄势待发”。你们肯定会想到比我更好的相反成语。不过,我蛮喜欢我自己的诠释。“守株待兔”和“蓄势待发”,这两个成语都有等待的含义。可是,在心态上,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等待。守株是被动的,蓄势却是主动的。在蓄势的时候,你必须养精蓄锐。你必须有所准备。你所期待的后果,跟你的安排与行动必须是吻合的。待兔是被动的。待发却是主动的。在待发的时候,你不是等待兔子自己送上门,那是没有头绪的等待,那是侥幸的等待。在待发的时候,你是等待时机成熟。你知道有该做和不该做的时候。你在掌控局面。你看起来是等待,不过你真正的目的是行动。当我想到这两个成语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等待也是一门学问。今天,经文的主题是忍耐。你们认为经文里的忍耐,是“守株待兔”的等待,还是“蓄势待发”的等待? 老实说,现今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忍耐等候。我们什么都要即时的。生活中,我们吃饭用快餐。买东西送东西用快递。我们的娱乐,要即时的快感。我们的学习,要即时的帮助。这样的习惯也延伸到工作。我们要即时的果效。我们要即时的改变。我们要即时的服务。我们要即时的回应。从生活到工作,甚至教会也是如此。敬拜要即时的感受,团契要即时的感情,困难要即时的解答,事工要即时的发展。但教会需要的不是即刻的‘即时’,而是及时雨的‘及时’。‘即时’与‘及时’有着微妙的不同。“及时”与“即时”两词有同义的部分,也有不同义的部分。“及时”与“即时”都有“马上、立刻”其中一个含义,但“及时”还有抓住时机、适时的意思。不是每样事情都是‘快’就是‘好’。特别是在言语方面,在对的时候说该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讲笑话。有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一位谐星,你这次跟这位搞笑天王合作,你最大的收益是什么?他说,我这次很荣幸能够与搞笑天王合作。我从天王那里学到,最大的功课,最难以忘怀,最刻骨铭心,就是,(假装忘了),啊是的,我常记在心,永远难忘的功课,就是喜剧时间点(comedic timing)。由此可见,特别在言语的事情上,及时雨的‘及时’胜于即刻的‘即时’。 在雅各书,就像旧约的智慧文学箴言一样,非常强调言语的纪律。第一章,第三章雅各都提醒教会信徒要懂得勒住舌头。其实,在忍耐等候的课题上也是一样。当我们不愿意忍耐,总要即时的改变,即时的表态,勒不住舌头,就难免发生言语的过犯。经文提到了两种言语的罪。第一个在第九节:“9 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埋怨让我们联想到以色列人是如何在旷野埋怨摩西,埋怨亚伦,埋怨上帝。但是,这里的埋怨不是那种埋怨,而是被苦待的哀声。这种埋怨是用于以色列子民在埃及为奴的叹息哀求。 出埃及记2:23 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神。 24 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 出埃及记6:5 我也听见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声,我也记念我的约。 所以,这种彼此埋怨不单只是说你不好,他不好,而是一种被苦待的指控。我先前有提到罗马社会的贫富悬殊,有钱人欺压穷人的实际情况。如果是这样,他们彼此抱怨社会的不公义有何不可?为什么雅各要阻止他们呢?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审判的主权在于神。主内弟兄姐妹一定要避免彼此论断。雅各之前就说到2: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当我们觉得事情不公平的时候,我们以为只有我们的看法才是对的。我们只要上网看看,批评政府的言论处处可见。政府的政策当然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过,我也察觉到很多人自以为是,毫不留情地批判,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却盯住别人眼中有刺。我们几时都变成审判官了?只有神是审判的主。 第二个言语的罪在第十二节:“12 我的弟兄们,最要紧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也不可指着地起誓,无论何誓都不可起。你们说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这里的起誓不是指公堂上,或公文里的起誓,那个是法律程序的需要。这里的起誓是为了要使所说的话更有可信度而做的誓言。这样的习惯在当时是很普通的。可是,耶稣却认为不单是在公堂上,公文里要说真话。就在平时就要毫无虚言。这是因为真理必须是你的本质,而不是需要的时候才说真话。马太5:20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为什么耶稣这么坚决呢?因为天国的子民必须是象征真理的子民。 如果耶稣已经把他的旨意讲明了,为何有些人还会耐不住,要用起誓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呢?其实,不管是起誓,还是论断人,都跟缺乏忍耐等候有关系。我们论断人,是因为我们要即时的裁决。虽然改变不了不公义的现实,不过至少在思想,在言语上,我们已经审判完毕。所以我们论断人,埋怨人。我们起誓,是因为我们要得到即时的信任。我们不要等待真相大白,清者自清,所以就以神的名许下重话。其实,这只是心虚的行为。在新约里面,唯一起誓的人就是彼得。马可14:71 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结果,彼得说的却是谎言。真理是值得等待的。 英文有一个词:Quiet Confidence 我把它解释成‘沉稳的信心’。这就是‘蓄势待发’的等待。这就是为了要有适时的说话,及时雨的行动,而如今忍耐,等待时机。这信心从何而来?这信心的内容是什么?这信心就是真正认识上帝。雅各在11节说: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你相信吗?雅各信,所以他肯定地说:主来的日子近了。他也说: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雅各因为认识上帝,他相信神的审判就像及时雨一样,时候到了必然来到。这种沉稳的信心就像一个耕田的农夫。撒种的时候离收割的日子还很遥远。但是,因为他对季节的认识,他知道急也急不来,拔苗助长也没用。反而是现在就要凭信心撒种,耐心等待‘秋雨春雨’的来临。他知道时间到,雨就来,所以现在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安排一切,蓄势待发。 弟兄姐妹,苦难是人生少不了的。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也许追求即时的解决方案。有些教会奉主的名,指着圣经做出各种荣华富贵的承诺。有些人从政府埋怨到新移民,从老板埋怨到同事。这些都是反映我们对神缺乏沉稳的信心。雅各要我们已众先知为榜样,并称他们为有福的人。有福的人指的就是被神接纳的人。这里的重点是神,神才是裁决一切的审判的主。然而,审判是要等待的。众先知都必须经历这样的等待。在神的审判还没有来临以前,他们宣讲神的话,需要的就是沉稳的信心。不相信的人大有人在,包括祭司,包括君王。但是,埋怨也没用,起誓也没用,既然相信神的话,只有耐心等待神审判的时刻。 今天经文的主题我想了很久,最后我命题为‘有所期待的有福人’。因为我相信,有所期待就是一种福分。有些人怨天尤人,有些人夸大其词,他们没有期待,所以需要即时的泄愤,即时的说服力。有期待的人不需要这些。他们的神按时带来公义和平。所以他们与世无争,言谈自若。我要成为这样‘有所期待的有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