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他们要做我的子民

By Combined 联合

今天我要从撒迦利亚书中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群人从伯特利来到耶路撒冷问先知撒迦利亚一个问题:“我历年以来,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现在还当这样行吗?”(7:3)这个五月的斋戒是为圣殿的毁灭而禁食哭泣。他们已经经历了三代斋戒了将近七十年了。如今,圣殿已经是在重建当中,也可能接近完毕了。既然是这样,这群人就来询问先知,如今这个关于圣殿毁灭的斋戒是不是就可以停止了。这群来自伯特利的人希望撒迦利亚先知告诉他们这个为圣殿毁灭的斋戒是应该停止,还是应该继续。 可是撒迦利亚的答案不是停止,也不是继续。他反而问他们:5 “你们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岂是丝毫向我禁食吗? 6 你们吃喝,不是为自己吃、为自己喝吗?”这个答复听起来很奇怪。他们的禁食不是向神禁食,那是向谁禁食?他们的吃喝不是为自己吃喝,那还能向谁吃喝?撒迦利亚的答复是在针对他们看待属灵活动的态度。对于这些伯特利人,禁食是因为圣殿被毁灭而哭泣斋戒。做来干什么?也许神看到我们这么虔诚的祷告,神会原谅我们。现在圣殿重建了,表示神已经听祷告了,原谅我们了,那禁食应该可以停止了吧。这种态度就好像是你要我做这个,我就做咯。我做到你满意为止。但是,如果伯特利人不明白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那么圣殿重建后,也是会有又被毁灭的一天。 我们的属灵活动,不管是敬拜、禁食、祷告、小组,这些都是为了反省我们的神人关系的时间。我们不是为了完成一些神要我们做的事,而是这些属灵活动能够建立我们的神人关系。是为了神。既然是为了神,那么明白神的旨意就是活动的关键。而神的旨意就必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日常生活没有神的旨意,那你的属灵活动就不是为了神。你只是为了自己,只是在应付,完成一项工作而已。所以伯特利人如果他们搞清楚属灵活动的意义,如果他们的禁食斋戒是真心为了神,那神的旨意就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那他们平时的吃喝也就不单是为自己,而同样是为了神。 当年圣殿会毁灭就是因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听先知的劝告。9 “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10 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 所以,新的民的斋戒应该是反省着这些神的旨意,然后改变日常生活。使社会群体反映出神的旨意。而不是把斋戒当成是工作,做完就够了。如今圣殿就要重建完毕,但是如果神的旨意还是搞不清楚,那圣殿还是会有又毁灭的一天。撒迦利亚8:16 你们所当行的是这样:各人与邻舍说话诚实,在城门口按至理判断,使人和睦。17 谁都不可心里谋害邻舍,也不可喜爱起假誓,因为这些事都为我所恨恶。这是耶和华说的。 所以,属灵活动的用意是反省我们的神人关系,明白神的旨意。然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要流露神的旨意。撒迦利亚说神要回到耶路撒冷。而这个新的民要活得像神的子民。8 我要领他们来,使他们住在耶路撒冷中。他们要做我的子民,我要做他们的神,都凭诚实和公义。所以根本都不用问先知斋戒禁食到底是停止还是继续。因为如果这群新的民能够活出神的旨意,耶路撒冷城就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城”(8:3),可以想象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社会。就算是继续禁食斋戒,撒迦利亚8:19 “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必变为犹大家欢喜快乐的日子和欢乐的节期,所以你们要喜爱诚实与和平。 今天为什么要分享撒迦利里面的这个小故事?我是希望借用这个小故事反省一个新的民对于属灵活动应该有的正确了解。我们的儿童事工也一样是教会重要的属灵活动。如果我们把孩子放在主日学,老师教完就收工,父母时间到就领回家,可是日常生活照旧没变,整个儿童事工好像是为了做完工作而做,那就跟这些伯特利人的心态是一样的。说到底,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服侍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神。什么是一个‘为了神’的儿童事工?什么是一个‘为了神’的年轻家庭?不论是服侍同工,还是参与的家长孩子都是为了神来到儿童事工,所以神人关系是重点,为要明白神的旨意。而神的旨意必须在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在今天的经文里面,神的旨意包括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7:9),各人与邻舍说话诚实,使人和睦(8:16)。这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期望吗?还是学业、竞争、只要你出人头地就好?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1] 去年国大做了一个关于社会阶层的研究,也拍成了纪录片。刚才那段孩子的视频很震撼性。这就是现今的新加坡社会。这就是我们孩子的世界。我们禧年堂的孩子能够不一样吗?在他们的社会阶层分裂的小世界能够有神的慈爱怜悯、诚实、和睦吗?当年的撒迦利亚先知抓住这个重点,告诉一群新的民要日常生活生命改变。我们今天作为神的子民也一样。我们做家长,做主日学老师的,要为神而活,把神的旨意放在优先位置。那我们的孩子也就以这些成为他们的人生目标。 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怎么改变,这个需要大家慢慢琢磨。我今天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每次回到家,也许你会问孩子功课做完没有,测验成绩如何。这些就体现了你对孩子的要求是什么。今天开始,不如就换一些不同的问题。 1. Did anyone do anything super nice for you? 2….

Read More

千丝万缕

By Combined 联合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是家庭日崇拜,也是我们禧年堂135周年纪念。我们非常感谢娟珍执事和诗凯执事所带领的团队为我们准备了一个记忆箱展览,就在利未室。我想请这整个团队的成员现在站起来,让我们感谢你们的辛劳。我相信大家看着旧照片等等,心里一定很温暖。我也要感谢侍奉事工和区会许许多多的成员为我们预备了下午的午餐。谢谢大家。今天崇拜结束后,恳请大家千万不要赶着离开。不要为了移动车子闹个不愉快。不管你有没有带东西来,请都留下慢慢地分享食物,也来慢慢地看我们的展览 。特别是年长的弟兄姐妹,你们一定要抓住几个年轻人分享你们的记忆。年轻人,你们就假装被抓,然后就趁机问多几个关于禧年堂历史的问题。我们一家人常常就是在忙碌中忽略了彼此,今天就让我们就刻意地腾出时间留给彼此。时间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当我们给彼此时间,那就是爱的礼物,爱的行动。今天的家庭日,请问有谁,你今天特别带你的家人第一次来,请全家人一起站起来让我们欢迎你。过去两个星期我做主席,两次都忘了介绍伟康牧师的家人,今天正好联合崇拜我要特别介绍他们。珍珍,思语,思奇。 今天的家庭日,我想谈谈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华人有一句话: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话的典故就是有一个月下老人用红色的线把两个石头绑在一起。这两个石头就等于有两个人会结为夫妻,而这个缘分是拆不散的。 【1】 当然,我们基督徒也不迷信什么月老、红线或姻缘。不过,我总觉得这个线的比喻本身很贴切。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好像有一条线把我们拉在一起。而这条线虽然看不见,但我们都明白,人与人之间,纵然有时空的隔离,还是可以千丝万缕地联在一起。上个星期,伯特利长老会的刘华德牧师回天家了。我和伟康牧师,乃慧传道三人一起去探丧。家人就问了我们和刘牧师的关系。原来,刘牧师是我进名按立牧师的导师。他是伟康牧师的神学院的老师。他也是乃慧传道宣教工厂上的同工。就这样,我们三个人和刘牧师之间的三条线都各有不同。但因为这三条线,就把我们拉到丧礼去了。 今天的经文腓利门书就是一个三条线的故事。我们来看一段儿童视频。[3] 第一条线是保罗和腓利门之间的线。他们曾经是牧师和会友的关系。腓利门在以弗所教会认识了使徒保罗,并且信了主。他回到哥罗西大发热心,用自己的家成为哥罗西信徒的聚会点。你们当中有谁开放自己的家做小组用途,请举手?应该至少有20位。你们就如同当年的腓利门!第二条线是保罗和阿尼西母的关系。他们认识的时候,保罗由于福音的缘故,已经被困锁在罗马的监狱。阿尼西母在监狱里服侍年迈的保罗,也同样信了主。他们这条线是老囚犯和关护者的关系。你们当中有谁是在家负责照顾老人的?你们就如同当年的阿尼西母!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后,保罗发现了第三条线,那就是阿尼西母和腓利门的关系。原来阿尼西母是腓利门逃跑的奴仆。所以这第三条线是主人-奴仆的关系。阿尼西母如此擅自逃跑是犯法的行为,腓利门如果找到他,要杀要刮都可以。保罗如今知道了这第三条线就必须处理这件事,这也就是腓利门书的用意。这是一封求情信。希望腓利门可以收纳阿尼西母。 【2】可是,保罗的用意不止是为了摆平这件事而已。这么说吧。保罗一方面是为阿尼西母写求情信,保罗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腓利门写这封信。腓利门可是哥罗西教会的领袖。保罗要趁机会提升腓利门对人对事的视野。这才是腓利门书真正的价值。保罗借用这封信重新反省了他们三人之间的三条线。 我们今年以弗所书的讲道多次提到,在主里我们是新的人。今天我要强调的信息是:我们既然在主里是新的人,那我们之间的关系在主里也变成了新的线。首先的改变,就是家人的关系。保罗称呼腓利门为兄弟(7,20),称呼腓利门的妻子亚腓亚为妹子(2)。但阿尼西母,保罗却称他为“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10)。这是因为保罗在监狱里带阿尼西母信主。所以阿尼西母是他“心上的人”(12),是他的心肝。但如果一个教会的会友都只是跟牧师有一条线,彼此之间没有。那牧师不在,整个教会都散了。好牧师都会穿针引线。所以最震撼性的是第三条线的转变。保罗说:15 (阿尼西母)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16 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主仆的线是暂时性的,但在主里的弟兄线却是永恒的。所以腓利门是因祸得福,因为阿尼西母此次回来,奴仆变弟兄,腓利门将永远得到他。他们的三条线,变成了三条家人的线,而且是永远的一家人。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是永远的一家人,那还有什么事我们不能放下,什么事我们不能化解?阿尼西母确实是亏欠了腓利门。在当时的社会奴仆就像工具,就像财产一样。腓利门如果要自我保护,就应该对阿尼西母杀一儆百。可是他现在眼里的阿尼西母是一个永恒里的弟兄。什么恩怨,什么面子,什么亏损都变得渺小了。我们对待彼此也应该这样。在基督里,我们自己的利害关系变得渺小,而这永远的家人线才最可贵。 保罗除了强调家人的关系,还有另一个视野:一个同工的关系。保罗称腓利门为同工,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服侍耶稣基督。不单如此,连阿尼西母也是同工的一份子。(看第11-14节) 当阿尼西母服侍保罗,就好比是腓利门亲自在服侍保罗一样。17 你若以我为同伴,就收纳他,如同收纳我一样。腓利门跟保罗是同工,如今腓利门和阿尼西母也成了同工。 既然是同工,也就意味着他们都有需要完成的事,和有期望达到的效果。 保罗说:6 愿你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使人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做的。7 兄弟阿,我为你的爱心,大有快乐,大得安慰,因众圣徒的心从你得了畅快。这就是我们在事工忙碌当中常常忽略的重点。什么是事工?事工就是为基督做美善的事。什么是功效?功效就是众圣徒的心因此得了畅快。我们做同工,其实就是要一起完成美善的事,使众圣徒的心得畅快。我们服侍的人,特别是我自己,常常忘记这个重点。我做老师的时候总是很想整套武功全都传授出去。但是如果我教得很烦躁,那么其中的美善在哪里?如果学生们因为我而很厌倦,那畅快又在何处?我今年负责教主日学小五班,有一次,我走进班的时候,同学们脱口而出“you again?”。我愣了一下,只好回答“I’m sorry, it’s me again.”。记得有一次,我们星洲幼儿园的Kids Club,忘了什么原因,国成牧师不能出席。每个孩子都问“Where’s Pastor Enoch?”。差别在哪里?我觉得不同就是国成牧师很看重人的感受,而不只是完成一件事,或达到一个目的。我需要时时反省:美善在哪里?畅快在哪里?美善的事情很自然就让人心里畅快。没有这些就没有了功效。没有了功效,那还谈什么见证基督。我若不常常提醒自己,那是越勤奋,反而越做不对的事。我们该做合宜的事(8)。所以保罗提醒了腓利门:20 兄弟阿,望你使我在主里因你得益处并望你使我的心在基督里得畅快。这就是同工服侍的重点。这封信今日流传下来,表示腓利门了解了这个有益的善行所能带出的功效。腓利门当然希望同工们,特别是保罗这个老同工,能够心里得畅快。他接纳了阿尼西母。 弟兄姐妹,我们禧年堂的人之间的情谊已经135年了。我们的线有超过一半都通到天上天家去了。我们成为新的人,就要认清我们之间新的线。保罗的这封信提醒了腓利门,也提醒了我们。我们每个人就算感觉好像是陌生人,但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关系。我们是家人,也是同工。如果只是同工,不是家人,缺少了亲情,就只剩下工作而已。若只有家,没有工作,那就缺少了使命感。我们是家人,也是同工。让我们以一家人的爱完成耶稣所托付的使命。25 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的心里。阿们!…

Read More

我的见证

By Combined 联合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是堂议会,又是牧师选举,我想借此机会说几句话。不知不觉我在禧年堂全时间服侍将近16年了。最早的日子我是在马可区和青少年事工打拼。在马可区我非常想念和莉莉长老到处探访的日子,而当初在我教导之下的青少年现在许多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几年后,我就到了马太区和敬拜事工打拼。最后这几年则是到了路加区和儿童事工打拼。在座的许多人是我亲自牧养过的羊,也有不少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好同工。我想在此对大家跟我一起打拼了16年表达我由衷的感谢。谢谢大家。你们都辛苦了。你们都尽了力。也祝福了许多生命。我为自己,也代表禧年堂,谢谢大家。 今天的经文是我特别为今天选的。因为这个诗篇就是我的个人见证。时不时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选择成为牧师?’。我简单的答案是‘因为禧年堂当时有这个需要,而我也心甘情愿奉献自己’。但今天,请容许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更完整的答案。为什么要全时间服侍?我的理由其是就是因为神本身。就如诗篇8篇所说的,我所信的神是一位不管在天,或在地,都掌王权的神。1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於天。神所彰显的君王荣耀,在天也在地。神之所以在天在地都掌王权,是因为他是创造天地的主。神的创造从天上的星宿,地上的飞禽走兽可以看得到。然而,神的创造不只是彰显在有形物质的天地,神的创造更在人的生命里面看得到。 所以,第二节是重点。2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婴孩和吃奶的’代表了世上有需要的人。而神彰显能力的方式就是止住罪恶,从而保护有需要的人。神为有需要的人带来生命力,这就是神的创造。这就是我全时间服侍的第一个理由。当我真正认识神的心意和神的作为,我就认清这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我也就认定说这就是我要参与的事情。我所认识的神不单只是停留在起初创造天地的时刻。他的创造持续到今天,直到世界的末了,因为每一代的人都需要从神而来的生命力。 同样的第二节提醒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神有‘敌人’。这样的现实感觉有点古怪。中国古语有云“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意思是离政府首脑机关近的地方应该是社会治安环境最好的地方。同样的,如果神是在天又在地的王,真么会有敌人呢?但这个逻辑恰恰相反。正因为神是王,神必须管理,神必须照顾,所以神有敌人。神的敌人就是罪恶和罪恶所带来的死亡。当人有权力的时候就会仗势欺人。当人有知识的时候就会得理不饶人。当人有财富的时候就会骄傲自满。而少了权力、知识、财富,人又有相应的悖逆、愚昧和自卑。当人被罪恶捆绑的时候就会做出消灭生命力的事情,如纷争、猜忌、自私自利,而离神越来越远。所以神必须以力量来抗衡人的软弱,而神最大的力量就是神的爱。神用他的爱来挽回人。 所以,4便说:人算甚麽,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麽,你竟眷顾他?5你叫他比天使(或译:神)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这就是我的事工。我的任务就是告诉人‘神顾念你,神眷顾你。你在世上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所要得到的权力、知识、财富,神已经以荣耀尊贵戴在你头上。快回来,成为神的孩子。’ 我选择全时间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相信这样的一位神。神的创造,呼召我与他一起创造。神的工作,呼召我与他一起同工。并不是我王晓晖能够贡献什么。但是因为神是王,所以我相信凡事都能够。这就是我的见证。 我的这个信念并不是我一厢情愿。神差他的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就是要完成这样的事。圣经有两处经文提到耶稣所成就的事,也特别引用了诗篇8篇。我觉得两段经文都有深意,所以让我们来看一看。 希伯来书2: 8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9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 希伯来书引用诗篇8篇带出两个重点。第一就是耶稣完成了做人的使命。耶稣在死亡中却得了荣耀。第二就是这个世界整体性的降服还没有完成。至少希伯来的作者,还有到了今天的我们,都还看不到。所以,从希伯来书对诗篇8篇的诠释,我们可以了解,一方面耶稣完成了,胜利了,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是继续。可是,我们是带着耶稣所展示的成就和胜利勇往直前。 我们现在来看另外一段。哥林多前书15: 27因为经上说:神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说万物都服了他,明显那叫万物服他的,不在其内了。28万物既服了他,那时子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他的,叫神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歌林多前书提醒我们另外一个重点。那就是最后的主权仍然在天父那里。就算圣子耶稣本身也是如此。我们在世上的工作不管多么辉煌,不论多么壮烈,到最后都是属于天父的。我们在地上就如一个君王管理大地。但我们要永远谨记,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是圣天父。 当我读诗篇8篇的时候,我就联想到一个最近读到的故事。让我们看一段视频。[1] Jadav一个人从16岁开始每天种树。一棵一棵地种。结果三十年后,在一片死地上种出一片森林。 [2]6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凡经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脚下。Jadav怎么做到的?是每天一棵一棵树慢慢种出来的。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我的见证。其实我是希望大家跟我一起拥有同样的使命。生命本来就是一棵一棵这样培育出来的。就算是一片死地,你只要长年累月好好地,不断地种植下去,最后就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过去三个星期,长安牧师,国成牧师,伟康牧师,从三方面讲解我们教会的工作。总该有一个感动到你。你想要撒种子传福音,可以找长安牧师。你想浇灌施肥培育幼苗,可以找国成牧师。你想看守修剪关怀群体,可以找伟康牧师。就是不要选择袖手旁观。更不要操之过急,然后半途而废。老实说,这些年我也受够了不少五分钟热度。教牧们都被一些人的忽冷忽热应接不暇。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下定决心,一棵一棵的生命好好地种植、培育、开发。那禧年堂就有如一片森林多结果子。

Read More

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By Combined 联合

弟兄姐妹平安。复活节快乐!我们继续从约翰福音的角度来了解耶稣的故事。今天,我希望单单专注在其中一节经文:15节,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耶稣其实是问了两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第一题:妇人,为什么哭?有趣的是,耶稣不是第一个问马利亚这个问题的人。在之前13节,两个天使就已经问过了。“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所以第二次又被问同样的问题,马丽亚就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从马丽亚的回答,我们可以想象她那时候的焦虑和无助。到底耶稣的身体去了哪里?他们问我,你也问我。可是到底谁可以真正帮忙我?马利亚本来是拿香料来坟墓,为的是使耶稣的身体不会发臭。哪里知道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坟墓。耶稣的身体不知去向!马利亚急忙叫了两个门徒来帮忙,但他们也帮不上忙。所以,门徒离开后,最后只好独自在那里,伤心流泪。 老实说,不是每个人对生离死别都有同样的感受,或对于身体有同样的依恋。当我主持守丧礼拜,特别是在万里火化场最后告别的一刻,每个家人的反应都略有不同。有的淡定从容,有的依依不舍,有的甚至尖叫哀嚎,有的则是泣不成声。如果我们要更了解马丽亚的心境,也许先来看几段经文。 马丽亚第一次的出现是在路加福音8: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2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3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所以耶稣曾经对马丽亚有恩,替她赶鬼医好了她。而马丽亚回应的方式就是联通其他妇女供应耶稣和门徒们的需要。当耶稣到处传道的时候,不单只是门徒陪同,也包括像马丽亚这样的妇女随行。这都是耶稣还在加利利活动的时候发生的事。 然而,第二次看到马丽亚却是在约翰福音19:25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姐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以后,马可福音15:46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47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都看见安放他的地方。由此可见,马丽亚不单是耶稣风光的时候跟随着耶稣。她可是一路跟随到底。直到耶稣落难,甚至耶稣死了的以后,当门徒们都各自保命的时候,马丽亚仍旧随同耶稣的母亲守护着耶稣,也为耶稣处理后事的一位忠心妇女。 弟兄姐妹,恩典人人领受,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回应。有的人你给他一个面包,他跟你说谢谢。明天他又问你还有没有面包。有的人拿了面包,感恩在心里,以后还你十个面包。更有人因为这个面包改变了生命,以后活着的使命就是让人人都有面包。马丽亚回应耶稣恩典的方式,就是从此耶稣成为了他的主。约翰福音里面称呼耶稣为主的人不多,除了耶稣的门徒,就只剩下伯大尼的马大和马丽亚,和那个瞎眼得看见的人。今天的经文透露给我们,马丽亚称耶稣为‘我的主’。当然,耶稣也提醒过,马太福音7:21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但我们却见证了,抹大拉的马丽亚是真心跟随耶稣,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从十字架到空坟墓。她不只是口头上的‘主啊,主啊’的人。她是比12个门徒还要忠心的门徒。耶稣就是她的主。 就算耶稣死了,耶稣仍然是她的主。所以耶稣的身体对她很重要。因为这个身体成为了她唯一还能服侍她的主的方式。我的主的身体哪里去了?谁可以帮我?“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字里行间,你可以感受得到她心里很焦急。不要玷污了我的主。不要让我的主不得安息。不要让我的主弃尸荒野。她一紧张起来,就忍不住就哭了。“妇人,为什么哭?”耶稣是第二个问她同样问题的人。如果还有第三个同样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可能情急之下,粗话就跑出来了。不要戏弄我,到底我的主的身体在那里?保守耶稣的身体,这个就是她悲痛情感的寄托。这个就是她服侍主的方式。她要守住她的主。因为,很明显的,她和主的关系还没结束。 16 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我不知道耶稣复活后的身体有多大的不同。福音书的记载告诉我们,门徒们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认出耶稣。但耶稣一声“马丽亚”,马丽亚就认出了耶稣。这应验了耶稣的话,约翰福音10:3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4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 然而,17耶稣说:“不要摸我。什么意思呢?难道耶稣复活的身体不能摸吗?可是后来,耶稣27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而且,在马太福音28: 9 忽然,耶稣遇见她们,说:“愿你们平安!”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马丽亚这时连脚都抱住了,还有什么不能摸。所以,一般的了解不是不能摸,而是‘不要抓住我’的意思。耶稣要马丽亚放手。为什么?17节,耶稣自己解释说:“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耶稣的意思是,再过四十天,耶稣就要升天了。现在不是依恋的时候。现在,耶稣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马丽亚。这个任务就是传报福音。 我现在要来讲解第二个问题:你找谁呢?以耶稣和马丽亚的关系,其实两个问题都是明知故问。耶稣当然知道马丽亚为他而哭。耶稣当然知道马丽亚在找他。可是耶稣知道的,马丽亚自己却还不知道。因为这个‘谁’,这个耶稣已经不再是一样的耶稣了。耶稣在十字架上宣告了:约翰19:30 耶稣说:“成了!”你知道究竟什么‘成了’吗?保罗在以弗所书2章这么解释:13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14因他是我们的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15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16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这就是耶稣所完成的事。耶稣成就了和睦,使我们与神和好。我们五月份开始会更详细的讲解以弗所书。不过从今天的经文,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不同。 耶稣说他的门徒如今成为了他的弟兄。他的天父,如今成为了门徒们的父。他的神成为了门徒们的神。简单来说:关系和好了。耶稣所完成的,不单改变了我们在神面前的身份,他也从此改变了我们的使命。所以耶稣告诉马丽亚,不要继续抓住我,不要依恋这个身体,因为你服侍我的方法不再是服侍我的身体。你服侍我的方式就是把福音传出去。就这样,抹大拉的马利亚得到了一个新的身份。她从此被称为使徒们的使徒(Apostle to the Apostles),因为她奉差遣把好消息传给耶稣的使徒。 弟兄姐妹,我今天希望通过马丽亚这个人物,通过两个问题,学习两个功课。第一,我们是如何回应神的恩典?我们是否像马丽亚一样忠心的跟随耶稣?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但我们却都可以追求像马丽亚一样的忠心。不论任何生命中的患难或处境,我们既然领受了神的恩典,我们回应的方式如果是跟随耶稣,就应该是跟就跟到底。第二,我们要清楚我们服侍的是谁。难道这不是耶稣完成的大事吗?所以,我们最要紧的就是传扬福音。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好消息传出去。耶稣复活了,哈利路亚!弟兄姐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跟随主,服侍主,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我希望大家都找回那起初的爱,以感恩的心回应神的爱,以感恩的心服侍主,传福音。这才是主真正的门徒。

Read More

面对真理与圣灵

By Combined 联合

最近,我看了一个网上的视频。是一个著名心理学教授的讲座。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心理辅导主要就是让人面对真理。若一个人可以坦诚承认自己的问题,确定问题,那就可以一起探讨问题,处理问题。此人通过一个面对真理的过程而渐渐变得更好。如果辅导过程中讲的一直是偏离真理的假象,那多少的辅导都于事无补,因为此人仍然活在自己的谎言中。但是,要让一个人面对真理也是最难做到的事。因为人往往自欺欺人,选择活在自己虚构的假象中。弟兄姐妹,我们愿意面对真理吗?但愿这成为我们新年的立志宣言。我们今年的主题是“新”。我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新的开始,新的气象。我们的神是一位能够带来新创造的神。所以,我们人是能够倚靠神的真理和圣灵来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不要以为人非得就是永远死性不改。不是的!只要愿意面对真理,依靠圣灵,人是可以不断更新改变的。 今天的经文到了约翰福音第7章,耶稣其实已经显了5个神迹,也说了该说的话。也就是说,光已经亮出来了,照在黑暗中。问题只是黑暗接不接受这光。对于真光的照耀,经文让我们看到了两种反应:25 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 26 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 27 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31 但众人中间有好些信他的,说:“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 40 众人听见(耶稣说的)这话,有的说:“这真是那先知!” 41 有的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 42 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 45 差役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对差役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 46 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 50 内中有尼哥迪慕,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对他们说: 51 “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 52 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 一边的人很肯定耶稣就是先知,就是基督。另一边的人却很肯定他不是。你们看的出两种反应的差别在哪里吗?一边的人是根据耶稣的话,和耶稣所行的事做判断。另一边的人就因为他来自加利利而否定他。其实,当时的任何一个人若真正听了耶稣本人的口供,知道了他所做的事后,结论本应该是:耶稣绝对是从神而来。因为耶稣所说的话,所做的是都是出于神的。坦诚面对真理的人,本应该是这样的结论。但这些犹太人,打听到耶稣从加利利开始他的侍奉,而他起初的门徒都是加利利人,所以认定耶稣是加利利人,而以这点来否定他。 请你们想想,耶稣其实是伯利恒出生的,这个事实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第二章都有记载,但是约翰福音却偏偏没有用这个论点为耶稣辩护!当有人质疑:“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约翰大可以说:他们并不知道耶稣是伯利恒出生。甚至耶稣当场就可以这样为自己辩护:我其实是伯利恒出生的。但耶稣却没有!为什么?因为说到底,你以为这些宗教领袖真是因为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而拒绝耶稣的身份吗?其实,何西阿先知和约拿先知都来自加利利。他们只是用加利利这个借口,来掩盖他们的偏见。其实就是都市人对于乡下人的一种优越感和偏见。以前在韩国,首尔人就瞧不起首都以外的人。在中国,城市人和乡下人也有同样的区别。在以色列地带也是如此。我们在耶路撒冷做龙头老大这么久了,哪里会让你这个乡下来的黄毛小子来搅局?很可惜,他们的偏见反而成为了他们辨别耶稣的绊脚石。 今天,首先,我们要脱离肤浅的认识上帝。你们也许有听过,有些人拒绝耶稣是因为基督教是‘洋教’。他们觉得这是外国人的信仰,我们华人自己有宗教,哪里可以信洋教。当然,可能也有一些人很崇洋,所以才加入基督教。这也是肤浅的。我们的神,不管是区域,还是民族,这些都不再重要。 弟兄姐妹,认识耶稣的关键就应该按照51 听本人的口供,和知道他所做的事。这也是旧约律法的要求。Deuteronomy 18:…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