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已然和未然的复活

By Mandarin 中文

长辈们,新年蒙恩, 新年如意。 每年到长辈家里拜年,这句“新年如意”是我必用的贺词。今年因为疫情,只能8个人去拜年,再次用上这句“新年如意”,我的感触很深。今年是第一次,真心的去祝福,亲朋好友,新的一年事事如意。除了过去一年是疫情,我自己家里也是发生了好多的“疫情”,家里3个人经过好多场的手术和进出医院,真的能再次见面,是要珍惜和感激的。真的今年感慨好多,好多。 不知道过去的一年,你是怎么过的?今年过年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触? 农历新年的开始,大地一片更新的时刻,愿我们的基督徒生命,也能有更新,对神的话语有多一点的领会,让真理扎实的根植在我们心里。这样,当面临再大的人生大风大浪;疫情的大灾难;失去工作的打击;家庭的不和谐;关系的破裂,耶稣基督复活的大能,保守你的心,不会被这一切风浪给冲走! 作者路加,在他的路加福音 书里 呈现耶稣是 – 弥赛亚Messiah。弥赛亚是什么意思呢?是受膏的拯救者。他要拯救你“脱离”你现在所面对的难处,耶稣的生、死亡和复活,使救恩、拯救,临到你,带来更新、带来改变。 路加第9章51节,路加强调,耶稣要完成他,使命的决心,开始朝往耶路撒冷前去 (赛50:7); 19章28至40节,他终于到达耶路撒冷; 19章41至44节,他为耶路撒冷哭泣; 19章45至46节,他横扫圣殿里做买卖的,并在圣殿里教导人; 19章47至48节,犹太的宗教领袖寻找要杀耶稣的方法。 这些犹太的宗教领袖,他们向耶稣提问了3 个问题: 第一,祭司长、文士和长老问耶稣:“给你这权柄的是谁?”20章2节 第二,法利赛人问耶稣:“向凯撒纳税可以吗?” 20章22节 第三,就是今天我们看的经文,撒都该人问耶稣:复活的时候是谁的妻子?“因为妇人嫁过7个兄弟 (20章33节). 这是耶稣第一次和撒都该人的直接冲突。 撒都该人Sadducees,主张,“没有复活”,认为人死了就完全消灭。他们倾向另一个极端,不信有鬼魂,也不信有天使(路23:8),他们只承认圣经前5卷书,也就是摩西五经为主要根据,蔑视口头传统,在教内是保守派。他们不信复活,是因为他们在摩西五经里找不到证据,所以认为不需要相信复活或将来的生命。 今天看的这段经文,经过祭司长、文士和长老,还有法利赛人的提问后,轮到撒都该人出场。表面上,他们好像是在问一个“婚姻问题”,但其实是有关“复活”的问题。很明显的,是之前耶稣才刚刚攻击圣殿的”祭祀”习俗,打击到他们身为宗教领袖的权威,或许也威胁到他们的收入。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很少联手,但是这里他们舍弃与法利赛人的分歧qi。尽管在复活的问题上,他们对耶稣纠缠也可能,让他们感到尬尴,但是为了达到让耶稣的名声狼藉,他们宁愿和对手-法利赛人联合。 他们问:一个妇人,一直无法生子,连续嫁过7个兄弟,复活后面对7个兄弟,她应该是谁的妻子?他们所引的是摩西五经(申25:5-10)弟弟为哥哥立后嗣si的律例-弟弟需要为哥哥生子留后。 撒都该人利用这个条例虚构故事:来为自己的立场说话:“复活的事是荒唐无稽ji的。因为如果真的有复活,到了天上的世界,她到底是谁的妻子呢?是老大的?老二。老三,或是老七的?她 的身份太尴尬了! 他们是要利用,这个虚构的故事,来陷害耶稣,要抓耶稣把柄,好致耶稣于死地。…

Read More

天父的孩子

By Mandarin 中文

弟兄姐妹, 平安!让我来诵读今天的经文。。。 让我们祷告:天父上帝,恳求你保守我们心里的意念,口中的言语。与我们同在,无论是在这里敬拜你的,还是在家中敬拜你的。奉耶稣的名,阿门! 【前言】 大约20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和教会里的一群年轻人一起关心和照顾新来的同学,希望他们慢慢也会认识上帝。一次两个女生问我,“圣经上说,基督徒要是被人打了一边的脸,不能还手,还要让他打另外一边,是真的吗?这样岂不是太软弱了?虽然教会里的人对我们很好,可是我们不想这样被人欺负。” 我不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不过后来这个问题就经常出现在我脑海中。爱仇敌是什么意思?有人打了我们的脸,真的要连另一边也让他打吗? 【第一点:爱仇敌,一个不可能的命令】 准备今天讲章的时候,我从这段经文的希腊文开始,想要搞清楚耶稣到底在说什么。我发现在这十节经文里面,有11个命令的词! 面对着这11个词,就是这些红色的词,我很吃惊!福音不是律法规条,耶稣竟然给门徒们这么严格的命令?! 路加福音第六章,耶稣在加利利传道,他呼召了12个使徒,很多人从不同地方聚集到他身边,要听他讲道,希望他治病和赶鬼。耶稣看着这些人,告诉他们 – 要爱你们的仇敌!(暂停) 在耶稣的那个时代,犹太人爱恨分明,好好对待朋友、憎恨仇敌,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这是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对于不属于犹太群体的人,还有对犹太人不友好的人,他们就是充满敌意,绝不来往。 耶稣告诉门徒们,要爱仇敌,并且说要好好待恨你们的人,甚至为他们祝福和祷告,这说明这里的爱不是情感上的喜欢,也不是单纯的外在表现。耶稣说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行动。好好地对待别人,为对方祝福和祷告,都要真的发自内心。 在32-34节,祂进一步说,为了得到好处才善待对方;因为对方对我好,我才愿意回报,不是真正的爱。这种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在上帝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耶稣还举了四个具体的例子,就是29和30节里说的,被人打了还让他继续打,有人要求,就把东西全部给他。这些例子不是要人没有界限,完全按着字面上的意思照做。圣经中有好多个地方,耶稣与门徒们也并没有这样做。例如约翰福音18章,耶稣在大祭司面前被警卫打了一个耳光,他没有继续挨打,反而与对方理论。在使徒行传,耶路撒冷教会遭到逼迫,门徒们没有等着被抓,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好几次有人要抓保罗,他也立刻就逃掉了。 耶稣用这么极端的例子,正是为了表达这个爱的程度是多么深。它不由别人的行为,别人的好坏来决定!他告诉门徒们,不要让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你们,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人,都要用爱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行动! 这,实在是远远超越了当时犹太人的习惯和原则! 我相信门徒们听了,一定非常震惊,难以消化! 弟兄姐妹,我们清楚了耶稣的意思,是不是也觉得要这样去爱别人,实在是太难了?! 不要说恨恶我们,得罪过我们的人,就算是对待我们的配偶、孩子、父母,要完全放下自己的尊严,只是为了他们的好处,都不容易。 上个星期六我参加教会的一个小组,有位姐妹分享说,她的一个朋友有很多问题,心里有很大的需要,只有上帝才能帮助她改变她。这位姐妹觉得很应该把她带来教会,她为这个朋友祷告了很久,心里还是很为难。一方面她因为不能爱这个朋友而惭愧,另一方面又实在是不想靠近她。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真实地面对这段经文,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挣扎。因为耶稣所说的爱,和我们的天性刚好相反。我每个星期都在星幼教品格课,现在我们在学恩慈。那些5岁、6岁的孩子们,非常可爱。他们会告诉你,恩慈就是要对别人好,要帮助别人。可是一转眼,就会有孩子跑来找我,说另外一个孩子推了她,或者和他抢卷笔刀 – pencil sharpener. 我们大人不也是这样吗?谁能靠近自己不喜欢的人呢?谁愿意只是付出而没有回报?谁能真诚地关心对自己不好的人,为他们祷告祝福呢?(暂停) 【第二点 爱仇敌,正是天父的性情】 弟兄姐妹,天父上帝正是这样!(暂停)…

Read More

天父的孩子

By Bilingual 双语

弟兄姐妹, 平安!让我来诵读今天的经文。。。 让我们祷告:天父上帝,恳求你保守我们心里的意念,口中的言语。与我们同在,无论是在这里敬拜你的,还是在家中敬拜你的。奉耶稣的名,阿门! 【前言】 大约20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和教会里的一群年轻人一起关心和照顾新来的同学,希望他们慢慢也会认识上帝。一次两个女生问我,“圣经上说,基督徒要是被人打了一边的脸,不能还手,还要让他打另外一边,是真的吗?这样岂不是太软弱了?虽然教会里的人对我们很好,可是我们不想这样被人欺负。” 我不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不过后来这个问题就经常出现在我脑海中。爱仇敌是什么意思?有人打了我们的脸,真的要连另一边也让他打吗? 【第一点:爱仇敌,一个不可能的命令】 准备今天讲章的时候,我从这段经文的希腊文开始,想要搞清楚耶稣到底在说什么。我发现在这十节经文里面,有11个命令的词! 面对着这11个词,就是这些红色的词,我很吃惊!福音不是律法规条,耶稣竟然给门徒们这么严格的命令?! 路加福音第六章,耶稣在加利利传道,他呼召了12个使徒,很多人从不同地方聚集到他身边,要听他讲道,希望他治病和赶鬼。耶稣看着这些人,告诉他们 – 要爱你们的仇敌!(暂停) 在耶稣的那个时代,犹太人爱恨分明,好好对待朋友、憎恨仇敌,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这是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对于不属于犹太群体的人,还有对犹太人不友好的人,他们就是充满敌意,绝不来往。 耶稣告诉门徒们,要爱仇敌,并且说要好好待恨你们的人,甚至为他们祝福和祷告,这说明这里的爱不是情感上的喜欢,也不是单纯的外在表现。耶稣说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行动。好好地对待别人,为对方祝福和祷告,都要真的发自内心。 在32-34节,祂进一步说,为了得到好处才善待对方;因为对方对我好,我才愿意回报,不是真正的爱。这种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在上帝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耶稣还举了四个具体的例子,就是29和30节里说的,被人打了还让他继续打,有人要求,就把东西全部给他。这些例子不是要人没有界限,完全按着字面上的意思照做。圣经中有好多个地方,耶稣与门徒们也并没有这样做。例如约翰福音18章,耶稣在大祭司面前被警卫打了一个耳光,他没有继续挨打,反而与对方理论。在使徒行传,耶路撒冷教会遭到逼迫,门徒们没有等着被抓,而是分散到其他地方;好几次有人要抓保罗,他也立刻就逃掉了。 耶稣用这么极端的例子,正是为了表达这个爱的程度是多么深。它不由别人的行为,别人的好坏来决定!他告诉门徒们,不要让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你们,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人,都要用爱的态度,发自内心地行动! 这,实在是远远超越了当时犹太人的习惯和原则! 我相信门徒们听了,一定非常震惊,难以消化! 弟兄姐妹,我们清楚了耶稣的意思,是不是也觉得要这样去爱别人,实在是太难了?! 不要说恨恶我们,得罪过我们的人,就算是对待我们的配偶、孩子、父母,要完全放下自己的尊严,只是为了他们的好处,都不容易。 上个星期六我参加教会的一个小组,有位姐妹分享说,她的一个朋友有很多问题,心里有很大的需要,只有上帝才能帮助她改变她。这位姐妹觉得很应该把她带来教会,她为这个朋友祷告了很久,心里还是很为难。一方面她因为不能爱这个朋友而惭愧,另一方面又实在是不想靠近她。 弟兄姐妹,如果我们真实地面对这段经文,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挣扎。因为耶稣所说的爱,和我们的天性刚好相反。我每个星期都在星幼教品格课,现在我们在学恩慈。那些5岁、6岁的孩子们,非常可爱。他们会告诉你,恩慈就是要对别人好,要帮助别人。可是一转眼,就会有孩子跑来找我,说另外一个孩子推了她,或者和他抢卷笔刀 – pencil sharpener. 我们大人不也是这样吗?谁能靠近自己不喜欢的人呢?谁愿意只是付出而没有回报?谁能真诚地关心对自己不好的人,为他们祷告祝福呢?(暂停) 【第二点 爱仇敌,正是天父的性情】 弟兄姐妹,天父上帝正是这样!(暂停)…

Read More

耶稣呼召人, 禧年已到

By Mandarin 中文

你要怎么跟别人介绍耶稣?这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作者很认真去想的。在路加的笔下,耶稣秉承了先知传统,他宣讲、医治病人、但是他身上带了权柄,他甚至还宣告赦免!他也好像以前的先知一样,他召门徒。从第五章一开始,耶稣在借用西门的渔船之后呼召了西门,然后告诉他将来要得人如得鱼。 耶稣去招利未,会不会让你觉得震惊或不舒服?因为好像利未这种职业的人,一般百姓不想多来往。为什么?因为税吏在当地人眼中,是为罗马帝国敛财的,钱好赚(make quick money)。事实上,税吏往往不会在故乡的关税工作,他们去外地做税吏。可是当耶稣在加利利讲道、医治人、宣告赦罪、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也去跟利未说话–“你,来跟从我”。福音书的写法,就是让我们看到他的顺服,听见耶稣的呼召,就顺从了。当我们念神学的时候,都会问同学来自何方,有的放下专科医生/记者/编辑/老师或者社工,应耶稣的呼召。 利未跟从耶稣之后,为耶稣开了一个宴席,招待了他的朋友来。在罗马时代,社会上没有餐馆,大厨都在庙堂或者富有的人家里工作,所以要请客,就是在家里请客。而当富有的人请客吃饭,全村人都可以站在外面看。看到了之后法利赛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为什么和税吏,罪人吃饭呢?” 1. 为什么法利赛人要盯着耶稣,为什么不同意他跟税吏和同伴吃饭?为什么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 首先,我们要看到路加写,税吏有带同伴来吃饭,但是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对当时的法利赛人来说,罪人就是那种没有办法达到道德或者宗教礼仪上标准的行为模式或者动作的人。罪人当中就包括了外国人(gentiles), 但是犹太人当中不能守安息日的如牧羊人,或者长期都不洁净的如皮匠,都是无法遵守律法上的洁净条例或者敬拜规定的。 耶稣去赴利未的宴会,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从路加的叙述,就会看到耶稣出来服事的时候,他在会堂里讲道,说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来到了,上帝要释放人,让瞎子得看见,让受压制的得自由。耶稣这么“正”,怎么可以去跟税吏和罪人吃饭,那不是就“歪”了?或者说他也不洁净了? 2. 耶稣如何回答法利赛人? 第一个答案:谁需要医生?耶稣的经典回答,总是有两句,让它更加完整。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 第一句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才会去找医生。 耶稣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指向第二句。耶稣来不是要当医生,他说他是来呼召人的,而且不是呼召义人,他是来召罪人悔改的。这句话在我还在读神学的时候有很大感触,就是教会不能够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教会需要走出去,需要跟罪人讲福音。你不能怕跟罪人在一起,事实上如果你怕,你就需要克服你的害怕。怎么克服?就是跟着比你有经验的人去,然后去多了,你就不怕了。耶稣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门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带着他们在加利利一带,先是看他如何医治和讲道,后来耶稣就差派他们了。 1986年当我去香港念神学之前,当时我所参与的一个义工组织,告诉我到了香港,抓住机会,学习怎么跟基层人传福音。下了飞机之后,开始学听广东话、说广东话,第三年实习的时候,我就去了一个基层教会。周六跟工厂的工友一起崇拜,讲道给他们听,礼拜天跟他们小组,周间去探访德士司机的妻子。有人问能不能说多一些如何做?所以我就会稍微分享多一些细节:那时我就约他们喝茶,一般上我会先讲耶稣的故事—医病、赦免人,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包括如何被大耳窿所惊吓等,日夜不得安宁。然后我就开始分享我们可以如何来信靠耶稣。 回到新加坡,有机会周六用教会来办圣经课,那时附近的医院还有护士的宿舍大楼,有一个来自福建的护士,非常渴慕主,想要趁着在新加坡的时候多多学习主的话,听到周六的课,她就来,如果值班,她就跟别人换,如果换不成,她就叫宿舍同事来听(圣经)。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12月,护士邀请我去他们的Christmas party, 我到了,发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可是他们却认识我,有一个来做见证,说她信主11天,第一天打电话回去家里,丈夫听见她的声音,马上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平常她都是一打电话就查这个查那个,可是她信主之后,她问,“你今天好吗?”吓坏她的丈夫。信主改变可以很大。我相信利未遇见耶稣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作为马太区的区牧,我想分享一个心愿/祷告,禧年堂的位置很靠近诸多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 我们是否有机会让这些医疗机构内的人,有机会听到福音?请你为教会可以如何向medical hub的职场工作者见证基督来祷告。 3. 耶稣为什么没有吩咐门徒要禁食和祷告? 耶稣的答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法利赛人不解,为什么耶稣不像施洗约翰,给门徒严谨的指示,要禁食,要祷告。那些属灵的老师,都会教学生要禁食,要如何祷告。耶稣回答,”新郎和宾客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叫宾客禁食呢? 35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被带走,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 耶稣说话简洁,三两句话把一个画面post出来,就是有新郎,有陪伴的人/宾客,那当然就是一个婚礼。耶稣问,你会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里面叫宾客禁食吗?是的,天国的权柄随着耶稣,他医治,他吩咐,带着权柄。人得医治之后大家的兴奋、欢呼、归荣耀给上帝,不都像婚宴的喜庆吗?后来等到耶稣受难,被拘捕,门徒躲起来,没有人需要叫他们禁食,他们惊慌失措到吃不下了。后来耶稣被审讯,被判刑,被钉在十字架。日后的教会讲这一段,他们都明白了。…

Read More

耶稣呼召人, 禧年已到

By Bilingual 双语

你要怎么跟别人介绍耶稣?这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作者很认真去想的。在路加的笔下,耶稣秉承了先知传统,他宣讲、医治病人、但是他身上带了权柄,他甚至还宣告赦免!他也好像以前的先知一样,他召门徒。从第五章一开始,耶稣在借用西门的渔船之后呼召了西门,然后告诉他将来要得人如得鱼。 耶稣去招利未,会不会让你觉得震惊或不舒服?因为好像利未这种职业的人,一般百姓不想多来往。为什么?因为税吏在当地人眼中,是为罗马帝国敛财的,钱好赚(make quick money)。事实上,税吏往往不会在故乡的关税工作,他们去外地做税吏。可是当耶稣在加利利讲道、医治人、宣告赦罪、呼召门徒的时候,他也去跟利未说话–“你,来跟从我”。福音书的写法,就是让我们看到他的顺服,听见耶稣的呼召,就顺从了。当我们念神学的时候,都会问同学来自何方,有的放下专科医生/记者/编辑/老师或者社工,应耶稣的呼召。 利未跟从耶稣之后,为耶稣开了一个宴席,招待了他的朋友来。在罗马时代,社会上没有餐馆,大厨都在庙堂或者富有的人家里工作,所以要请客,就是在家里请客。而当富有的人请客吃饭,全村人都可以站在外面看。看到了之后法利赛人问耶稣的门徒,“你们为什么和税吏,罪人吃饭呢?” 1. 为什么法利赛人要盯着耶稣,为什么不同意他跟税吏和同伴吃饭?为什么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 首先,我们要看到路加写,税吏有带同伴来吃饭,但是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罪人。对当时的法利赛人来说,罪人就是那种没有办法达到道德或者宗教礼仪上标准的行为模式或者动作的人。罪人当中就包括了外国人(gentiles), 但是犹太人当中不能守安息日的如牧羊人,或者长期都不洁净的如皮匠,都是无法遵守律法上的洁净条例或者敬拜规定的。 耶稣去赴利未的宴会,为什么会让人不舒服?从路加的叙述,就会看到耶稣出来服事的时候,他在会堂里讲道,说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来到了,上帝要释放人,让瞎子得看见,让受压制的得自由。耶稣这么“正”,怎么可以去跟税吏和罪人吃饭,那不是就“歪”了?或者说他也不洁净了? 2. 耶稣如何回答法利赛人? 第一个答案:谁需要医生?耶稣的经典回答,总是有两句,让它更加完整。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悔改。 第一句话,相信大家都明白。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你认为自己生病了,你才会去找医生。 耶稣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指向第二句。耶稣来不是要当医生,他说他是来呼召人的,而且不是呼召义人,他是来召罪人悔改的。这句话在我还在读神学的时候有很大感触,就是教会不能够把自己关在教堂里,教会需要走出去,需要跟罪人讲福音。你不能怕跟罪人在一起,事实上如果你怕,你就需要克服你的害怕。怎么克服?就是跟着比你有经验的人去,然后去多了,你就不怕了。耶稣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带门徒,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带着他们在加利利一带,先是看他如何医治和讲道,后来耶稣就差派他们了。 1986年当我去香港念神学之前,当时我所参与的一个义工组织,告诉我到了香港,抓住机会,学习怎么跟基层人传福音。下了飞机之后,开始学听广东话、说广东话,第三年实习的时候,我就去了一个基层教会。周六跟工厂的工友一起崇拜,讲道给他们听,礼拜天跟他们小组,周间去探访德士司机的妻子。有人问能不能说多一些如何做?所以我就会稍微分享多一些细节:那时我就约他们喝茶,一般上我会先讲耶稣的故事—医病、赦免人,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包括如何被大耳窿所惊吓等,日夜不得安宁。然后我就开始分享我们可以如何来信靠耶稣。 回到新加坡,有机会周六用教会来办圣经课,那时附近的医院还有护士的宿舍大楼,有一个来自福建的护士,非常渴慕主,想要趁着在新加坡的时候多多学习主的话,听到周六的课,她就来,如果值班,她就跟别人换,如果换不成,她就叫宿舍同事来听(圣经)。课程结束之后,已经是12月,护士邀请我去他们的Christmas party, 我到了,发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可是他们却认识我,有一个来做见证,说她信主11天,第一天打电话回去家里,丈夫听见她的声音,马上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平常她都是一打电话就查这个查那个,可是她信主之后,她问,“你今天好吗?”吓坏她的丈夫。信主改变可以很大。我相信利未遇见耶稣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作为马太区的区牧,我想分享一个心愿/祷告,禧年堂的位置很靠近诸多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 我们是否有机会让这些医疗机构内的人,有机会听到福音?请你为教会可以如何向medical hub的职场工作者见证基督来祷告。 3. 耶稣为什么没有吩咐门徒要禁食和祷告? 耶稣的答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法利赛人不解,为什么耶稣不像施洗约翰,给门徒严谨的指示,要禁食,要祷告。那些属灵的老师,都会教学生要禁食,要如何祷告。耶稣回答,”新郎和宾客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叫宾客禁食呢? 35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被带走,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 耶稣说话简洁,三两句话把一个画面post出来,就是有新郎,有陪伴的人/宾客,那当然就是一个婚礼。耶稣问,你会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里面叫宾客禁食吗?是的,天国的权柄随着耶稣,他医治,他吩咐,带着权柄。人得医治之后大家的兴奋、欢呼、归荣耀给上帝,不都像婚宴的喜庆吗?后来等到耶稣受难,被拘捕,门徒躲起来,没有人需要叫他们禁食,他们惊慌失措到吃不下了。后来耶稣被审讯,被判刑,被钉在十字架。日后的教会讲这一段,他们都明白了。…

Read More

边缘人的福音-你被接纳了

By Mandarin 中文

*简短祷告 天父,求你膏孩子的口!圣灵引领我成为主福音的管道!阿们! *一个边缘人被寻回的故事 阿成是一位前嗜毒者。15岁那年他参加私会党,打架斗欧并开始吸毒,一晃便在毒海中苦苦挣扎了16年,多少次想要戒毒但始终无法摆脱毒瘾。有一次,为了逃避肃毒人员的追捕,他从6楼摔下来,双脚跌断被送进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有位护士向他传福音,告诉他“耶稣爱你”,但他却没听进去。十年后在牢狱里的一个晚上,夜深人静,他感觉自己像个废人,既痛苦又绝望,他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突然他想起那位护士的话:“耶稣爱你!” 于是,他跪下来,哭着向上帝祈求怜悯帮助。终于,福音临到这位边缘人!在他回转向上帝的那一刻,他深深地经历到上帝爱他,他被接纳了! *信息主题 弟兄姐妹们,其实我们不都是边缘人吗?或许我们的人生还不像阿成当初那么凄惨落魄,但我们内心不也曾是同样在不为人知的黑暗里苦苦挣扎吗?我们刚庆祝了圣诞,从前几讲的信息中我们知道,马槽里的那位婴孩正是为我们这些边缘人而来的,祂是好牧人,祂的到来正是要寻找世间迷失的羊,将我们一个一个从罪恶的边缘带回神的怀抱。今天的信息主题就是:上帝顾念边缘人,无论今天的你正处在怎样的光景中,这福音要临到,因为你被接纳了! *主要经文:3:7-14 7:约翰对那出来要受他洗的众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 8: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 9: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10:众人问他说,这样我们当作什么呢? 11:约翰回答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 12:又有税吏来要受洗,问他说,夫子,我们当作什么呢? 13:约翰说,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 14:又有兵丁问他说,我们当作什么呢?约翰说,不要以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 在7-14节里,我们看到约翰成为开路先锋,在旷野宣扬主的道,在约旦河边呼召人们受洗悔改。而在众多前去听道受洗的人当中,路加特别提到了约翰当时所接待的三种人: 群众、税吏和兵丁,这个组合正代表着当时犹太宗教圈子之外的边缘群体。 *从约翰所接待的三种人看现今的边缘人 •7-11约翰首先接待的是犹太众人。他们身为亚伯拉罕的子孙,福音从他们而出,照理说他们应当是信仰的核心人群。但正如以赛亚书29:13和马太福音15:8所记载的:主说,这些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因此,面对以色列民,尤其是那些代表群众发言的宗教领袖,约翰毫不客气地称他们为 “毒蛇的种类” ,因为他们对上帝不忠,屡次拦阻破坏了上帝的工作。先知对他们的警告是严厉的: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也就是说上帝子民不能单靠亚伯拉罕血脉关系领受上帝的应许,个人必须回转归向上帝,否则将面临祂公义的审判。约翰在宣告审判的同时也呼吁民众悔改,这代表着上帝愿意再给祂的子民一次机会,延迟祂的审判,只要他们结出与悔改的心相称的果子,上帝依然接纳他们。 弟兄姐妹们,圣诞佳节,如果你听贯了裹着糖衣的福音,“审判”一词,会令你不舒服吗? 又或许,你对福音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已经麻木了。新加坡第三阶段的开放明天开始了,我们也即将跨入新的一年。大家盼望已久的疫苗也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忙碌。在即将过去的这非一般的一年里,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是比过去更依靠祂,还是更远离祂?我们是否会像那些以色列宗教领袖那样,空有敬虔的外表,却没有遵行主道,与上帝已没有了实质性的关系,信仰已滑落至边缘却不自知呢?我们都需要在上帝面前安静,让圣灵光照,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属灵光景。 但好消息是,爱我们的天父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回转向祂,与祂亲近。无论你的光景如何,福音要临到你,天父要张开祂慈爱的手臂接纳你! •12-13节,约翰接待的第二类人是税吏。他们是当时为罗马人做事的,所以也是犹太人厌恶的同族人。但路加福音多次提及他们,代表着上帝对这些被遗弃群体的接纳。 在现今的教会中,可能也有一些让我们看不顺眼的、甚至是令你讨厌的人:他们可能是一些性格独特,不太合群的;也可能在教会因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对神对人失望,进而封闭自己。诸多原因,使这些弟兄姐妹游走在教会的边缘,你在意他们吗?你会如何对待他们呢?这可能与我们如何认识教会有关。上周主日,晓晖牧师的信息中谈到,当你受洗归主,就是在天国里报名上册,同时也开始归属于你受洗的这间教会。那么,弟兄姐妹,在你的心目中,教会是什么呢? •何谓教会 我们的老祖宗加尔文告诉我们,教会是所有属上帝之人共同的母亲,她孕育乳养我们,关怀引领我们。上帝喜悦我们在教会的教导下成长为祂儿女的样式。祂体恤人的软弱无知和有限的处境,透过教会提供给我们一条亲近祂的道路。 因此,教会是信仰生命的母亲,圣灵在其中生出了每一位个别的信徒,而个人的信仰是建立在教会群体信仰的基础上。教会就是福音,她是世人看到上帝的一扇窗户,更是信徒与基督联合的唯一管道。虽然教会仍有各种过失与瑕疵,需要被宽恕与复合,但爱能遮掩一切过错,在耶稣义袍遮盖下,教会被上帝看为圣洁。…

Read More

边缘人的福音-你被接纳了

By Bilingual 双语

*简短祷告 天父,求你膏孩子的口!圣灵引领我成为主福音的管道!阿们! *一个边缘人被寻回的故事 阿成是一位前嗜毒者。15岁那年他参加私会党,打架斗欧并开始吸毒,一晃便在毒海中苦苦挣扎了16年,多少次想要戒毒但始终无法摆脱毒瘾。有一次,为了逃避肃毒人员的追捕,他从6楼摔下来,双脚跌断被送进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有位护士向他传福音,告诉他“耶稣爱你”,但他却没听进去。十年后在牢狱里的一个晚上,夜深人静,他感觉自己像个废人,既痛苦又绝望,他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突然他想起那位护士的话:“耶稣爱你!” 于是,他跪下来,哭着向上帝祈求怜悯帮助。终于,福音临到这位边缘人!在他回转向上帝的那一刻,他深深地经历到上帝爱他,他被接纳了! *信息主题 弟兄姐妹们,其实我们不都是边缘人吗?或许我们的人生还不像阿成当初那么凄惨落魄,但我们内心不也曾是同样在不为人知的黑暗里苦苦挣扎吗?我们刚庆祝了圣诞,从前几讲的信息中我们知道,马槽里的那位婴孩正是为我们这些边缘人而来的,祂是好牧人,祂的到来正是要寻找世间迷失的羊,将我们一个一个从罪恶的边缘带回神的怀抱。今天的信息主题就是:上帝顾念边缘人,无论今天的你正处在怎样的光景中,这福音要临到,因为你被接纳了! *主要经文:3:7-14 7:约翰对那出来要受他洗的众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 8: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 9: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10:众人问他说,这样我们当作什么呢? 11:约翰回答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当这样行。 12:又有税吏来要受洗,问他说,夫子,我们当作什么呢? 13:约翰说,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 14:又有兵丁问他说,我们当作什么呢?约翰说,不要以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 在7-14节里,我们看到约翰成为开路先锋,在旷野宣扬主的道,在约旦河边呼召人们受洗悔改。而在众多前去听道受洗的人当中,路加特别提到了约翰当时所接待的三种人: 群众、税吏和兵丁,这个组合正代表着当时犹太宗教圈子之外的边缘群体。 *从约翰所接待的三种人看现今的边缘人 •7-11约翰首先接待的是犹太众人。他们身为亚伯拉罕的子孙,福音从他们而出,照理说他们应当是信仰的核心人群。但正如以赛亚书29:13和马太福音15:8所记载的:主说,这些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因此,面对以色列民,尤其是那些代表群众发言的宗教领袖,约翰毫不客气地称他们为 “毒蛇的种类” ,因为他们对上帝不忠,屡次拦阻破坏了上帝的工作。先知对他们的警告是严厉的: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也就是说上帝子民不能单靠亚伯拉罕血脉关系领受上帝的应许,个人必须回转归向上帝,否则将面临祂公义的审判。约翰在宣告审判的同时也呼吁民众悔改,这代表着上帝愿意再给祂的子民一次机会,延迟祂的审判,只要他们结出与悔改的心相称的果子,上帝依然接纳他们。 弟兄姐妹们,圣诞佳节,如果你听贯了裹着糖衣的福音,“审判”一词,会令你不舒服吗? 又或许,你对福音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已经麻木了。新加坡第三阶段的开放明天开始了,我们也即将跨入新的一年。大家盼望已久的疫苗也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忙碌。在即将过去的这非一般的一年里,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是比过去更依靠祂,还是更远离祂?我们是否会像那些以色列宗教领袖那样,空有敬虔的外表,却没有遵行主道,与上帝已没有了实质性的关系,信仰已滑落至边缘却不自知呢?我们都需要在上帝面前安静,让圣灵光照,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属灵光景。 但好消息是,爱我们的天父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回转向祂,与祂亲近。无论你的光景如何,福音要临到你,天父要张开祂慈爱的手臂接纳你! •12-13节,约翰接待的第二类人是税吏。他们是当时为罗马人做事的,所以也是犹太人厌恶的同族人。但路加福音多次提及他们,代表着上帝对这些被遗弃群体的接纳。 在现今的教会中,可能也有一些让我们看不顺眼的、甚至是令你讨厌的人:他们可能是一些性格独特,不太合群的;也可能在教会因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对神对人失望,进而封闭自己。诸多原因,使这些弟兄姐妹游走在教会的边缘,你在意他们吗?你会如何对待他们呢?这可能与我们如何认识教会有关。上周主日,晓晖牧师的信息中谈到,当你受洗归主,就是在天国里报名上册,同时也开始归属于你受洗的这间教会。那么,弟兄姐妹,在你的心目中,教会是什么呢? •何谓教会 我们的老祖宗加尔文告诉我们,教会是所有属上帝之人共同的母亲,她孕育乳养我们,关怀引领我们。上帝喜悦我们在教会的教导下成长为祂儿女的样式。祂体恤人的软弱无知和有限的处境,透过教会提供给我们一条亲近祂的道路。 因此,教会是信仰生命的母亲,圣灵在其中生出了每一位个别的信徒,而个人的信仰是建立在教会群体信仰的基础上。教会就是福音,她是世人看到上帝的一扇窗户,更是信徒与基督联合的唯一管道。虽然教会仍有各种过失与瑕疵,需要被宽恕与复合,但爱能遮掩一切过错,在耶稣义袍遮盖下,教会被上帝看为圣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