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盼望的确据

By Mandarin 中文

各位弟兄姐妹们平安。今天是降临节的第一个主日。教会的惯例是在这期间的讲台信息采用福音书的经文。今年是轮到路加福音。先看路加福音一章1-25节。 圣诞节的步伐是越来越靠近。一般上圣诞节给我们的感觉是温馨,平安,浪漫。而市场上所带给我们的却是热闹,交换礼物,欢乐的气氛。路加福音的作者却给我们看到第一个圣诞节非常不一样的感觉。路加写作路加福音记叙耶稣的一生,时间大约是公元60年。也许是保罗书信之后。路加另写了使徒行传,都是发给提阿非罗。路加称呼他为提阿非罗大人。提阿非罗是个外邦人,希腊的名字,意思是“上帝所爱的”。很有可能他是个富有的人,且在罗马人的社会中有钱有地位的人。他很有可能是路加的赞助人。而路加不只是写一份报告向提阿非罗大人作个交待,路加不是跟随耶稣的门徒,但是他所叙述的是真实的,让我们把真理看得更清楚。为什么那么肯定呢? 1.所成就的事 2.亲眼看见 3.详细考察:深入其中思考与了解 4.要按着次序:事与事的联系,重点不在于先后次序,重要意义和影响 5.都是确实的 路加记叙耶稣的一生事迹,正是这样是可以经历和验证的。我们可从今天这段经文可说是个序曲,要带出故事的真实性。 这件事是发生在希律当犹太王的时候。新约圣经中有多次提到希律,它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王族世家的名号。耶稣降生时,这位被称为大希律。希律虽为犹太王,他并非犹太人,而是以东人。他投靠罗马皇帝,应用他的政治手腕尽量讨好罗马皇帝,在主前37年,受封为犹太王。其实这位大希律在建筑设计方面是很有才华。在他的任期里,他建筑了圆型剧场,纪念碑,堡垒等。其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主前20年开始重建的耶路撒冷圣殿。消耗了不少时间和资源,在AD63 才竣工。虽然如此,这并不能代表希律王敬畏上帝。其实他目的完全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着想。他耗资建筑圣殿的目的纯粹是要讨好法利赛人和迎合犹太人的宗教。希望他们乖乖的不给他添麻烦,不反对罗马政权,他的罗马上司就可继续让他留任。 在圣殿里就有犹太祭司在那里负责不同的工作。有的负责献祭,有的则负责管理及维修保养圣殿,有的就带领敬拜又教导人认识圣经。那时,全国大约有2万个祭司。(参代上24:3-19)按照大卫王的指示,众祭司是分成24个班轮流当值,每班约1千人。当值那周,每天清早都有一位祭司进圣殿的圣所烧香,他们以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谁进入圣所。撒迦利亚是亚比雅班的祭司,这一天他被抽中了进入圣所,这可能是他毕生惟一的机会,很难得的机会而不是一件巧合的事。 好,我们来看撒迦利亚和他的妻子伊利沙伯。圣经告诉我们他们两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义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撒迦利亚是祭司,伊利沙伯是亚伦的后人)而是他们顺服神的律法,不仅有行动,并且有内心的顺服为依据。他们不是像法利赛人和宗教领袖那样只把律法上的字句挂在口头上。他们是由衷地顺服神,遵守主的一切戒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所以神称他们为义人。 样样都好,但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没有孩子,更遗憾的是他们的年纪已老迈,过了生育的旺期,可生育的机率就越来越渺茫。在今日的社会里没有孩子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在当时的犹太人来说,孩子是家里的产业,没有孩子可能代表着得不到上帝的祝福,是一种羞辱。会召来左邻右舍的闲言闲语。这是相当不幸的事情。相信在他们的事奉岁月中,这对夫妇必定不断向上帝祷告,求主纪念。 就在那一天撒迦利亚抽签抽中得以进入圣所的金坛旁献香,烟向上升,代表着祭司的祈祷升到上帝的宝座那里。对撒迦利亚,可能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他独自一边在香坛上烧香,一边祈祷。他可能想求得一个儿子,也可能是祈求弥赛亚的降临。突然天使加百列向他显现,宣告一个好消息,上帝纪念他长久以来的祷告。他的妻子伊利沙伯将要生一个儿子,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撒迦利亚是位熟悉圣经,信仰虔诚的祭司,他却对上帝恩慈的应许,心生疑惑,以致成了哑巴。上帝藉此让他在静默和孤寂中,学习明白上帝完全的旨意,直到孩子出世。上帝再次让他的舌头舒展。他被圣灵充满,就发预言唱颂歌。 亲爱的弟兄姐妹,故事讲到这里好像是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这位上帝的老仆人,终于经历了怜悯和信实。夫妇俩都已过了生育的年龄,神仍然给他们一个孩子。神听见了他们的祷告,应允了他们的祈求。神还给了这孩子起了名字叫约翰,意思是“上帝是有恩惠的”。神不只是来满足这对老人家的愿望,随着约翰到来的记载,神乃是要完成他国度里的事。请看14-17节: 14 你 必 欢 喜 快 乐 ; 有 许 多 人 因 他…

Read More

耶稣先知性的话牵动你我

By Mandarin 中文

今天是棕树枝主日,今天要读的经文取自路加22章,共有两段。让我们一起来读。 31 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 32 但我已经为你祈求,使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33 彼得对他说:”主啊,我已准备好要同你坐牢,与你同死。” 34 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  54 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走,进入大祭司的住宅。彼得远远地跟着。 55 他们在院子中间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们当中。 56 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面向火光坐着,就定睛看他,说:”这个人素来也是同那人一起的。” 57 彼得却不承认,说:”你这个女人,我不认得他!” 58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看见他,说:”你也是他们一伙的。”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是!”59 约过了一小时,又有一个人坚持说:”他实在是同那人一起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 60 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 61 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就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62 他就出去痛哭。 当我被分配到今天这经文的时候,心里想这个标题是什么?这是讲彼得的经文,还是讲耶稣的经文?很多人可能会直接说“彼得三次不认主”,可是这段经文到底要怎么来读呢?是不是让我们看到彼得这个大师兄的背叛?如果是一个背叛,写在书上让后人读,真的是很令人遗憾的,为什么大师兄竟然会否认了他的尊师?这是要告诫后人吗? 可是如果我们今天可以跳出这个思维,就会看到31-34节是一个前奏,然后54-62节是后来的结果,而这一切都在耶稣受难的叙述文脉络里。 从这样的叙述,我们看到经文要带出,第一,耶稣是一个真先知。真先知说的话,后来就实现了。在旧约历代志下18章有一个例子,约沙法王找了以色列王,要一起去打仗。后来以色列王召集了先知400人,问他们是否可以去攻取基列的拉末。这些先知用他们的方式求问神,回复都说可以,后来以色列王想起有一个先知米该亚,这个人讲话不好听,只有凶言,没有吉祥的话可以听。后来米该亚被召见了,起先他也说一样的话。以色列王就叫他说真话。他说了天庭发生的事,耶和华问,“谁要去引诱以色列王亚哈去攻打基列的拉末?让他在那里阵亡呢?”以色列王听了非常不高兴,说“先把米该亚关起来,给他每天不够吃不够喝,折磨他,等到王平安回来才放他。”米该亚就说“你如果能够平安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着我来说这话。”那一场战役,以色列王上阵去,刻意不要穿王的服装,哪知有人随便开弓,恰巧就射入以色列王的铠甲的甲缝里,他就重伤,傍晚就死了。 一个真的先知,就算吃苦受虐待,也必须说耶和华叫他讲的话。 第二,…

Read More

受辖制的身体得自由

By Bilingual 双语

今天当一个领袖要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通常会举办一个与同工的告别会。耶稣在离开他的门徒之前,也举办了一个告别会,这是作为一个领袖的耶稣与他的跟随者的告别之夜。 我们发现,耶稣选了逾越节这个节日来举办他的告别会。逾越节是个什么节日?能值得耶稣去选在这天来举办他重要的告别会呢? 历史影像 逾越节的意义 →将历史的镜头对准犹太人的过去,我们发现,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期,也是与上帝息息相关的节日。 那时,犹太人的祖先因为遇到大饥荒而移民去往埃及地寄居,起初还有自己人约瑟做宰相可以保护他们。可是当约瑟过世后,渐渐埃及地的法老王把这些寄居在他们土地上的以色列族人,不再看成一种帮助,而是看成一种威胁,想要对他们进行灭族,叫接生婆将所有的以色列族的男婴都杀死。 于是,上帝呼召摩西,降下十灾,击杀埃及地所有头生的长子和牲畜。为了保护祂的子民,祂叫摩西告诉百姓夜里每家每户都拿一把牛膝草,蘸上羊血,打在门楣和门框上,逼使法老王同意放人。为了纪念上帝用“越过”涂血的门的方式拯救他的百姓。从那以后,取“越过”的意思,称当天为“逾越节”,并要永永远远纪念这个节日,纪念上帝用大能的手将他们从为奴之家领出来。”的恩情。从此,受辖制的身体得自由,能踏上自由之路。这就是逾越节的来历。 耶稣和12门徒近距离影像 那么,耶稣作为犹太人,按照定例过这个最重要的节日本没有什么特别,但他选在逾越节这天来举办与门徒的告别会,要把逾越节的筵席当作是他告别会的筵席,并发表告别演说,就使他的告别会非常另类,同时也引起人的思索… →我们将近距离的镜头对准当天的逾越节筵席,我们看到,时候到了,耶稣入席,他的12个门徒接着也一同入席了。 耶稣对着这筵席,举起桌上的杯子,明确地告诉门徒,这是与他们在一起的最后的告别晚宴,喝的也是最后一杯践行酒。接着,他进入告别言语的核心内容… 纪念“我” 只见他拿起桌上的无酵jiao饼,先感恩祝谢,再擘bai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这样做,为的是纪念我。” 【为的是纪念“我”】,这句话门徒听了心里一定会暗暗感到吃惊!因为凡是犹太人都知道这逾越节,向来是纪念上帝的,怎么突然换成了纪念“我”?纪念眼前的耶稣呢?门徒也许会庆幸这个告别会是在提前预备好的大楼里的秘密聚会,否则要是给在外面的人听到了,这就是亵渎上帝的罪名,会把耶稣用石头打死呢! 不过,耶稣刚才说的前半句:【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也催逼着门徒的心,使门徒心里震撼,因为耶稣说祂即将要为他们舍去祂的身体了。 那么,在门徒的眼中,耶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身体呢? 门徒自从认识耶稣以来,了解了祂的出生,每天听着祂的讲论,也与祂一起朝zhao夕相处,门徒看到,耶稣以一个平凡的身躯,活出了不平凡的,完全敬畏上帝的生命。 耶稣出身不好,从小到大,心里却一直一心一意地想着上帝;/他去受洗的时候,施洗的约翰说,他本不需要在他手下受洗,约翰就是给他系鞋带也不配,但他仍谦卑伏在约翰的手下受洗,尽诸般的义;/当他在旷野40天受试探时,他得胜魔鬼,单拜上帝他的神;/他去圣殿,洁净那里种种其他目的的活动,一心想要上帝的殿成为祷告和平安的殿;/他每日穿梭于山上和山下的圣殿中,不到天亮就在山上祷告,白天下山来圣殿里传讲上帝的话。他把源于山上与上帝独处的活水,流向了圣殿人们的心中。而在群众一片喝彩声中,他并不为其所动,而是默默继续退隐回山上,独自向上帝祷告;/他怜悯那些受咒诅和被边缘化了的人,甚至破了圣殿的规矩,在安息日治病救人,不顾个人安危,得罪了圣殿领袖,遭来杀身之祸;/他看到人们的苦难,不是躲着走,而是主动进入人的苦难,近距离地陪着人走那些最艰难的时刻,与哀哭的人同哀哭。/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也是和门徒一样有一个血肉之躯,有欢笑,有刚强,也有软弱,有眼泪。说他不平凡,是因为他以这个与常人一样的血肉之躯,却活出一个对人有情有义,对上帝完全一心一意的生命。/这就是耶稣的身体,别人说他是先知,祂自己说祂是祂的父上帝差来的,是父上帝的儿子,祂与父本为一。 就是这样一个门徒所熟悉的身体,却又是上帝儿子的身体,即将要为人舍去自己,去受害,受死,走向十字架了。如果按照耶稣之前所预言的,门徒心里明白,这个身体不只要走向十字架,还要继续走向复活,走向永活。现在这个时刻,就如耶稣自己说的,是他在惨死之前,在用他的身体陪在他们身边的最后时刻。 现在,门徒要照耶稣说的,吃下这代表他的身体的饼,好叫他们此时此刻感到与主的身体紧密相连,永不分开。以后也要继续吃,为的是纪念他们的主。每逢吃这代表主的身体的饼的时候,都是一个提醒,好叫他们知道,他们既然吃下主的身体,主的身体就在他们的里面,他们也在主的身体里面,主和他们合而为一。就算耶稣离开了他们,他们从此也不会像被遗弃的孤儿一样,失落,无助,沮丧。而是有主的身体在他们里面,主的身体和他们在一起,主的身体带着他们的身体一起往前走,永远不分开… 耶稣以自己的血为证立新约 饭后,耶稣又举起桌上的杯子,说:【这杯是用我的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这一举动,肯定会引起门徒再一次的震惊!因为上帝曾经已经跟他们立过一个约了,就是当年上帝把祂的子民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来之后,在西奈山上透过摩西所立的约。那个时候,摩西也是以血为证,把一半的血洒在祭坛上,另一半的血洒在百姓身上,与上帝立约,百姓当时承诺说:【凡是耶和华所吩咐的,他们都必遵行。】(出24:6-8)而之后,上帝又透过大卫,再次确认这个约,并在这个约中,他称以色列民是他的儿子,上帝要做以色列民的父亲。 但是,往事不堪回首,后来由于上帝的子民所生活的迦南地上,本地人是拜多种神明的,也影响到他们,渐渐离弃了上帝,去跟着当地人去拜其他的神明,从此不再承认上帝是他们的上帝。以至于上帝透过以赛亚先知表明祂的心痛,以赛亚书1章:上帝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就像叛逆的子女,不认父亲是自己的父亲一样。以色列作为儿女,也不认上帝是自己的父亲。无论上帝怎样地惩罚管教,想要让他的儿女回头,无论上帝怎样借着众先知呼唤他的儿女,叫他们不要忘记往日对他们的恩情,子女就是不回头。因着儿女不认父亲,单方面的撕毁了这个约书,这个约不再成立,约书的撕毁,也宣告了父亲与儿女的关系彻底破裂。可这位父亲还是不放弃,他还是一往情深地爱着他的孩子们。继续去寻找他的孩子,并想尽办法与他们对话。 以西结书36:25 耶和华借着以西结先知对他的儿女们说,祂要另立新约,祂要洁净他们,使他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上帝并向祂的儿女承诺说,他将会从他们的肉体中除掉像石头一般的心,赐给他们一颗肉心,这是一颗新的心,也会将新的灵放在他们身体里面,这新的灵就是上帝自己的灵,上帝要把他自己的灵放在他的儿女的身体里面,好叫他们能顺从、谨守、遵行他的律例典章。】重新认回上帝是他们的父亲。 门徒现在发现,这新的约就成就在今天了!耶稣说:【这杯是用我的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如果过去上帝叫摩西以动物的血为证与他的子民立下约书的话,今天耶稣用他自己的血为证,与他的门徒立下新的约书。按照以西结先知所说的,这次上帝要将用自己的心进入他儿女的心,上帝自己的灵要放在他的儿女的里面,使他的儿女能时时刻刻与他保持最亲密的关系,能够顺从祂的真理,与他一起活出新的生命!耶稣自己早在会堂里,借着以赛亚书向人们说明过他来这人间的使命,他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主用膏膏我,差遣我来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那受压制的得自由。】这就是上帝要帮助他的子民活出的新的生命! 小结: 这个时候,门徒终于明白为什么耶稣要选择逾越节来举办与他们的最后的告别会了。因为这逾越节的筵席原本是纪念上帝用大能的圣手把他的子民从为奴之家领出来,上帝使他的子民从辖制中得自由!/今天耶稣这位带着肉身的上帝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带领他的子民从今天的辖制中得自由,活出新的生命!这也是上帝要借着祂的身体和祂的灵,要立在我们们身体上的最美的约! 今日圣餐镜头:我们领主的血和肉…

Read More

受辖制的身体得自由

By Mandarin 中文

今天当一个领袖要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通常会举办一个与同工的告别会。耶稣在离开他的门徒之前,也举办了一个告别会,这是作为一个领袖的耶稣与他的跟随者的告别之夜。 我们发现,耶稣选了逾越节这个节日来举办他的告别会。逾越节是个什么节日?能值得耶稣去选在这天来举办他重要的告别会呢? 历史影像 逾越节的意义 →将历史的镜头对准犹太人的过去,我们发现,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期,也是与上帝息息相关的节日。 那时,犹太人的祖先因为遇到大饥荒而移民去往埃及地寄居,起初还有自己人约瑟做宰相可以保护他们。可是当约瑟过世后,渐渐埃及地的法老王把这些寄居在他们土地上的以色列族人,不再看成一种帮助,而是看成一种威胁,想要对他们进行灭族,叫接生婆将所有的以色列族的男婴都杀死。 于是,上帝呼召摩西,降下十灾,击杀埃及地所有头生的长子和牲畜。为了保护祂的子民,祂叫摩西告诉百姓夜里每家每户都拿一把牛膝草,蘸上羊血,打在门楣和门框上,逼使法老王同意放人。为了纪念上帝用“越过”涂血的门的方式拯救他的百姓。从那以后,取“越过”的意思,称当天为“逾越节”,并要永永远远纪念这个节日,纪念上帝用大能的手将他们从为奴之家领出来。”的恩情。从此,受辖制的身体得自由,能踏上自由之路。这就是逾越节的来历。 耶稣和12门徒近距离影像 那么,耶稣作为犹太人,按照定例过这个最重要的节日本没有什么特别,但他选在逾越节这天来举办与门徒的告别会,要把逾越节的筵席当作是他告别会的筵席,并发表告别演说,就使他的告别会非常另类,同时也引起人的思索… →我们将近距离的镜头对准当天的逾越节筵席,我们看到,时候到了,耶稣入席,他的12个门徒接着也一同入席了。 耶稣对着这筵席,举起桌上的杯子,明确地告诉门徒,这是与他们在一起的最后的告别晚宴,喝的也是最后一杯践行酒。接着,他进入告别言语的核心内容… 纪念“我” 只见他拿起桌上的无酵jiao饼,先感恩祝谢,再擘bai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这样做,为的是纪念我。” 【为的是纪念“我”】,这句话门徒听了心里一定会暗暗感到吃惊!因为凡是犹太人都知道这逾越节,向来是纪念上帝的,怎么突然换成了纪念“我”?纪念眼前的耶稣呢?门徒也许会庆幸这个告别会是在提前预备好的大楼里的秘密聚会,否则要是给在外面的人听到了,这就是亵渎上帝的罪名,会把耶稣用石头打死呢! 不过,耶稣刚才说的前半句:【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也催逼着门徒的心,使门徒心里震撼,因为耶稣说祂即将要为他们舍去祂的身体了。 那么,在门徒的眼中,耶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身体呢? 门徒自从认识耶稣以来,了解了祂的出生,每天听着祂的讲论,也与祂一起朝zhao夕相处,门徒看到,耶稣以一个平凡的身躯,活出了不平凡的,完全敬畏上帝的生命。 耶稣出身不好,从小到大,心里却一直一心一意地想着上帝;/他去受洗的时候,施洗的约翰说,他本不需要在他手下受洗,约翰就是给他系鞋带也不配,但他仍谦卑伏在约翰的手下受洗,尽诸般的义;/当他在旷野40天受试探时,他得胜魔鬼,单拜上帝他的神;/他去圣殿,洁净那里种种其他目的的活动,一心想要上帝的殿成为祷告和平安的殿;/他每日穿梭于山上和山下的圣殿中,不到天亮就在山上祷告,白天下山来圣殿里传讲上帝的话。他把源于山上与上帝独处的活水,流向了圣殿人们的心中。而在群众一片喝彩声中,他并不为其所动,而是默默继续退隐回山上,独自向上帝祷告;/他怜悯那些受咒诅和被边缘化了的人,甚至破了圣殿的规矩,在安息日治病救人,不顾个人安危,得罪了圣殿领袖,遭来杀身之祸;/他看到人们的苦难,不是躲着走,而是主动进入人的苦难,近距离地陪着人走那些最艰难的时刻,与哀哭的人同哀哭。/说他平凡,是因为他也是和门徒一样有一个血肉之躯,有欢笑,有刚强,也有软弱,有眼泪。说他不平凡,是因为他以这个与常人一样的血肉之躯,却活出一个对人有情有义,对上帝完全一心一意的生命。/这就是耶稣的身体,别人说他是先知,祂自己说祂是祂的父上帝差来的,是父上帝的儿子,祂与父本为一。 就是这样一个门徒所熟悉的身体,却又是上帝儿子的身体,即将要为人舍去自己,去受害,受死,走向十字架了。如果按照耶稣之前所预言的,门徒心里明白,这个身体不只要走向十字架,还要继续走向复活,走向永活。现在这个时刻,就如耶稣自己说的,是他在惨死之前,在用他的身体陪在他们身边的最后时刻。 现在,门徒要照耶稣说的,吃下这代表他的身体的饼,好叫他们此时此刻感到与主的身体紧密相连,永不分开。以后也要继续吃,为的是纪念他们的主。每逢吃这代表主的身体的饼的时候,都是一个提醒,好叫他们知道,他们既然吃下主的身体,主的身体就在他们的里面,他们也在主的身体里面,主和他们合而为一。就算耶稣离开了他们,他们从此也不会像被遗弃的孤儿一样,失落,无助,沮丧。而是有主的身体在他们里面,主的身体和他们在一起,主的身体带着他们的身体一起往前走,永远不分开… 耶稣以自己的血为证立新约 饭后,耶稣又举起桌上的杯子,说:【这杯是用我的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 这一举动,肯定会引起门徒再一次的震惊!因为上帝曾经已经跟他们立过一个约了,就是当年上帝把祂的子民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来之后,在西奈山上透过摩西所立的约。那个时候,摩西也是以血为证,把一半的血洒在祭坛上,另一半的血洒在百姓身上,与上帝立约,百姓当时承诺说:【凡是耶和华所吩咐的,他们都必遵行。】(出24:6-8)而之后,上帝又透过大卫,再次确认这个约,并在这个约中,他称以色列民是他的儿子,上帝要做以色列民的父亲。 但是,往事不堪回首,后来由于上帝的子民所生活的迦南地上,本地人是拜多种神明的,也影响到他们,渐渐离弃了上帝,去跟着当地人去拜其他的神明,从此不再承认上帝是他们的上帝。以至于上帝透过以赛亚先知表明祂的心痛,以赛亚书1章:上帝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就像叛逆的子女,不认父亲是自己的父亲一样。以色列作为儿女,也不认上帝是自己的父亲。无论上帝怎样地惩罚管教,想要让他的儿女回头,无论上帝怎样借着众先知呼唤他的儿女,叫他们不要忘记往日对他们的恩情,子女就是不回头。因着儿女不认父亲,单方面的撕毁了这个约书,这个约不再成立,约书的撕毁,也宣告了父亲与儿女的关系彻底破裂。可这位父亲还是不放弃,他还是一往情深地爱着他的孩子们。继续去寻找他的孩子,并想尽办法与他们对话。 以西结书36:25 耶和华借着以西结先知对他的儿女们说,祂要另立新约,祂要洁净他们,使他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上帝并向祂的儿女承诺说,他将会从他们的肉体中除掉像石头一般的心,赐给他们一颗肉心,这是一颗新的心,也会将新的灵放在他们身体里面,这新的灵就是上帝自己的灵,上帝要把他自己的灵放在他的儿女的身体里面,好叫他们能顺从、谨守、遵行他的律例典章。】重新认回上帝是他们的父亲。 门徒现在发现,这新的约就成就在今天了!耶稣说:【这杯是用我的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如果过去上帝叫摩西以动物的血为证与他的子民立下约书的话,今天耶稣用他自己的血为证,与他的门徒立下新的约书。按照以西结先知所说的,这次上帝要将用自己的心进入他儿女的心,上帝自己的灵要放在他的儿女的里面,使他的儿女能时时刻刻与他保持最亲密的关系,能够顺从祂的真理,与他一起活出新的生命!耶稣自己早在会堂里,借着以赛亚书向人们说明过他来这人间的使命,他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主用膏膏我,差遣我来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那受压制的得自由。】这就是上帝要帮助他的子民活出的新的生命! 小结: 这个时候,门徒终于明白为什么耶稣要选择逾越节来举办与他们的最后的告别会了。因为这逾越节的筵席原本是纪念上帝用大能的圣手把他的子民从为奴之家领出来,上帝使他的子民从辖制中得自由!/今天耶稣这位带着肉身的上帝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带领他的子民从今天的辖制中得自由,活出新的生命!这也是上帝要借着祂的身体和祂的灵,要立在我们们身体上的最美的约! 今日圣餐镜头:我们领主的血和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