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丰盛的人生

By Mandarin 中文

【引言】 箴言书以一个女人结束。 传统上这一段经文的标题是 – 才德的妇人,和修版称为“论贤妻”。在妇女主日、姐妹主日,或者是姐妹团契,这是很经常用到的经文,用来教导做妻子和母亲的姐妹,有的青年团契也用它作为择偶标准,来教导年轻的弟兄。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吗? 让我们跳出这一小段,来看一下整体。事实上,女性在箴言书中出现过很多次,有智慧的拟人化身 – 智慧女士(1:20~33;3:13~20;8:1~36;9:1~18),有智慧女士的反面 – 愚昧女士(9),和臭名昭彰的淫妇(5、6章)。 所以,首先应该问的,是箴言书中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女性形象? 箴言的主要内容,也就是10-31章10节,是以色列王国时期的产物,而它最终成书于被掳和被掳之后的时间,也就是说1-9章的前言和31章的结尾是在被掳中和被掳之后才被写成,并加到已经有的内容之上,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整个31章的箴言。 女性形象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在犹太人社会中,女性的重要性有所提高。在犹太人的国家灭亡之前,国家独立,以色列人有统一敬拜场所,在社会上最有影响力的是君王、祭司和先知,男性在社会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被掳之后,圣殿没有了,在被掳去的地方,以及后来他们从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家庭都在社会上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一家的女主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产生间接甚至是直接的影响力。 那么,这些美好的和堕落的女性就只是在讲女人吗?这里面表达出来的信息,只是针对女人吗?不可否认的,在那个时代读者绝大部分是男人,用女人的形象来表达表达智慧的美好,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用淫妇来表达淫乱的可怕,很逼真,能起到警戒的作用。不过,姐妹们不需要因为智慧是女人而沾沾自喜,也不需要因为淫妇被形容得那么不堪而愤愤不平,说为什么箴言没有责骂奸夫。这些形象要告诉我们的是,智慧的重要,淫乱的可怕,不论对男对女,都是如此。 可是,这段结尾的经文又如何呢?她可是一个具体的女人啊! 我们来看一下箴言的结构。一开始1-9章的前言,费尽苦心劝说读者智慧多么重要,正义才带给人生命。通过生动的对话和情景描写,逼真地呈现出淫乱迷惑人,让人陷入死亡的境地;高贵端庄的智慧女士的呼喊和自述,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智慧在上帝的创造、在领袖治理国家、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地重要。 第10章到第30章是一组组的格言警句,这些智者对生命和世界的观察,涵盖许多深刻的做人道理,如父母教养孩子和孩子待父母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邻舍之道、治国之道、君臣之道、理财之道、喜乐之道、有福之道。还有关于言行和品德、饮食与健康、工作、作保、做生意、爱与恨、赏善罚恶、时间管理等等。 这部分结束后,箴言的结尾展现的,是一幅美丽动人的肖像。画中人美丽动人,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事实上我们对她的容貌一无所知,但是她就好象一块磁铁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她的吸引力来自她的生命特质。 这样的生命特质正是前面30章的总结。如果说1-9章用拟人化的形象来展现智慧的魅力,愚拙的可怕;那么这最后的22节,就是把整本书的劝说、教导和警戒,浓缩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让我们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上帝转化,被箴言书的道德伦理塑造而成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简单地说,他拥有真正智慧的人生,活出了上帝对人的心意。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丰盛的人生!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脱离传统上对这段经文的刻板印象,超越性别来欣赏这幅肖像,从其中的描写来辨识出丰盛生命的特质,适用于上帝所造的男男女女的生命特质。 它们不仅适用于姐妹们,也适用于弟兄们。 我会从关系的角度来呈现这些特质,请注意,这些特质并不是按着经节的顺序排列的,因为它是一首字母诗,按着希伯来文的字母顺序排列,因此诗句的前后次序不一定有逻辑关系。 【特质一 与上帝的关系和谐】 丰盛人生开始于对耶和华的敬畏,人对上帝应该持有的态度,最精炼的总结就是“敬畏”,它是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而我们与上帝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我这个人与各样人事物的关系。因此我们先从这个方面谈起。(箴言9:10;14:27)(1:7a;10:27;14:26;箴言15:33;16:6;19:23;22:4;23:17) 敬畏不是单纯的害怕恐惧,也不是一味地讨好伪装。敬畏是作为受造的人对创造的主宰,对那一位在本质上完全超越我们的圣者的敬重、畏惧、渴想与爱慕,所有这些情感的结合。奇怪吗?这些相互矛盾的情感能够共存、结合? 如果那个对象是人,就很奇怪;可是当对象是上帝的时候,就一点都不会奇怪了!因为一个人,对造物主有了清楚和全面的认识之后,会对自己也产生清醒的了解,我们会禁不住发出惊叹!这就是敬畏之心。 上帝在本质上与我们绝对不同,祂绝对超越我们。同时,在渺小的被造的人类面前,上帝没有高高在上地俯瞰人间,祂在乎这个祂所造的世界,祂统管着里面的所有,祂维持保守着万物的运行,祂秉公行义、看顾弱小,祂是人类的供应者、看顾者、救赎者和引导者。祂明白我们的处境、了解我们的挣扎,祂没有远离人类社会的混乱和窘境,反而主动投身其中,承受我们作恶的后果,并且用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罪恶。祂也愿意与世上的每个人建立关系,我们能够信任祂、寻求祂、亲近祂。…

Read More

亲子关系 Parenting

By Combined 联合

今天经文的主题是亲子关系(parent-child relationship),而我们要来探讨育儿(parenting)这个课题。让我们先从育儿方式(parenting style)开始讲起。Baumrind的育儿方式归类法 【1】是最通用,也最简单的。Baumrind把育儿方式分成四大类别。下面的类型是低回应(low responsiveness)与关爱(love and warmth)的两种类型。左下角:如果你低回应与关爱,又低要求与管控(low demandingness and control),那就是忽视型父母(neglectful)。这当然就是最糟糕的育儿方式,让孩子自生自灭,等于根本没有任何的养育行为。右下角:如果你是低回应与关爱,但至少还有高要求与管控,就是专制型父母(authoritarian)。这让我联想到那种军令如山,又严格又冷漠的父亲。上面两种是高回应与关爱的两种类型。左上角:如果你是高回应与关爱,但低要求与管控,就是溺爱型父母(permissive)。这让我联想到现今许多娇生惯养的孩子问题。专制型的父亲就会品评溺爱型的母亲为“慈母多败儿”。这两种模式刚好对立。但都不是最平衡的育儿类型。 【2】右上角:高回应与关爱,又高要求与管控,就是权威型父母(authoritative)。或我比较喜欢的翻译是引导型父母(nurturing)。这当然是最理想型的育儿方式。研究发现这样的育儿方式的孩子长大也是最成功,最少问题的。 你是哪一种父母?就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你的孩子有心事会主动跟你讲吗?若是常常讲就是高回应,而如果很少或甚至没有讲过就是低回应。用频率做标准,你就可以大概评估你的回应和关爱程度到底有多高。 第二个问题:你有多常探讨你的孩子关于纪律或态度的事情?可以是礼貌,或待人处事的课题。也可以是你有多常过问你的孩子关于学业成绩或甚至事业成就的事情?同样以频率做标准你就知道你对孩子的要求程度是靠左,还是靠右。你次数越多,当然就越靠右。问完这两个问题后,你到底属于是哪一种父母? 我想用这个简单的四种归类法来评估箴言的模式,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经文。由于经文很长,我用简略的方式来讲解。这里智言的号数是以NIV的编号来定义。 12. Listen to wisdom, keep it in your heart, and apply it. (v. 12) 留心领受训诲,侧耳听从知识的言语。 13….

Read More